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穿戴式裝置普及四大挑戰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15年04月0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881】

穿戴式裝置議題持續在市場上發酵,儘管話題的熱度夠高,然而如何能將這樣的熱度,轉化成為消費者願意真正將穿戴式裝置穿上身的助力,則仍有待考驗。而這道鴻溝的存在,也代表了要將穿戴式裝置推向市場,獲得更高的普及率,將面臨許多的挑戰。UL亞太區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認為,目前穿戴式裝置普及之途,主要會遇到以下四大挑戰。

穿戴式裝置設計應避免落入鴻溝,以免導致產品的失敗。
穿戴式裝置設計應避免落入鴻溝,以免導致產品的失敗。

實用性的疑惑

在消費者類型中的早期大眾,屬於實用主義者,並不會著迷於新科技,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實用性,運用新科技必須能提高生產力。以智慧手環為例,記錄每天行走的步數、呼吸與心跳、換算得出的熱量消耗等的「數據」,對實用主義者來說,尚未產生「有意義的資訊並提供附加價值」。

美感的認同

穿戴裝置就像衣服與裝飾,就消費者心理層面來說,這是非常個人化的產品。產品設計除了必須實用之外,也必須注重美感,不能造成配戴者突兀的感覺。

充電問題

此外,目前的穿戴裝置仍須克服「充電」的挑戰,設計者在非常有限的產品空間中,必須同時放入高效能的運算處理器、網路連接功能、以及高密度的電力儲存,在目前商業化可採用的技術裡,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充電頻率增加,往往會讓早期大眾望之卻步。

操作介面的便利性

穿戴裝置與使用者目前的互動方式,仍須透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來溝通。除了操作裝置的不便性之外,操作系統本身的介面設計以及演算法對於數據的解讀與呈現,對於早期大眾來說,需要更便利與直覺的人機介面。

另就目前市場狀況,面對這類新產品,大部分使用者在購買時會傾向於向領導廠商採購,為的是穩定與可靠性。這也導致目前智慧手錶市場上,形成硬體與軟體共生、大者恆大的趨勢。

陳立閔說,由於早期採用者與早期大眾的特性,以及對於技術產品的要求落差很大,穿戴式裝置業者在產品設計上,應儘量避免落入這道鴻溝中,若無法完美銜接兩種市場族群,將很可能落入產品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不僅將導致成長停滯,甚至難以跨入主流市場,因而導致產品的失敗。

關鍵字: 穿戴式裝置  UL 
相關新聞
UL Solutions現身車電及零配件展 提供創新需安全、性能、環保測試
UL Solutions布局電池及電動車充電 在台打造CB測試實驗室
UL Solutions推出中壓電纜現場測試服務 協助提高電網安全性
UL Solutions在中國深圳啟用新實驗室 擴展零售及消費品測試
UL推出全新品牌打造安全新世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 低 IQ技術無需犧牲系統性能即可延長電池續航力
»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應用
» 運用能量產率模型 突破太陽能預測極限
» 新一代4D成像雷達實現高性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9.229.25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