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本專欄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容我先介紹一下此專欄所發想的緣由與目的。首先是為了因應在目前產業快速變遷下,身為電子產業資深媒體人的筆者,何不以較為客觀的立場來觀察這些現象,並且提供另類解讀,或許可供業者在市場與技術發展上的參考。

目前顯而易見的趨勢就是對於「製造」觀念上的轉變,其中有三種不同的狀況正在發生,一是方式大不同了,二是場所變廣泛了,三是產品更多樣化了。這些轉變主要是受到網路與智能化作業環境的影響,因為有了數位網路環境,不僅人人可以是製造者,場所、規模也可以依成本與風險做更廣泛的調整,同時更能滿足種種特殊需求或應用;換句話來說,就是只要你想像得到的東西,都有人在製造、在流通。

至於業者在此一趨勢下應該做什麼樣的改變?套一句老話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吧,或者用佛家語來說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樣說似乎很滑頭,不曉得筆者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該隨緣的是甚麼?該不變的又是甚麼?這當然不是無俚頭的囈語,主要是是環境變化太快了,業者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得不斷地隨著改變,或許今天只是一個突發奇想的Maker,明天可能就要整合出一個可以大量生產的工廠或團隊。

那該不變的是甚麼?這須要業者自己去察覺或追求,不變的可能是「以人為本的關懷」,或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是「創造財富的本質」等等。總之,當業者不變的境界越高超,那麼所製造的東西也就越前衛。

所以,業者要記得千萬不要執著於一定的角色,否則很難因應未來的變化,傳統上所謂製造業的定義已經不適用了。在過去全球化的影響下,品牌與代工之間的合作就是現在盛行的變化之一,未來連研發設計或品質維護,都不一定要掌握在製造者的手中。

曾經盛極一時的「日本製造」就是一個值得反省的例子,日本NHK電視台為此還在其60周年台慶時,製作名為「日本製造」的電視劇,劇情描述一家日本傳統製造商,由於技術人員被收買或出走後,在中國生產出低於日本售價一半的高科技鋰電池。此時,日本製造的光環似乎再也不能回來了,但劇中NHK為此重新定義了何謂「日本製造」,簡單來講就是不管甚麼東西,如果裡面含有日本人有意義的核心技術(如授權),就是一種日本製造。這樣的觀念轉換,心胸更開闊,意境更高了。

最近的重回「美國製造」也是一種迷思,雖然沒有甚麼不可,但太強調在地生產後,就很難因應未來產業的變化。台灣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設廠,只能說活絡了當地的經濟,並沒有什麼美國製造的意義。所以,往上提升、靈活應用,才是製造業者與主管者的自處之道,不要迷信一堆甚麼Made in XXXX的表相。

所以,未來的製造者定義,不應該再拘泥於傳統完全掌握的封閉式生產,只要符合下面三個條件中的一項,那你就是製造者(自造者);一是具有核心技術,二是有所創意應用,三是擁有整合能力。最後,在全球化分工或在地生產的趨勢下,當然就不必自己直接生產。看到這裡,讀者是不是也有創造一些新東西的想法了呢?

(作者/ 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