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產品什麼時候該創新?應該創新甚麼樣的產品?這一直是產業面臨的大哉問。在高速工業發展的時代,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一個新推出所謂領先業界的高科技產品,在6個月以內就可能被仿效追平,甚至被迎頭趕上,如果再不推出更新的產品,那就得等著被市場淘汰。過去說富不過三代,現在的人靠一個產品、一項技術,如果想要坐吃山空,恐怕好光景連三年都不到,所以掌握產品創新的關鍵,才是可大可久之道。

以四象限法展現產品本身角度的生命週期,可配合故美國總統艾森豪創始的四象限管理法則來對照了解
以四象限法展現產品本身角度的生命週期,可配合故美國總統艾森豪創始的四象限管理法則來對照了解

傳統行銷學所定義的產品生命週期,是以盡量促銷產品的概念來出發,因此訂出四個時期分別是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衰退期,每一個時期都得訂出合適的市場行銷策略來因應。例如導入期的廣告需求、生產成本與研發攤提費用都較高,定價也比較強勢;到了衰退期,可能就得打折銷售、附加贈品、買一送一,甚至是跳樓大拍賣來清空產品。但這只能是屬於市場行銷部門的產品生命週期,對於整體企業而言,定義應該有所不同。

現實就是產品有生必有死,行銷學的產品生命週期最後一期只談到衰退,這與一般的四分法並不相同,不合乎現實。所謂四分法就如同四象限法或十字法則,是一種循環的規律,或則是事物的順序,就如同春夏秋冬、東南西北的劃分一樣。《大學》裡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在四分法裡產品的生死,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或是一件事物的起承轉合也是如此,這就是道,這就是現實。

產品必然會死,有了這一層覺悟,就會尋求再生,以延續企業的命脈。所以,在這裡必須以產品本身的角度把其生命週期定義為另一種四分法,也就是「開發期」、「強化期」、「維護期」與「消滅期」,當消滅期來臨時,企業就要準備推出新的產品,來代替舊的產品,可能是完全創新,也可能是另類的橫空出世。現代的產品,如果是一般推新,會用版本世代的不同來延續生命,例如iPhone 6、iPhone 8,而第一代的iPad則屬於橫空出世的產品。

所以,產品的消滅期就是創新的關鍵,但怎樣知道消滅期已經來臨呢?一是觀察市場的反應,當需求不再的時候,就知道大概得推出新產品來滿足或刺激需求了;二是觀察同業的競爭狀況,當同業類似的產品已可取代,或並駕齊驅時,就必須尋求創新突破來延續優勢;三是憂國憂民,版本世代終究還是會消滅終結,必須預想未來,挑戰夢想。

有生必有死,企業必須實實在在的面對,不能樂觀的認為一樣產品可以永續生存,也不能悲觀的認為消滅就是一切的結束,而是很實觀的去掌握創新再生的關鍵,有先見之明者,甚至在每一個時期就已經累積了未來發展的能量。佛家對於器世間分為成住壞空四個時期,對於有情世間則分為生住異滅四個時期也是同樣的道理,將來的產品生命週期會越來越短,保持日新又新是起碼的要求。

認知與掌握真正的產品生命週期,對於創新發展就不會徬徨無措,甚至是想當然爾的「易簡之道」,《易經繫辭傳》第一章就說「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尋求一個可大可久的產品生命週期與發展之路,是多麼簡單且順乎自然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