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對各行各業都產生衝擊,特別是資訊電子製造業受創尤其嚴重。也因此許多有識之士就倡言,是否應該朝軟實力發展,亦即提升軟體產業的競爭力以提升附加價值,並協助產業結構調整。事實上,這幾年政府對軟體產業的關注不可謂不多,但產業的發展似乎距理想還有一段距離,到底應該如何著手,已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

個人觀察,國際化能力與經驗不足,應是我國軟體產業發展的最大致命傷。以台灣軟體產業的產值來觀察,軟體業的產值多數來自國內市場,出口部分佔得很小,不及國內市場的十分之一。從數字就可以看出,軟體業者主要是仰賴國內市場,因缺乏國際市場開發的誘因與壓力,導致影響積極培養國際化能力的意願,更進一步造成國際市場開發能力的欠缺,而必須更加仰賴國內市場,各種因素相互影響形成負面的因果循環。

進一步分析可發現,在國際市場的開發上,廠商普遍欠缺國際觀,研發工程人員的英文能力不及於印度、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管理層級因忙於例行性的作業,對於國際市場資訊的蒐集與瞭解也十分欠缺,國內市場經營的思維,也無法適當的調整。此外,國際行銷人才的短缺,也是不利於國際市場開拓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國際市場上,軟體產品與硬體產品的市場特性有很大的差別,在硬體產品市場中,由於產品形體上的限制,生產上需要人力及相關資源的投入,以及運送、倉儲等後勤因素,較不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產業現象,市場往往是由一群廠商分食,在國際市場的開發上,比較容易看到成果。

相對的,軟體市場有一半的規模來自於產品類的區隔,在軟體產品的開發上,幾乎以研發成本為主,生產成本很低,生產上也較不受地區的限制,因此很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現象,以作業系統、資料庫等軟體產品的發展來看,似乎都符合此一現象,所以,想要進軍國際軟體產品,必須在國際競爭中名列前矛才有機會,困難度相對高於硬體市場的開發。在產品類的區隔中,我國廠商不論在產品或國際知名度上,都不具備前述關鍵性成功因素,競爭力相對不足。

尤其,國際市場的開發,從產品開發到行銷活動,都有經濟規模的問題,國際性大廠具有市場與資源上的優勢,可以透過高度垂直整合,建立從產品設計到行銷活動的經濟規模,但我國軟體公司的規模較小,若不與其他同業形成分工體系,而採行單打獨鬥的策略,則每一項活動都需要人力與資源的投入,並不具備經濟規模。

再者,在國際市場開發上,利用國際分工體系的建立,與國際大廠合作,也是創造出口的可能模式之一。我國的資訊硬體產業,即是在國際分工上的清楚定位,成為國際大廠代工的合作夥伴。但相對的,軟體產業在國際分工上的定位似乎仍然不夠清楚,不僅沒有發展出國際大廠互補性技術能力,軟體人力也相當欠缺。目前,我國在國際分工上較具利基的是華文市場的應用能力,但此一機會隨著大陸軟體產業的急起直追,似乎正在消逝之中,成為軟體產業發展的隱憂。

此外,隨著廠商的西進,也將軟體業者帶進大陸市場,然而,進入市場的動機差異很大,部份業者是著眼於長期性的市場耕耘,但也有不少業者是因為在台灣市場經營不善,轉赴大陸市場開拓商機。由於業者的素質良莠不齊,又欠缺整合,各行其事的結果,導致市場秩序紊亂,使得市場吸引力大大的降低。

整體而言,在市場導引技術能力,技術能力又影響市場發展策略的因果循環下,國內廠商已經習慣於以國內市場的思維,來發展其技術能力,而技術能力的不足,又將自己限制於國內市場的範疇中。因此,如何積極改善國內市場環境條件,協助廠商累積國際化的能力與經驗,以進一步建立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實為當務之急。

(作者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