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剧烈变迁,加上金融海啸的冲击,使得节能减碳成为一面倒的社会主流意识,无论是政府领导人,企业家,或者市井小民,几乎言必称绿色。而ICT产业也不落人后,从善如流的努力推动Green ICT,希望能为地球环境的永续,贡献一分心力。

不过这个立意甚佳的观念,其实也有一些产业不愿面对的真相需要克服。根据资策会MIC的研究,在推动Green I CT环保科技的同时,也需要一起思考的课题如下,包括:

一、可能省了能源,多了污染源。例如发展比传统CRT节能省碳更多的LCD面板或先进面板时,制造过程的有毒污染物可能更多且更毒。

二、制程的耗电可能大于省下或产出的电能。有研究指出,太阳能电池产业目前并不是那么环保,主要原因是其生产过程耗费的能源与太阳能电池目前生命周期所产生的能源相比,其实并不是那么经济。

三、经济的成长与繁荣需要增加消费,尤其目前政府也鼓励大家多多消费,但这很容易就增添更多的浪费,这与环保的诉求实在大相违背。可谓另一种不环保。

四、有钱人环保的迷思。高尔在「不愿面对的真相」中建议民众一些环保事项,其中提及希望民众未来能购买油电混合车,这样的想法对许多民众来说实在有些不切实际,因为除非是很有经济实力者,否则很少买得起这样贵的产品;此外,富豪们拥有越来越庞大的游艇、飞机和汽车编队,这些人也成了超级污染大户。而随着环保运动的流行,富豪们也在寻求一些办法,能为自己制造二氧化碳的行为作出补偿,同时又不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人评论富人们改善环境的做法是一种高尚的举动,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努力只是表面工夫而已,其用意只是在减轻有钱人的罪恶感,或者是想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的精英阶层中提升自己的地位。「环境保护」、「绿色」或「eco」渐被塑造成一种「流行」、「时尚」、甚至被喻为有钱人的专利,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绿色生活」并不便宜,因此也引发「有钱人的环保」的疑虑。

五、若环保推动得很彻底,很成功,那么社会可能出现蓝色生活,这是产业与厂商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所谓『蓝色生活』是一种合作性消费的概念。当许多人都认同环保的观念成为信仰而身体力行时,将演变成一群环保尖兵愿意以更开放的心胸、牺牲奉献、承受不便的为地球环保尽心尽力。

加上现代生活资通讯极其发达,网络上的活动,诸如:新产品团购、背包客找伴同游等凑合组合的媒合行动,将来也会发展成以绿色环保为精神的活动。亦即大家只需「部分拥有」,「少量拥有」,甚至用承租来节省资源。这将出现赠与、交换、商借、租赁等绿色媒合发展空间,估计将有更多诉求环保概念的物资分享交流、共享共享而形成大举减低消费的新生活。

例如共乘制,亦即利用政府架设的媒合平台,或利用共乘网站/部落格,或设立共乘地点,达到互助交通的共享与分享。民众未来不见得要买车,保养车,这可以为社会,为自己节省更多的金钱与资源;又如网络社群互动发达下,会有更多型态的租赁或交换使用,如不贵重或不用的产品可直接「交换」或「给」别人;而贵重却不常用东西,则可「租借」给别人,如专业级DSLR、镜头、摄录像机可不用买了,网络上数百元即可租借使用;旅行皮箱少用也可以借人等。这也将是许多厂商不愿面对的一种市场变化。

危机也是转机。当新的市场萌芽,一定有需要克服的障碍及配套,而这些障碍的排除,以及配套的建立,也是厂商可以掌握的商机所在,若能及早布署,相信未来成长可期。

(作者为资策会MIC资深产业顾问兼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