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創新技術,能夠直接從海水中生產潔淨的氫燃料,並且具備工業級的生產規模潛力。
這項發表於《Small》期刊的研究指出,研究團隊成功從海水中提取氫氣,過程中無需去除海水中的礦物鹽,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物質。
根據研究作者表示,這項技術使得從海水中提取氫氣不再依賴耗資數億美元的海水淡化廠。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特殊工程化的電極,這種電極透過創造一個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他們的裝置描述為「用於永續海水電解的微環境工程化多層電極設計」。在運作時,該裝置在真實海水中以420 mV的過電位提供1 A cm-2 的幾何電流密度,且無次氯酸鹽形成,並在室溫下具有300小時的出色操作穩定性。
研究指出,該電極使用未經處理的海水,以工業相關的速率生產氫氣。幾乎所有輸入的電力都轉化為氣體輸出,實現了 98% 的法拉第效率。
研究中亦展示了在300小時電解前後記錄的法拉第效率、腐蝕電位和腐蝕電流密度,以及價帶光譜的計時電位法和 300 小時鹼性海水連續電解後的拉曼光譜。
該技術的優勢在於電極先進的多層結構,這種結構不僅能夠承受惡劣的海水條件,而且能在其中良好運作。該裝置形成一層保護性的偏硼酸鹽薄膜,防止金屬溶解和非導電氧化物的形成,這種方法消除了對能源密集型水淨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