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企業的經營管理理論有多個來源,一是學術研究,二是企業管理顧問,三是實務經驗觀察。學術研究如哈佛商學院教授Christensen M. Clayton提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企業管理顧問如波士頓顧問集團(BCS)提出多角化經營矩陣。

即便技術難再精進,業界也積極摸索嘗試更多的需求應用,例如無人機、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項嘗試中只要有若干斬獲,半導體產業依然能延續其成長動力。
即便技術難再精進,業界也積極摸索嘗試更多的需求應用,例如無人機、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項嘗試中只要有若干斬獲,半導體產業依然能延續其成長動力。

實務經驗觀察上,如宏碁施振榮先生提出「微笑曲線」,或Intel的Gordon E. Moore提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即每2年相同面積內可放入多1倍的電晶體。

摩爾定律在1975年提出(不過在1965年就有電子雜誌專文預言相同趨勢),提出之後在近些年來不斷被質疑,認為摩爾定律走不下去了、失準了,IBM甚至有院士在2006年提出「Scaling is dead」,言下之意摩爾定律難以持續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早於1991、1992年,就有人認為半導體製程無法縮小到1微米以下,認為信號干擾的問題將很嚴重,無法解決,但之後依然逐一克服了,到了2000年則以銅導線製程取代鋁導線製程,持續讓摩爾定律走下去,而後也有Low-k製程、High-k金屬閘極(Metal Gate)製程、鰭式電晶體(FinFET)製程等,持續讓電路縮密。

不過,似乎如印地安人的祈雨舞一樣,因為一直跳一直跳沒有停止,祈求老天能下雨,最終老天會下雨,所以說祈雨舞有效。類似道理,在眾人一再說摩爾定律會失效的情況下,近期Intel的新動向,似乎顯露出摩爾定律走疲了?

Intel約在2007年提出Tick-Tock(滴答,鐘擺來回的聲音)發展策略,Tick是原電路設計不改變,但運用新的製程技術將電路進一步縮密,好讓晶片速度更快、更省電、更便宜;而Tock則是改變電路設計,以新設計獲取更多晶片效益。

事實上早在Tick-Tock策略提出前,Intel已有相類似的技術發展法,即是CPU的設計團隊分2組,如A組發展386晶片,B組則發展接替386的486晶片,A組完成386晶片設計後,即投入設計用來接替486的Pentium(俗稱586)晶片。

A組的設計偏向晶片執行、處理架構的改進提升,B組的設計則專注於提升晶片執行效能。類似作法的演化,但加入製程技術團隊的參與,即成了Tick-Tock策略。

Tick-Tock策略走了近10年後,近期的Intel提出改變,原本的「設計、製程、設計、製程」交替發展,改成「設計、製程、最佳化、設計、製程、最佳化」,在製程技術採行的步調上,似有放緩的跡象。

雖然Intel放緩,但其他指標性的半導體技術大廠,如台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等是否也放緩?還有待觀察。不過,早在2013、2014年,Intel與台積電相繼表態力挺物聯網(IoT),其實也間接意味著全球晶片需求的趨緩,需要新的議題(市場)以開拓需求,相同時間半導體大廠間也開始相互整併,如Avago購併Broadcom,NXP購併Freescale等。

晶片需求逐漸走緩,若再加上晶片製程技術難再精進,確實不是眾人樂見的,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能熱絡數十年,正是因為有成長的市場、技術有精進空間而得。

當然,山不轉路轉,晶片技術也有其他的精進路線可選,例如時脈撞牆(Clock Wall,難以突破4GHz)效應出現後,晶片難以再用拉高時脈的手法獲取效能,晶片商只好改走多核路線,用更多執行處理核心,變相獲取效能,持續提供市場更快速的晶片。

即便技術難再精進,業界也積極摸索嘗試更多的需求應用,例如無人機(UAV)、虛擬實境(VR)、人工智慧(AI)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還有穿戴式電子、車聯網,多項嘗試中只要有若干斬獲,半導體產業依然能延續其成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