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相信有不少讀者們一直被「服貿」的議題不停地轟炸,三月三十號晚上,主辦單位聲稱已經有50萬人集結凱道,大家為這個議題一起發聲,希望政府能夠聽見公民的聲音。

/news/2014/04/02/1800098140S.jpg

姑且不論你是否支持或是反對服貿,也不論這50萬人的數字是否為真,至少從各大媒體所提供的照片來看,「人很多」的確是事實。洪仲丘事件的白色十字架幾乎是再度重演。

你不得不承認一件事,社群網路的快速普及,成了這群太陽花學運份子的基本工具,十分驚人的動員能力的源頭也是來自於此。

仔細看看,這種群眾力量對上失效政府,有沒有一點類似開放式社群對上傳統大型科技公司的味道?或許這樣的比喻不甚恰當。因為服貿而引發的太陽花學運,的確造就了不少的思辨與論證,不管支持與否,網路的開放性加速了這類議題的討論,大家也在思考如何能讓台灣產業與憲政體制更加完善。

同樣的,全球科技產業的確也面臨了封閉與開放兩種不同的思維衝擊。

Linux的開源特性一定程度成了Android不斷進化的養份;同理,開放硬體運動也因為網路社群的普及加上大家願意提供一己之力來讓有需要幫助的人,成就其夢想,基於互信、互助的理念,不論是軟硬體領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團體甚至是公司,或許作法不甚相同,但出發點某種程度上是殊途同歸的。

儘管你不願意承認,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的市場佔有率,Android仍然是居於絕對的領先,我們所熟知的微軟,在這樣的市場中,幾乎沒有發話權的空間。軟體巨頭淪落至此,你必須認清一件事實,即便一個人的力量再微弱,但集結上萬人的力量,或許就足以改變一件事,甚至是改變一個產業的遊戲生態。

從服貿或是太陽花學運上,我們看到了社群網路的普及所帶來的資訊透明與論證,同樣的,這也成了全球科技產業生態產生質變的關鍵之一。

某種程度上,政府與傳統大型科技公司大多都會有不夠開放與傳統利益衝突的老毛病存在,但社群網路並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它所代表的,是創新、熱情、社會關懷與互助等重要的價值元素。開放硬體運動或許可以說是這些元素的集大成的代表之一。

如果不去重視這些演變,就如同只剩9%的馬英九一般,被時代的潮流淹沒,真的也是剛好而已。而你我,正在經歷這波社群網路所帶來的衝擊與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