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方面來觀察,當我們正在憂慮台灣人口結構即將進入高齡社會之際,其實隔壁鄰居的老化問題亦不遑多讓。根據統計,中國大陸過去十年的出生人口每年約1600萬人,僅及1979年的三分之一,預計2015年勞動人口將開始負成長。而其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預估2015年時將有1.3億人。這不僅對大陸政府是個重大的挑戰,對於運用大陸人力的各國產業,尤其是台商,也是值得注意的議題。

事實上,2005年時,中國大陸65歲以上高齡者人口總數就已經突破1億人,且人數還在快速增加中,這對於中國大陸社會、經濟等許多方面將產生重大的衝擊。根據資策會MIC的研析,中國大陸的老年人口結構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這些特徵使得大陸人口高齡化的問題,較之其他各國更加嚴峻難解。

首先是規模大,老化速度快的問題。中國大陸高齡人口總數位居世界之冠,預估到2015年時中國大陸將會有1.3億名65歲以上的老人。因此,中國大陸的福利制度、老人年金與醫療保險制度承受著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大的財務壓力,國家整體的高齡照護服務體系的建置亦須及早開始因應。

其次,大陸各地高齡化程度差異相當顯著。比較中國大陸各地區人口結構情形可知,中國大陸東部與大城市地區的人口結構老化情形較為嚴重。最嚴重的地方分別是上海(14%)、重慶(11%)、四川(11%)、北京(11.2%)、江蘇(11.1%)。且根據2007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的結果顯示,有七成的高齡者是住在農村或是設籍在農村。因此,人口結構高齡化的情形,不僅是在中國大陸東、西部地理位置上面有所差異,即便是單一區域裡,也有顯著的城鄉差距。因此,在高齡照護資源的供給與設點佈局上,不可忽略此一現象。

未富先老也是需面對的問題。今日歐美人口結構老化較為快速的國家,在1950年代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平均超過5,000美元,城市化水準平均超過50%以上,當這些國家進入高齡社會時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5000美元。反觀中國大陸,進入高齡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有3,000美元。不僅所得水準較低,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能力也較弱,就連養老保險與醫療照護保健制度也尚未完備。

因此,若對大陸市場醫療照護市場有興趣之業者,應注意中國大陸高齡者可支配所得不如台灣的這項事實,並且從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等)為出發點,發展安養照護、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服務,及各式安養照護輔助用品與生活福祉用品,確實掌握在地高齡者的需求,與當地的生活型態及民情,才能有效的在中國大陸的高齡照護市場中拓展商機。

另一方面,若能從實務面去發展對應大陸本土高齡市場的優質平價的食衣住行育樂的產品與服務,也是未來具潛力的商機所在。

(作者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