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iPhone在2007年6月風光上市後,“多點觸控”這個名詞幾乎就等同於“蘋果”。市場上有這樣的感受並不為過,原因有三:一是蘋果將多點觸控功能表現得最流暢和人性化;二是在投射電容製程技術的掌握上,蘋果比其他業者快了一至兩年。

第三點,也是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蘋果在多點觸控專利上的佈局,使得其他業者不敢放手在其產品中導入多點觸控功能,怕遭到蘋果對專利侵權的控訴。本系列報導將剖析影響多點觸控應用的幾項關鍵性專利,以及目前在進展中的專利攻防戰。

很顯然地,多點觸控已成了主流的人機介面方式,除了智慧型手機、PND、PMP等消費性手持裝置外,Netbook、NB、Desktop PC、AIO PC等也中大尺寸電腦產品也開始導入觸控螢幕,而iPad引發的平板電腦熱潮,更進一步刺激了觸控市場的成長。

Android陣營威脅iPhone地位

據Displaybank於2009年2月調查並預測,全球觸控面板銷售額在2007~2012年間會以年均35.1%的增長率增長。2008年全球銷售額為比上年增長43.2%約有17億7300萬美元,即使至2009年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也將增長51.2%約有26億8000萬美元,而且市場41%需求用於手機。

有市場自然會吸引許多廠商投入競爭,而這場觸控應用的賽局,涵蓋了觸控控制器(IC)、觸控模組、作業系統、應用/中介軟體及系統設計(代工、品牌)等廣泛的產業鏈。在一、兩年前由iPhone獨領風騷時,蘋果還可以輕鬆面對類似產品的推出,但隨著競爭對手的技術成熟度愈來愈靠近,尤其是Android平台提供不輸蘋果平台的功能性及網路服務,而使得該陣營不斷壯大,蘋果不得不正視對手的威脅,終於祭出了專利侵權的訴訟手段。

目前iPhone的市佔率(14%)仍遠高於Android陣營手機(3.5%),但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了2012年,Android陣營手機可望取得14%的市佔率,將超越iPhone的13.7%。為了不讓競爭對手的日子太好過,蘋果在今年3月2日祭出了訴訟手段,開鍘的對象則先鎖定了宏達電(HTC)。這個控訴時間點,正好在世界通訊大會(WMC)之後,而HTC在WMC發表了三款Android手機,其中還包含一支HTC稍早幫Google代工的Nexus One姊妹機-HTC Desire。

蘋果控訴HTC侵權20項專利

這次蘋果同時在美國德拉瓦(Delaware)地方法院以及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TC)對宏達電一口氣提出3件侵權訴訟案,控告其智慧型手機產品侵犯了蘋果總計20項專利(兩個地方各10項)。遭蘋果點名侵權的HTC手機包括Nexus One、Touch Pro、Touch Diamond、Touch Pro2、Tilt II、Pure、Imagio、Dream / G1、myTouch 3G、Hero、HD2 以及 Droid Eris 等12支手機,其中5支是Android手機,7支是HTC HD2 (支援多重觸控技術) 的Windows Mobile手機。

蘋果公司向美國政府要求永久禁止令,限制HTC製造的這些手機禁止輸入美國。

蘋果控訴HTC侵權的專利概要請參考表一及表二。

表一 蘋果向Delaware地方法院控訴HTC侵權的專利概要

專利編號專利概要
7,362,331Time-Based, Non-Constant Translation Of User Interface Objects Between States
7,479,949Touch Scre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etermining Commands By Applying Heuristics
7,657,849Unlocking A Device By Performing Gestures On An Unlock Image
7,469,381List Scrolling And Document Translation, Scaling, And Rotation On A Touch-Screen Display
5,920,726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Conditions Within A Digital Camera Device
7,633,076Automated Response To And Sensing Of User Activity In Portable Devices
5,848,105GMSK Signal Processor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Capacity And Quality
7,383,453Conserving Power By Reducing Voltage Supplied To An Instruction-Processing Portion Of A Processor
5,455,599Object-Oriented Graphic System
6,424,354Object-Oriented Event Notification System With Listener Registration Of Both Interests And Methods

表二 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TC)控訴HTC侵權的專利概要

專利編號 專利概要
5,481,721Method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and dynamic translation of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based message passing into operation system message passing using proxy objects
5,519,867

6,275,983

Object Oriented Multitasking System and Object-Oriented Operating System
5,566,337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events in an operating system
5,929,852Encapsulated network entity reference of a network component system
5,946,647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ction on a structure in computer-generated data
5,969,705Message protocol for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from an inactive application program
6,343,263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serially transmitted data
5,915,131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O requests utilizing separate programming interfaces to access separate I/O service
RE39,486Extensible, replaceable network component system

這些專利從1995年至今年,也就是有的專利已有15年以上,涵蓋範圍很廣,包括使用介面、多點觸控功能、手機內部技術及硬體基礎架構等。美國聯邦地方法院與ITC是美國智慧財產權人可資運用藉以保護其權利避免受到侵害的兩大訴訟管道,而這次蘋果把兩個管道都同時用上了。而在專利的選擇上,由於地方法院是由普通陪審員進行判斷,因此蘋果選擇了內容易於理的專利;ITC方面因有專家級的行政審判員進行審閱,因而提出技術難度較高的專利。

其中ITC程序具有12月或18月處理期限,所需時間通常較法院訴訟程序縮短許多。更重要地是,ITC程序讓原告有許多前置作業時間可充分準備,而被告僅有約4~6個月的時間準備,因此對於專利權人非常有利,使得愈來愈多企業選擇ITC程序。不過,無論和解與否,ITC程序均須投入較高的前置費用,而且救濟方式僅限於排除侵害而不包含損害賠償。兩種訴訟程序的優劣比較請見表三。

表三 ITC程序與法院訴訟程序優劣比較

程序比較 ITC程序 法院訴訟程序
費用 無論和解與否,均須投入較高之前置費用(160~320萬美金) 若擬採取和解,前置費用較低(20~500萬美金)
準備期間 可事先準備,讓被告措手不及 訴訟過程,與被告時間相同
損害賠償 不可請求 可請求
權利金 和解後可取得 和解後可取得
救濟措施 (1)向海關發布部分或全面禁止進口令禁止侵害權物品進入。

(2)對被告發布停止及禁止銷售令禁止其進口及銷售侵權物品,並不能獲得金錢上的損害賠償。

獲得侵害賠償,命被告停止侵權行為。
訴訟時程 較短,約半年可結案 較長,可能到2年
上訴程序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

資料參考來源:萬達光電

蘋果這次大張旗鼓地對HTC出手,影響的範圍不小,其審判結果將對Android及微軟陣營的手機業者產生衝擊。為了怕引起寒蟬效應,Google及微軟勢必力挺HTC,而HTC除了在解釋申請專利範圍(claim construction)的程序中證明自己並未侵權外,更有力的手段還是提出反訴,也就是拿出自己有影響力的專利去控訴蘋果侵權,讓對方在害怕兩敗俱傷的前提上,收回成命。

在這20項專利中,我們有興趣分析的是提到多點觸控手勢指令的U.S.# 7,479,949專利,蘋果在今年初取得、關於真實多點觸控的感測技術的U.S.# 7,663,607專利,以及義隆控告蘋果侵權的U.S. # 5,825,352。就投射電容式多點觸控應用來說,這三項專利具有最關鍵性的影響地位,以下將分析它們的技術定位及影響層面。

(作者為零組件雜誌編輯編監,聯絡方式:ou.owen@gmail.com )

相關活動:05/13-14 2010台北國際觸控技術開發論壇(本活動邀請12位掌握觸控介面及軟、硬體獨到技術的代表性專家,分享其技術特色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