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安規放心電池材料用心 電動車可安心上路!
 

【CTIMES/SmartAuto 鍾榮峰 報導】   2010年03月17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11007】

電動車安規檢測見真章!

UL全球電源和工業控制設備事業部總經理Gary Savin表示,目前市場對於純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的安規檢測要求非常高,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則較不明顯。
UL全球電源和工業控制設備事業部總經理Gary Savin表示,目前市場對於純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的安規檢測要求非常高,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則較不明顯。

電動車和鋰電池正成為各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點項目。其中,電動車動力系統、動力電池組以及充電系統技術的關鍵性不言可喻,鋰電池材料的研發更尤其關鍵,牽涉到的是電池壽命和充電效能。這些技術產品的安全性,更直接攸關市場競爭力。而驗證檢測這些電動車關鍵技術產品的規範標準,不僅是直接把關品質的優劣,也是影響電動車能否進入量產化階段的關鍵,更是一國電動車產業能否真正地成熟茁壯而必須跨過的門檻。

再怎麼亂 安全就是唯一共識!

電動車可分為內部的車載動力系統及外部的充電系統和周邊基礎設備兩方面,內部動力系統主要是以可充電電池組為核心,搭配控制器、電動馬達和電動動力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外部的充電系統可分為直流/交流充電站或充電柱、充電介面和電源線組等等。國際品牌車廠在投入電動車每一個關鍵動力零部件和充電設備與介面的技術和規格上,目前仍是莫衷一是、各自為政。

但不管再怎麼樣,安全性就是唯一沒有歧見的共識。無論各品牌車廠之間的技術標準再怎麼混亂,電動車就是要符合各種安全性測試驗證過程後,才能上路;品牌車廠還是必須乖乖排排坐,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因此,電動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安規檢測技術、以及系統與零配件之間的安全防制設計,不僅是產品是否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更是規格標準實力的展現。

BEV和PHEV安全驗證需求熱滾滾!

UL副總裁暨全球電源和工業控制設備事業部總經理Gary Savin便表示,目前各國政府、品牌車廠與OEM廠商,對於純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的安規檢測要求非常高,相對地,油電混合動力車(HEV)的安全驗證需求就比較不明顯,這也是UL目前積極投入BEV和PHEV安規檢測技術的主因,目前UL除了具備高功率的鋰電池安全標準草案外,還包括針對外部充電電源線組的安全標準,未來已計畫發其他諸如電線、充電站、連接器和發動機的安全標準。

電動車安全驗證包山包海!

電動車的安全驗證要點可包括幾個部分。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副所長王漢英便言簡意賅地指出,電動車的電力系統安全防護關鍵,在於需要注意高電壓隔離、接地保護、凸波保護和大電流保護等要項。而充電系統架構的電力安全則需參考諸如SAE/IEC的充電規範,涵蓋電網及營運管理系統、電力與通訊、充電機、接頭介面、整車車輛、與車內電力系統等環節。Gary Savin則進一步指出,電源線組的安全測試項目針對插頭、電源線、人體保護迴路、電動車電纜和汽車連接器等零部件。

鋰電池安全好還要更好!

另一方面,鋰電池的高安全性更是關鍵中的關鍵,開發鋰電池安全驗證技術包括了失效分析、誤用危害性分析、耐性分析等關鍵。電動機車一般會用上200多顆電池,電動車的電池組更高達5000~6000顆左右。因此除了在量產良率上要做到百萬顆鋰電池只能有2~3顆不良的要求外,不僅是在量產前期,在使用過程中也能夠檢測出鋰電池潛藏的不安全因子,也是相關安規驗證的重點。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鋰電池的材料技術,從根本上符合高安全性要求,尤其重要。

超分歧高分子材料 安全有保障!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彭裕民便特別提到,鋰電池在材料技術上原本就已經設計一道位於正負極之間的隔離膜安全機制,當電池溫度超過攝氏110~140度的間距時,多孔的隔離膜就會繃緊,不讓電流通過,這時鋰電池就會安全。但屬於高分子材料結構的隔離膜,經過碰撞或機械破壞之後,會出現破洞,這時鋰電池就會陷入電流不斷通過、導致溫度過高而爆炸的風險。工研院便設計出屬於奈米結構的超分歧高分子材料,溫度過高時就會完全繃緊,不讓電流繼續通過。這個類似於另一道保險絲的材料結構,能夠大幅提昇電動車鋰電池的安全性,在國際電動車和鋰電池業界中受到高度重視。

技術標準國際化有賴共同合作

掌握國際電動車相關安全標準的發展趨勢,才能有助於台灣電動車市場的產業化,也才能進一步提升台灣電動車廠商在電力系統的品質與競爭力。在電動車安全標準發展上,目前台灣已經建立全球第一個電動機車鋰電池安全測試驗證標準(TES),工研院也積極整合包括能元、有量、新普、達振等台灣鋰電池廠商,共同開發電動車鋰電池技術。不過早在1988年,國際安全標準制訂與認證機構UL,就已經針對電動車的配電系統及零部件安全,提出相關電動車用充電器的標準公告,可說是電動車安規檢測技術的箇中翹楚。台灣在電動車領域所建立起的技術實力和規範,如何進一步地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大家願意遵循的標準與規格,就必須與國際安全認證機構密切合作。工研院與UL在電動車安規檢測技術的合作計畫,可說是水到渠成。有令人放心的安規,結合用心的鋰電池材料革新成果,電動車方能真正「安心上路」!

關鍵字: 電動車  鋰電池  BEV  PHEV  工研院  UL  電路保護裝置  電池充電器 
相關新聞
工研院秀全球最靈敏振動感測晶片 可測10奈米以下振動量
工研院投入氫氣計量監測技術 打造氫能安全創新平台
台達子公司泰達8廠及研發中心開幕 擴大電動車研發及產能布局
各國官員參訪臺南沙崙綠能科學城 考察韌性城市方案
工研院MWC 2024展會直擊:5G-A通訊、全能助理成下一波AI風潮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臺灣2035年十大跨域趨勢重點及產業
» 迎接Chiplet模組化生態 台灣可走虛擬IDM模式
» 可視化解痛點讓數位轉型有感
» 讓電動車的齒輪瑕疵無所遁形
» 數位轉型下的工具機發展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44.200.23.13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