帳號:
密碼:
CTIMES / 5g
科技
典故
從演化到多元整合──淺介Bus規格標準的變遷

一個想要滿足於不同市場需求的通用型Bus標準界面,能否在不斷升級傳輸速度及加大頻寬之外,達到速度、容量、品質等多元整合、提升效能為一體的願望?
是德科技與中國移動研究院加強5G關鍵技術合作進展 (2016.05.20)
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宣布與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CMRI)合作推動5G關鍵技術的發展,主要合作項目包含通道量測與建模,以及大規模MIMO OTA測試
Keysight:五大方案 解決5G重要技術挑戰 (2016.05.20)
5G若使用微波或毫米波,干擾與頻譜分配問題相對較少,但為了制訂新的無線介面標準,研究人員首先必須能夠評估射頻通道的特性,才能瞭解射頻信號透過通道傳遞的方式
功能化零為整 5G的系統整合新思維 (2016.05.09)
5G要做的,除了延續更高的頻寬,與更快的速度之外,還將專注於更高的系統整合度,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化零為整,就像超人一樣,集所有功能於一身。
通訊改朝換代 5G邁向全面系統實做 (2016.05.06)
5G的挑戰不再只是實體層,而是延伸到網路層、軟體層與應用層。這使得系統整合更為重要,這將是很明顯的趨勢。量測大廠也希望能在5G框架下,打造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儀器
是德:面對5G 信號產生與分析工具靈活性最重要 (2016.05.03)
新一代5G可能由密集且高度整合的小細胞(small cells)網路組成,並利用數種不同的空中介面,在微波和毫米波頻段中傳輸,以支援高達10 Gbps的峰值資料速率,和不到1 ms的往返延遲
NI:5G正全面邁向系統實做 (2016.04.27)
最近多數的5G議題,都圍繞在毫米波的技術進展上。而毫米波的發展,直接牽涉到的,就是測試這個層級。針對毫米波的測試,包括是德科技、安立知與羅德史瓦茲等,都是過去發展毫米波技術的傳統大廠,因此5G議題一旦跟毫米波沾上了邊,這些大廠也都已經準備好,要大顯身手一番
[專欄] 探索中的70GHz頻段技術運用 (2016.04.25)
由於5G技術仍在提案研擬階段,預計2020年定案,在此之前,許多業者均積極嘗試各種新手法、新技術,而近期最新的發展是使用70GHz頻段,嚴格而論70GHz只是概稱,更精確而言,其通道的中心頻率為73GHz、73.5GHz
Xilinx擴充SmartConnect技術 為16nm UltraScale+元件提升高效 (2016.04.21)
美商賽靈思(Xilinx)推出搭載SmartConnect技術擴充的Vivado設計套件的HLx 2016.1版,其能為UltraScale與UltraScale+元件產品系列提升效能表現。Vivado Design Suite 2016.1版內含SmartConnect技術擴充,可解決數百萬高密度系統邏輯單元設計的互連瓶頸,讓UltraScale與UltraScale+元件產品系列在高利用率的同時,可額外提升20%至30%的效能
工研院VLSI研討會4月25日即將登場 (2016.04.07)
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由工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16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VLSI)將於4月25日登場。大會邀請到英特爾(Intel)、貝爾實驗室、羅姆半導體(ROHM)、中華電信等國內、外一線廠商
IDT推出新一代RapidIO交換器 (2016.04.07)
IDT公司推出新一代RapidIO交換器,其超低延遲﹑高頻寬和優越的能源效率特性,適合用來開發4G LTE-A和5G無線基礎設施系統。IDT的RXS交換器系列超越最新的RapidIO 10xN規格要求,能提供高出IDT用於今日幾乎每一個4G LTE電話撥打和資料下載的上一代交換產品兩倍多的性能
推動產業轉型 愛立信著墨5G、IoT、雲端 (2016.03.22)
展望2016年,根據《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將有280億個互連裝置,其中有130億以上的互聯裝置來自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愛立信台灣總經理何可申出,這樣的數字遠大於目前現有的裝置,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裝置出現,而愛立信認為的網路型社會願景將會逐步落實
NEC發佈5G技術白皮書 (2016.03.16)
NEC日前在2016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發佈有關下一代5G移動通信系統相關的3本白皮書。這3本白皮書分別是:《全域物聯網的網路架構最優化》、《實現高效RAN資源配置的NFV C-RAN》和《實現大量行動接取的Massive MIMO》
IDT與德國5G實驗室合作網路連結自動駕駛車輛技術 (2016.03.16)
IDT公司將與德國5G實驗室(5G Lab Germany)推動數年的合作計畫,主要在於5G觸覺網路相關的研究,包括將IDT技術應用於網路連結的自動駕駛汽車。此計畫延續了德國的Dresden實驗室結合5G技術與系統轉換的應用
經濟部領軍 推動5G打國際盃 (2016.03.15)
隨著5G行動通訊可望在2020年進入商轉階段,各國政府也紛紛布局於此。為了不落人後,在經濟部、教育部、中華電信與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的合作下,全球寬頻行動聯盟「新世代行動網路聯盟」與「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在今(15)日共同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推動5G技術的產業應用
中山大學與R&S攜手開發5G多天線MIMO量測平台 (2016.03.15)
國立中山大學與台灣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R&S)因應5G趨勢,攜手開發多天線的量測平台。此平台除了可驗證目前LTE-Advanced多達8x8下行鏈路MIMO的測試外,未來亦可透過此平台對於5G先進調變機制進行快速驗證
NI 發表高彈性LTE-U/LAA測試台 (2016.03.03)
新平台協助研究人員針對新的4G+計畫製作原型並完成測試。 平台式系統供應商NI 國家儀器推出一套系統,可針對新的未授權LTE(LTE-U)與/或授權輔助存取(LAA)無線存取技術完成測試、實驗與原型製作
NOKIA:5G標準建置 將朝向多贏局面發展 (2016.03.02)
今年MWC的主要重點在於各家大廠在5G的布局,儘管5G標準仍處在討論階段,但各家大廠在MWC紛紛展示在5G技術的投入與研發成果,以提升在無線通訊產業的能見度。 自NOKIA併購阿爾卡特朗訊之後
新型基帶應用處理器架構CEVA-X (2016.03.01)
專注於智慧連接設備的全球訊號處理IP授權許可廠商CEVA公司推出新型CEVA-X DSP 架構,重新定義了基帶應用中控制和資料平面處理的性能和能效。新的CEVA-X架構可以勝任日益複雜的基帶設計,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場景,包括LTE-Advanced實體層控制、機器通訊(MTC)和無線連接技術等
NI:5G標準制定戰 速度與成本缺一不可 (2016.02.23)
儘管目前5G在標準制定上仍然未見詳細的規範,但就大方向來看,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像是mmWave(毫米波)與天線陣列等,都是為了因應更為高速的需求,因而進入更為高頻的頻段所衍生的重要議題
ARM Cortex-R8處理器引領5G高速時代 (2016.02.23)
全球IP矽智財授權廠商ARM發表全新ARM Cortex-R8處理器,能夠協助晶片設計者提高以ARM為核心的數據機和巨量儲存裝置SoC (系統單晶片) 一倍的效能。ARM最新推出的即時 (real-time) 處理器擁有低延遲、高效能、低功耗等特點,可滿足未來5G數據機和巨量儲存裝置的需求

  十大熱門新聞
1 工研院攜手聯發科開創邊緣AI智慧工廠 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2 安立知和dSPACE於5GAA Meeting Week展示數位雙生系統 聯手提升VRU保護服務
3 Ansys整合電磁模擬 提供IoT及5G早期階段天線設計
4 工研院攜手馬偕醫院 演示台灣首例5G超音波診療服務
5 是德電子量測論壇聚焦無線、汽車革命及高速互連技術
6 趨勢科技:企業投資5G專網防護 2027年達129億美元
7 數位部辦理5G專網國際論壇 機械業看好提升短鏈勞動力
8 是德通過3GPP第16版16/32個發射器效能增強特性測試案例驗證
9 英特爾出最新量子研究晶片 擁有12個量子位元
10 工研院ICT TechDay 展示低軌衛星、車聯網、5G/6G技術成果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