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零組件倫理學
 

【作者: 編輯部】   2002年03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132】

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從不同角度來看都可以劃分出幾個主要的里程碑,例如常說從遠古而漫長的石器時代,到陶器時代,到商周的青銅器時代,再到近世的鐵器時代,乃至於矽晶時代等等,這是以使用的工具材料來劃分的;另外也有人以資訊傳播變革來劃分,則可以分成口語傳播時代、書寫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以直到近世的多媒體傳播或數位傳播的時代;又另外一種是以生活型態來劃分,從早期的摘食蔬果與狩獵時代,到進一步的農耕時代,乃至於到近世的工業時代,以及現在興起的資訊時代。特別是狩獵、農耕、工業與資訊時代的劃分,每一個世代都對社會心理、組織制度產生巨大的衝擊與改變,我們則可以從其中的零組件發展來探索人們在角色扮演與組織管理上的異同。



狩獵時代有什麼零組件呢?大概沒有什麼,有的只是用自己的雙手與現成可用的石器或木材等工具,所以當時的人們只要能夠獨立的自給自足,以及哺育下一代就可以了,是一個典型的母系社會架構。所以,狩獵時代的人們以感官直覺來活動與生活,基本上不需要特別的組織與管理,遵循的是以弱肉強食為主的叢林法則。



農耕時代的工具多了一些,也有許多人為且巧奪天工的器物,不管是灌溉的、耕耘的、製作加工的或紡織營造的,都有不同的工具利用;另外為了知識傳承或生活娛樂的工具,在當時也已發展開來。也因為需要這麼多的工具,就要透過協同合作與組織制度來各司其事,當然就衍生了宗族倫理與政治組織的運作。然而當時器物的製作也很單純,通常都由製作者從頭到尾自己組裝合成或一體成型的工藝鑄造,幾乎沒有供應通用零組件的廠商或設計者,可以說當時的一項工具就是為了完成某個工作的零組件。這時候人們仍保有整體的感覺,因此是以人本的管理方式來互助合作,也就是人、工具與事務結為一體,人在需要的時候役物,而不是像現在追著器物在「奔騰」。



工業時代的器物就複雜了許多,人們在工廠裡從事生產,常常因為分工精細到必須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在做那一部分的工作,而且動作單調而重複。人們當時由於資訊與知識被少數人所寡佔,勞苦多卻收穫少,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只感覺整天為人作嫁,自己就好像祇是這個社會大機器的小小螺絲釘而已。因此,當時的人們欠缺獨立自主的精神,生活較為呆板而機械化,不是甘願為人所奴役,就是演變成勞方與資方的對立情結。也就是說,工業時代人們變成一個個機械式的零組件,社會組織也不過是一個更大台的機器而已。



現在,則是資訊時代的前端,也是工業時代的後端,雖然器物更為增多且精細,但因為電腦網路工業的發展,時代也逐漸從量變產生新的質變。剛開始的電腦工業大多是許多被動元件與離散元件的組合,接著積體電路(IC)的發明,一顆IC零組件便有著邏輯與主動的功能,但每個IC仍只是一個系統中小小的職司或控制器,離開整個系統,便成為一個奇形怪狀沒有用的東西。



漸漸地,由於IC的集積度越來越高,每顆IC的功能越來越獨立而強大,一個電腦系統中,只要幾顆處理器便能組裝完成,其中主要有中央處理器(CPU)、控制記憶體與周邊設備的晶片組處理器、繪圖處理器,以及對外聯繫的通訊網路處理器。這時候的零組件很多都能獨當一面,甚至能夠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來相抗衡了。同樣地,這時候的社會組織也有了變化,比工業時代的人們懂得互相平等尊重外,也能夠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可以想見,未來進入SOC的時代,又會變成一個更為獨立自主的資訊時代,人們平常可以獨立的工作生活,需要的話,也可以透過通訊網路來協同運作一件事務。所以,SOC的發展實在是資訊時代往前再邁進一大步的重要工具與關鍵零組件,如果以時代進步的角度來看,我們當可以樂觀的認為,資訊時代可以綜合守獵時代、農耕時代與工業時代的組織大成與倫理文明。



相關文章
穿戴式裝置上太空:IoT最後的疆界
積體電路為高可靠性電源強化保護和安全高效
SIP為下一波IC產業分工主角
新世代IC設計資料庫的開放與互通
台灣發展SIP產業行不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4G終於明訂2013年釋照
» 資策會RFID金屬身份證 二度蟬連R&D100
» [Tech Inside] 為何11ac要增訂MU-MIMO機制?
» 通訊處理器邁入28nm多核時代
» 新一代WLAN技術 802.11ac展露頭角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6.47.1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