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國震中心攜手臺大土木及潤泰集團 打造「耐震智慧建築」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3652】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研院國震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臺大土木系)及潤泰集團合作,增建舊大樓作為智慧防災示範,運用耐震補強及制震技術,整合地震速報及智慧聯網科技,打造「耐震智慧建築」?

國研院舉行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大樓增建捐贈暨啟用典禮,由臺大管中閔校長主持,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國研院吳光鐘院長親臨見證
國研院舉行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大樓增建捐贈暨啟用典禮,由臺大管中閔校長主持,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國研院吳光鐘院長親臨見證

本次增建不但須結合新舊不同年代興建的建築,以及處理鋼筋混凝土與鋼結構兩種工程材料之銜接與轉換問題,再加上新增的「鋼結構服務核」,讓建築的樓地板形狀較不對稱,如何解決地震時所帶來的整棟大樓扭轉問題亦為關鍵考量重點,因此無論是設計與施工技術,均具相當高的挑戰性。

為了滿足現行耐震設計要求,既有結構的耐震補強為本案重點之一。經詳細的耐震評估與設計後,在原有樓層關鍵位置採用增厚牆體、增設剪力牆、碳纖維包覆梁構件等補強工法提升耐震能力;配合向上增建樓層採用鋼結構以減輕樓層重量,並在新舊交接的7樓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材料作為轉換樓層,以順利銜接向上增建。

此外,為消除新增「鋼結構服務核」所造成的結構扭轉疑慮,在大樓多處安裝了國研院國震中心自行研發之制震元件—挫屈束制支撐與鋼板阻尼器(耐震間柱),同時也提升了整體結構耐震能力。此外,配合整體建築的外觀及耐震設計,在7樓至11樓層角隅處設置速度型遲滯阻尼器,消散地震能量,避免主結構體在大地震下產生嚴重破壞。

此外,為讓建築物平時可24小時自我監測結構安全,而在大地震來臨時可提早預警並啟動自動防災機制,本次增建特別將國研院國震中心發展之「地震預警」與「結構安全監測」導入新大樓之中,隨時記錄建物真實受震反應,並在震後自動快速產出結構安全評估報告,無需再等待人為評估,加快震後復原速度。

此外亦結合國震中心獨創之「5D智慧實驗室維運管理平台」,結合3D數位模型、時間資訊及實驗室佈設的各類感測器,建構虛實整合的5D可視化維運管理平台,隨時監控實驗室運轉安全情形,詳實記錄各類維護資訊,以打造安全的「智慧實驗室」。

本次增建的捐贈暨啟用典禮於2020年11月9日上午舉行,由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以實體捐贈予臺大土木系。啟用典禮由臺大管中閔校長主持,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國研院吳光鐘院長及各界貴賓親臨見證臺灣地震工程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國研院國震中心與臺大土木系將繼續合作,推動研發各項先進地震防減災技術。

關鍵字: 智慧建築 
相關新聞
思納捷獲得智慧建材標章認證 前進建築智能
飛鳥與英飛凌、遠景合作 打造室內氣體濃度雲端監測平台
促進全球製造產能! 康舒科技淡水新廠正式啟用
智慧新興科技交流聚集 建構智慧建築元宇宙
ABB與三星電子合作推動智慧建築技術整體方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Microchip 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電感式位置感測器)實現高精度馬達控制
» 以霍爾效應電流感測器創新簡化高電壓感測
» ESG趨勢展望:引領企業邁向綠色未來
»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實現更好體驗與可靠連結
» 車載軟體數量劇增 SDV硬體平台方興未艾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44.197.114.9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