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相關物件共 2186
(您查閱第 109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NVIDIA優化人型機器人AI訓練 TrendForce估2028年產值接近40億美元 (2025.03.19)
基於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對人型機器人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將是下世代AI算力的重要出海口。根據TrendForce今(19)日發表最新研究,NVIDIA GTC 2025發表Isaac GR00T N1通用人型機器人基礎模型,將大幅優化機器人AI訓練的前提下,預期該領域產品將提前放量,推升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於2028年接近40億美元
宸曜參加GTC 2025,展示最新強固型邊緣運算平台,加速智慧應用落地 (2025.03.19)
宸曜科技 (Neousys Technology) 參加 NVIDIA主辦的 GTC 2025,於 3月18日至21日展出最新世代的強固型邊緣 AI 運算平台。本次宸曜科技以「驅動邊緣AI加速落地」為主題,涵蓋高效能GPU驅動的系統與低功耗 NVIDIA Jetson 平台
黃仁勳:我們正進入AI推動全球產業再造的時代 (2025.03.19)
NVIDIA(輝達)於本屆GTC大會上,由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揭開一系列突破性技術與合作計劃,全面展示其「全端加速運算平台」如何驅動AI創新,從推理、AI代理、機器人、量子運算到氣候科學,開啟產業轉型新篇章
茂綸登場NVIDIA GTC大會 展示全方位AI自動化解決方案 (2025.03.19)
茂綸將於 3 月 17 日至 21 日首度亮相 NVIDIA 年度 GTC 大會,並以 NVIDIA 代理商的身份參與展覽,現場展示茂綸的即時環境生成服務 AI Try Now,以及與先構技研共同開發的Epson機械手臂應用於AI瑕疵檢測解決方案等,並與全球AI領域共同探討技術發展趨勢
從川普的一句話 了解為何全球產業忘不掉台積電 (2025.03.17)
「忘記台灣晶片吧!」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媒體上的發言引發軒然大波。然而,全球科技產業鏈的真實圖景,卻與這番話形成強烈反差。從智慧手機、電動車到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台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早已成為支撐數位時代的隱形支柱
凌華科技攜手立普思推出AMR 3D x AI視覺感知方案 助力NVIDIA Isaac 生態系統發展 (2025.03.11)
凌華科技(ADLINK Technology Inc.)宣布,其工業級邊緣 AI 運算平台 DLAP-411-Orin 現已完全相容於由立普思(LIPS)開發、基於 NVIDIA Isaac Perceptor 的一站式 LIPSAMR Perception DevKit。NVIDIA Isaac Perceptor 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開發所設計,整合了 CUDA 加速的函式庫、AI 模型及參考工作流程
創建工具機生態系價值鏈 (2025.03.07)
為分散總體經濟受到關稅衝擊的風險,近來除了法人單位呼籲政府,應強化半導體、AI與傳統產業鏈結、擴散以提升競爭力。同時期許台灣工具機產業能積極開拓半導體、機器人等終端創新應用領域加乘效益,共同創造最大市場價值突圍
產學合作打造全台首創LLM校園平台 重塑智慧學習模式 (2025.03.06)
由於一般生成式AI教學存在著應用層次、算力資源及實作場景等三大斷層,東海大學攜手HPE、NVIDIA及AMD打造全台首創「從晶片到應用」的全棧式(full-stack) LLM校園學習平台,讓學生能實際建置AI Agent、微調大型語言模型(LLM),創造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以克服AI教學的三大斷層
2奈米製程競爭 台積電穩步向前或芒刺在背? (2025.03.03)
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競賽中,2奈米製程成為各大廠商爭奪的下一個重要里程碑。台積電(TSMC)正在積極研發2奈米製程,於2024年開始試產,並計畫於2025年實現量產。台積電將在2奈米節點引入GAA(環繞柵極)奈米片晶體管技術,這是從傳統的FinFET轉向新一代晶體管架構的重大轉變
DeepSeek加速推理級運算需求倍數成長 市場對AI晶片信心逐步恢復 (2025.02.27)
近期,輝達(NVIDIA)H20晶片在中國的訂單激增,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DeepSeek AI模型在全球的爆紅。DeepSeek是一款低成本的人工智慧(AI)模型,自推出以來迅速引起廣泛關注,並在中國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
擴展定律有助AI在更多領域發揮應用潛力 (2025.02.17)
在AI領域,擴展定律(Scaling Laws)已成為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概念。這些定律描述了AI系統的效能如何隨著訓練資料、模型參數或運算資源的增加而提升。正如自然界中的物理定律一樣,擴展定律為AI的發展提供了可預測的框架,並在近年來成為大型語言模型(LLM)和複雜AI系統的基礎
從2024年強勁復甦到2025年持續增長 AI加速驅動半導體發展 (2025.02.14)
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強勁的復甦與增長,主要受人工智慧(AI)技術需求激增的推動。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預計年增19%,達到6,210億美元,顯示出產業在經歷2023年的低迷後,重新站穩腳步並邁向新的高峰
DeepSeek促使產業重新思考AI發展模式 可能對半導體與數據中心帶來長期影響 (2025.02.12)
近日,DeepSeek推出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Ms)R1與V3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兩款模型不僅在性能上表現卓越,更以極低的API成本——比ChatGPT低達96%——顛覆了傳統AI領域對高算力與巨額資金投入的依賴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2025.02.11)
邊緣AI革命揭開揭幕,東擎科技(ASRock Industrial)強勢領航!工業電腦領導廠商東擎科技攜手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為旗下iEP-6010E系列與 iEP-6010E系列開發套件(Dev Kit)導入支援NVIDIA®Jetson Orin™ NX和Jetson Orin™ Nano模組的Super Mode功能,並可透過NVIDIA JetPack™ 6.2 軟體開發套件啟用
從邊緣推理到異構運算 看AI的全方位進化 (2025.02.10)
AI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結構。然而,隨著AI推動運算需求指數級增長,電力消耗、隱私與安全等挑戰也日益突出。未來,AI將更加個性化,從被動響應工具演變為主動建議的智慧助手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2025.02.10)
隨著高密度封裝和熱管理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高效、更可靠的高功率元件應用於各不同產業,推動技術的持續演進。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勝關鍵
布局協作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有成 實威年營收續增6.56% (2025.02.07)
即使2024年傳統產業景氣需求普遍不佳,但實威國際仍受惠於近年持續擴大布局,提供協作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所需3D設計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有成,最新公佈2024年營收約15.42億,較去年同期持續成長6.56%
DeepSeek橫空出世 2025年的生成式AI市場如何洗牌? (2025.02.03)
自DeepSeek問世以來,生成式AI市場經歷了顯著的變革。DeepSeek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高效的運算能力和創新的模型架構。相較於傳統生成式AI模型,DeepSeek在訓練速度和推理效率上均有顯著提升,這使得其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時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產業AI化因時制宜 開源AI小語言模型異軍突起 (2025.02.02)
在這波針對DeepSeek開源推理模型熱烈討論的表象之外,倘若能排除地緣政治、人為意識型態的干擾,其實早在2024年底就有許多專業組織指出,人工智慧(AI)小語言模型將是今年持續成長的關鍵,相關技術發展或許比起預期快速,再次突顯開源模式的價值,但仍在原先所預測的發展路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推出具先進圖形與連接功能SAMA7D65系列微處理器SiP/SoC解決方案
2 意法半導體 VIPower全橋驅動器搭載即時診斷功能 簡化汽車驅動系統的設計與成本
3 意法半導體全新 STM32WBA6 無線微控制器整合更多功能與效能,兼具電源效率
4 意法半導體發表 STM32U3 微控制器,進一步推動超低功耗創新 適用於遠端、智慧與永續應用
5 Microchip推出多功能MPLAB PICkit Basic除錯器
6 ROHM的EcoGaN被村田製作所集團旗下Murata Power Solutions的AI伺服器電源所採用
7 Bourns 推出高額定電流 AEC-Q200 認證車規級屏蔽功率電感系列
8 新世代nRF54L系列無線SoC、nRF9151蜂巢式物聯網 SiP元件和其他領先創新技術
9 ADI擴充CodeFusion Studio解決方案 加速產品開發並確保資料安全
10 記憶體領導品牌ATP Electronics 推出全球最小封裝 7.2 毫米 e.MMC,專為穿戴裝置與機器人應用打造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97.9.16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