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微創精準手術添利器 工研院展示多項智慧醫療跨域成果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0年07月2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491】

在全球嚴峻的疫情中尋找新商機與新機會已成為各產業重要的探討議題,「2020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於7/23~7/26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舉行,以Online+Live實體在線的創新模式,藉由跨國、跨業及跨域串連全球進行商機交流,以期為後疫情時代找出新商機及尋求新布局。此次工研院於展覽中的「智慧醫電、再生醫學、醫藥研發」三大區域展現15項生醫產業創新科技成果亮眼,獲得與會人士的高度關注。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明,工研院創新成果之一的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具有仿昆蟲微複眼及影像重組技術。(攝影 / 陳復霞 )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明,工研院創新成果之一的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具有仿昆蟲微複眼及影像重組技術。(攝影 / 陳復霞 )

在微創手術中不可或缺的內視鏡技術有了突破,工研院展示全球首創的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彰顯智慧醫電加值,開創微創精準手術新局!不同於傳統2D內視鏡手術缺乏深度資訊且不容易掌握距離感,透過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的立體影像,能夠讓醫師在有限空間內明確的觀察組織及病灶的距離,並與眼見的一致,該模組結合臨床需求、生醫工程及光電技術,以0.4公分的3D影像探針,突破2D平面與狹窄空間的限制,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補充,仿昆蟲的微複眼加上影像重組技術是其技術重點。另外,縮小端面尺寸提供影像,協助醫師輕鬆的進行手術,能夠減少失誤率及提高手術成效,初期以神經內鏡為目標,未來可望將技術平台拓展於關節鏡、耳鏡及腹腔鏡等應用範圍。

此外,今年初工研院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際,已超前部署研發「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發展自主性系統及試劑,部分美國、台灣及中國專利已獲證,更協助產業投入相關診斷領域。林啟萬表示,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包含iPMx檢測儀、試劑套組與品管物套組)於7月6日取得TFDA專案製造核准,並參與全球60個國家與超過400個實驗室參加之COVID-19檢測能力測試,且QCMD 盲樣檢測結果全數正確。現已授權國內廠商,工研院將於8月完成10台iPMx檢測儀(簡稱疫開罐)與1萬劑試劑試量產,未來將加速推動量產與產業銜接,以利未來邊境管制快速檢驗管理。

因應疫情下的整體環境與市場變化產生的新需求,林啟萬指出,遠距醫療及精準醫療是時勢所趨、必須先從臨床端及使用者端釐清使用者真正的需求,而診斷後的治療端是醫療的核心,如何讓技術平台更聚焦於核心開發,結合ICT、雲端、AI及3D等技術在診療過程中創造價值,藉以快速的提供解決方案,以符合特定需求是必要的,唯有技術與服務同時到位,才能真正創造優勢。近年來工研院積極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未來將持續連結產業上中下游,視實際需求進行研發,將各項技術應用轉變為商機及創新產業,並與產業共同面對台灣的未來挑戰。

關鍵字: 智慧醫療  精準醫療  工研院生醫所 
相關新聞
帆宣與佳世達合組新創公司 啟動智慧醫療引擎
生技中心深耕生技產業40年 朝躍升下個黃金10年發展
衛福部參展HIMSS 2024 呈現AI醫療軟硬體功能
研華HIMSS24展現醫療數位轉型成果 發表智慧給藥系統與iWard病房
強攻數位醫療轉型 台灣牙e通獲ISO國際資安雙認證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高階晶片異常點無所遁形 C-AFM一針見內鬼
» 【新聞十日談#36】我們的AI醫療時代
» 以RFID和NFC技術打造數位雙生 加速醫療業數位轉型
» 電學、光學PPG感測器應用在健康穿戴的設計與挑戰
» 連續血糖監測技術助力獲得即時資訊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06.12.3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