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科技新聞的人,相近這幾年來已常聽聞一個趨勢,那就是多數人在智慧手機內安裝的應用程式(簡稱App)已飽和了。

業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啟動、更適合場合情境下自動啟動、更自然而然的習慣啟動,如此才能鼓勵使用者安裝更多App。
業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啟動、更適合場合情境下自動啟動、更自然而然的習慣啟動,如此才能鼓勵使用者安裝更多App。

多份使用者觀察、行為研究都指出,人們在每支手機上只安裝十數個,至說二十多個App,且一、二個星期內常用的App,恐怕在十根指頭內,而近期是否有安裝新的App,恐怕一隻手就可以數出來。

Apple在2008年開創App Stor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許多程式師、軟體公司為iPhone開發App,拉抬iPhone的使用、購買價值,2010年iPad推出更讓整體潛在銷售市場擴大。

但近年來iPad平板已走緩、衰退。類似的,過去Apple曾炫耀App Store的應用程式數(其實從寬計算,一套遊戲翻譯成另一種語系,也算另一套)、應用程式下載數、乃至付費程式下載數(用這項統計挽留程式師在iOS陣營而非跳槽到Android),如此都不再談。

這已是結果,但其實Apple與其他智慧型手機業者早對此趨勢有所警覺,並提出多種振興App價值的方法。

首先是在軟體上提供電腦作業環境的資料夾,資料夾內可放置多個App圖示,省去終端使用者不斷滑掃畫面來翻找App,如果點按、啟動App可以更容易,使用者有可能下載安裝更多App。

第二是SONY提出善用NFC標籤,SONY稱此為SmartTag,SmartTag標籤可以放置在臥房、車上,只要用手機感應標籤,就會自動啟動某一App,例如上車一感應,就自動啟動導航App,提供駕駛輔助;或在臥房床頭一感應,就自動啟動鬧鐘App,表示要睡覺了,自動設定起床時間。SONY提出善用NFC,Samsung、小米等也追求消費性酷炫的手機品牌也跟進仿效,Samsung稱為TecTiles,小米稱為NFC碰碰貼。

第三是Apple提出iBeacon,先在商家賣架或公眾場所佈建藍牙通訊的iBeacon,手機接收到該鄰近區域的藍牙廣播信號後,就自動開啟對應的App。類似的方案也有Qualcomm提出Gimbal(之後分立出去),Android陣營也支持iBeacon,或由Google提出Physical Web等,均為類似概念。

進一步的,CES 2016上業者Shortcut Labs提出智慧按鈕Flic,按鈕事先定義好後可以別在衣物上,附貼於車上、居家門牆上,之後按下按鈕就可以直接啟動手機某項操作、某個設定或啟動某個App。

從以上種種可知,業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啟動、更適合場合情境下自動啟動、更自然而然的習慣啟動,如此才能鼓勵使用者安裝更多App。但很可惜的,目前看來這些試圖提升App價值(維持App需求呈成長趨勢)的行動,收效有限。

App價值與成長雖逐漸走弱,但至少風光過,另一路線的App其實發展更糟,即是Web App(網頁型應用程式),Web App於2009年隨Palm Pre智慧手機的推出而受矚目,雖然Palm Pre快速式微 ,但之後由Mozilla基金會的Firefox OS接手推展。即便如此,Web App的發展仍遠不及一般手機App(Local App)。

有趣的是,iPhone在發展前期的討論中,曾由Steve Jobs提出使用x86處理器與Web App(Remote App),但遭內部否決,並改用ARM架構處理器與Local App,如果當時是Steve Jobs的核心軟硬體價值主張出線,或許iPhone的銷售表現、App技術與生態的實現方式等,可能會有不同的發展。

App不僅走弱,有時看到已安裝的App,三天兩頭要求使用者允許線上自動更新改版,但改版的說詞僅是「強化與改善穩定、安全、效率、介面」等,此說詞也讓使用者逐漸「無感」,不是拒絕更新,以避免過吃記憶體與效能,就是索性移除(反安裝),每裝置的App數不僅未增,反而縮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