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面对对岸的低价人力,我们担心台商会于对岸设厂,使台湾劳动人口失业率提高。而当时政府采用防堵方式,一方面对大陆投资设限,一方面强调根留台湾的心理喊话。几年后,我们知道这就像是鲧治水,愈是筑堤防堵,愈是不可收拾。而今天,面对对岸致力发展的高科技,我们又开始担心,会不会连台湾傲视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也会在大陆人海攻势下崩溃呢?

讨论这些问题前,笔者最近发现了一些相关的报导,谈到大陆培育高科技人才的情况。其中令人最感到忧心的,是深造留学的情况。该文提到在十几年前,台湾至美国等地深造的留学生,是大陆的数倍。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被大陆赶过。而这几年进修理工方面的人数比,也比过去几年来得低。更糟糕的,是学有所成回国贡献的比率,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回到我们面对的问题上。高科技产业,是智力密集的产业,很容易可以从一些新兴公司上看得出来。这些公司的员工人数不多,但每个员工的平均产值却高得吓人。这些公司不分国内外,都有几个共通的特性,那就是人力素质高、收入高,工作时间长。大部份这样的公司,并不自营厂房,把人力集中在研发设计上。在国内这样的公司也不少,除去晶圆厂外,排头前几家如威盛、联发科几乎都是这样的公司。硅统的自营晶圆厂,也在几年的艰苦营运后,独立于母公司以外了。这些发展成果,并不是对岸拚命培植人力就可以赶上的。即使将十二亿人口全数施以理工教育,养出数量惊人的研发人材,成立高科技公司,也无法在短期内追上台湾浸淫十几年的经验成果,更别提这几年来和世界各国竞争后,获得的无数专利。那些都是极高的门坎,不是说踏过就能踏过。

这种情况我们满意了吗?当然不!看到前述论及的情况,谁都不能等闲视之。不管在加入WTO之前或是之后,台湾一直都面对着世界自由经济的竞争。我们谈劳工市场被对岸瓜分,那是世界市场很自然的结果。政府不该、也不能阻止他发生。但却能更有远见的把台湾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向未来提升。陈总统也提到,台湾现在处在「失业型复苏」的情况中。因为失业率仍在节节攀高,而台湾的经济情况正在变好。这观点我可以接受,但接下来呢?因为经济情况变好,我们就可以坐视失业率继续高下去吗?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的社会会走向经济及智力密集的产业,劳动人口失业率会继续增加。变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情况。而社会福利政策是不太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谈到这,若您还指望能选出一个大有为的政府,解决一切问题,我想是时候该静下来好好想想了。

经过几次和朋友的反复讨论后,我个人认为面对环境改变做出应对,绝对是个人的责任。对目前跟不上环境改变的人们,我想SOHO及个人工作室会是短期较佳的解决方案。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做高科技行业,而无人打点其他各项生活所需,然后静待机会,方为对策。长期来说,再进修等改善自身竞争条件,才是确保未来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