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中科打造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
科技部AI專案[4]

【作者: 王岫晨】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4558】


AI元年已經正式到來。然而隨著AI的到來,產業創新與市場變化也接踵而至。科技部身為台灣科技產業的領導者與探索者,更有責任領導台灣相關產業迎接這一波AI挑戰。也因此,科技部特別制定了AI推動策略,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重大變革。


其中,為了引導產業朝向AI發展而設置了「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這是一個建立智慧機器人操控環境之自造基地,並可於實驗場域中進行實證,以進一步培育智慧機器人的跨域人才。對象涉及到高中職、專科、大學、研究所、園區工程師與Maker等。


這個自造基地可以提供無人機、無人車及AVG(自動搬運車)等機器人的組裝訓練、創新學習、軟體技術開發、第二專長的培育等,讓熱愛機器人的自造者,都有機會能在這裡自由發揮。


打造開放創新平台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指出,打造這樣的自造原地,基本精神就是希望透過實際手做與驗證,並利用各種理論,來解決真實世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會特別將這個自造原地建置成為科研等級的開放式創新平台,主要就是希望各級學校與產業界的設計團隊,都能到此來利用這個平台作為AI感知、互動機器人自造與技術開發的試煉場所。



圖1 :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攝影/王岫晨)
圖1 :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攝影/王岫晨)

在這個自造基地裡,透過軟體、硬體與雲端平台三者的鏈結,可達到虛實整合、培育跨領域自造人才的目的,而人才的培育,正是自造運動起步中的台灣,現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


為了營造動手實踐的創客精神,自造基地也將以培育人才及創新實踐作為營運目標。陳銘煌認為,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與國際接軌。透過舉辦課程、競賽、研討會與論壇等各種活動,將有助於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跨領域人才,也能帶動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


在這個基地裡,也可以盤點使用者的需求,並協助媒合資源,讓青年們可以快速實現創意,自造者則可利用基地裡的AI技術,來落實研發、試製、測試、驗證等,讓想法可以進一步轉化成為商品。而開發中所容易遭遇的難題,也可以透過科研級的軟硬體設備、與開放式的創新平台等來加以解決。


陳銘煌說,簡單的說,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自造者帶著頭腦來,就可以實現他們的夢想。


與時俱進 厚植實力

當然,AI這個看似能帶來樂觀前景的技術,卻伴隨著不小的挑戰。陳銘煌說,正因為AI及機器人的技術日新月異,加上這一波全球化浪潮的驅使,現階段如何引導產業朝向AI及機器人發展,同時仍保有提供關鍵精密零組件與製造之優勢,來建立高價值應用服務生態體系,這是正我們即將面對的挑戰。



圖2 : 陳銘煌局長認為:中部地區是台灣工業製造的大本營,未來更將打造成為智慧機器人創新製造的研發基地。(攝影/王岫晨)
圖2 : 陳銘煌局長認為:中部地區是台灣工業製造的大本營,未來更將打造成為智慧機器人創新製造的研發基地。(攝影/王岫晨)

既然已經看清楚了即將面對的問題,為了應對這樣的挑戰,採取一些措施是必要的。陳銘煌說,自造基地除了保有軟硬體設備、空間運用與發展方向之彈性外,也結合研究型服務企業(RSC)的概念。這些作法都是為了讓基地也能夠與時俱進,講明白些,就是為下世代研發創新生態體系打通任督二脈,也讓前瞻科研人才可以在這樣的體系中發揮所長。如此一來,更可以為基地厚植產業前瞻創新的實力,來應對產業脈動與國際變化,調整計畫推動的內容。


陳銘煌強調,中部地區正是台灣工業製造的大本營,與工業4.0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智慧機械產業將是中科未來引進廠商的主要方向,例如引進智慧機械系統的相關廠商、導入工具機製造技術、物聯網、智慧自動化及大數據等科技,來提供台灣生產智慧自動化相關產品的廠商,更好的客製化及系統整合服務。



圖3 : 陳銘煌局長與科技部許有進次長參觀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source:中科)
圖3 : 陳銘煌局長與科技部許有進次長參觀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source:中科)

目前中科已經引進工研院、資策會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等研究機構,未來將以資訊、工業自動化為主要研究方向。此外,國網中心的進駐,也可提供AI人工智慧與先進技術的支援,這對於中科目前積極推動的「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計畫,可成為非常實質的助力。


結語

展望未來,中科的願景,將以培育AI創新人才為方向,提供優質自造空間,來強化創客的技術能量與實務問題的解決能力,並可將研發的技術進一步商業化,甚至走向創業一途。如此,將可帶動服務型及產業應用智慧機器人的跨域創新,並開拓新服務與應用市場。期望中科能於不久的未來,建立創新生態體系及創意發想的基地,為高科技產業注入創新創業的活水,並持續推動園區的發展動能。


相關文章
臺灣2035年十大跨域趨勢重點及產業
人工智慧產業化 AI PC與AI手機將成市場新寵
Moldiverse雲端平台優化數位模擬功能
迎接Chiplet模組化生態 台灣可走虛擬IDM模式
可視化解痛點讓數位轉型有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RIN國際研發高峰會初在台登場 金屬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 西門子工具機軟硬體解決方案 構建數位製造核心應用
» 工研院秀全球最靈敏振動感測晶片 可測10奈米以下振動量
» TPCA展望2024台灣PCB產值 有望翻越8千億元高峰
» 洛克威爾自動化攜手NVIDIA 擴大AI在製造業的應用規模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52.54.103.7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