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AMD揭曉雙邊運算藍圖
發表64位元ARM核心架構授權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6210】

AMD近日宣布短期和中期運算解決方案,同時運用x86和ARM生態體系的優勢,打造AMD雙邊運算(ambidextrous computing)。AMD 64位元ARM架構的授權為此藍圖的基礎,為高成長的市場發展客製化高效能核心。本次的發表也讓各界一窺AMD的開發計畫,可看出AMD為提供獨一無二的雙邊運算及顯示效能,透過共享與彈性的基礎架構,幫助顧客於嵌入式、伺服器、終端產品市場和半客製化解決方案推動創新研發。

AMD總裁暨執行長Rory Read表示,現今AMD往前邁進一大步,成為唯一可提供高效能64位元ARM和x86架構CPU核心,並搭配世界頂尖的繪圖效能。「我們創新的雙邊設計能力,結合運用高性能SoC的IP產品組合與專業技術,意味著AMD已準備好提供雙邊解決方案,讓我們的客戶能夠以更有效率及更有影響力的方式改變世界。」

據估計,到了2017年,ARM及x86架構處理器市場成長將超過850億美金。這是業界首度有處理器大廠創造出IP管道,讓其他業者能同時在ARM與x86生態體系提供創新。

AMD的雙邊運算藍圖包含:

1.「Project SkyBridge」:此設計框架將於2015年開始推出,搭載新一代20奈米APU和 SoC系列產品,將為世界首款針腳同時相容於ARM和x86的處理器產品。64位元ARM版本的「Project SkyBridge」將採用ARM Cortex-A57核心,也是AMD首款針對Android系統打造的異質系統架構(HSA)平台;x86版本則將採用新一代的「Puma+」CPU核心。「Project SkyBridge」系列產品將搭載完整的SoC整合設計、AMD次世代繪圖核心(Graphics Core Next)技術、HSA以及透過平台安全處理器(Platform Security Processor;PSP)運行的AMD Secure Technology(AMD安全技術)。

2.「K12」:為全新高效能、低功耗的ARM核心,能充分利用經由ARM架構授權之優勢、全方位的64位元設計專長,及由半導體架構師Jim Keller帶領的核心開發團隊。首款以「K12」為基礎的產品預計在2016年推出。

ARM執行長Simon Segars表示,ARM致力與為各種體驗帶來革新和改造的夥伴合作,包含感測器及伺服器等。AMD的市場範圍與眾所皆知的經驗,引領業界轉移至客戶端與伺服器環境的64位元運算,加上ARM的低功耗專業和伺服器系統架構(server 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BSA)標準,將帶來許多全新功能,並帶動不同高成長市場的創新。

另外AMD也首度公開展示以ARM核心為基礎的64位元AMD Opteron A系列處理器,代號「Seattle」,於Fedora Project衍伸出的Linux環境上運行。Fedora Project是一個由Red Hat贊助,並由社群主導的Linux發行版,為全球各地的開發者與IT管理者提供熟悉的企業級作業環境。這個以Fedora Project為基礎的Linux環境,讓企業能轉移至搭載ARM核心的伺服器,不必重新整合新工具與軟體平台到他們的IT環境。這項展示也意味著超高效率的64位元ARM處理器,朝擴展資料中心版圖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關鍵字: AMD(超微
相關新聞
AMD擴展商用AI PC產品陣容 為專業行動與桌上型系統挹注效能
AMD第2代Versal系列擴展自調適SoC組合 為AI驅動型系統提供端對端加速
AMD助日本新幹線營運商JR九州AI軌道檢測解決方案
AMD擴大AMD Advantage計畫 為更多玩家帶來遊戲體驗
AMD積極開發高效能和自行調適運算方案 推動AI PC變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電動壓縮機設計—ASPM模組
» PCIe橋接AI PC時代
» 用科技滅火:前線急救人員的生命徵象與環境監測
» 打造沉浸式體驗 XR裝置開啟空間運算大門
» 221e:從AI驅動感測器模組Muse獲得的啟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8.114.9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