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 內 容
Jalen Chung
發表 发表于:2007.04.11 04:02:20 PM    文章主题: Re: 應用微機電的產品要做得精緻不容易啊!

整合才能賺大錢,但是誰整合誰就是一個大問題,誰也不服誰,所以台灣一直在賺市場高風險、剝削彼此的辛苦錢。台灣在個別領域都有傑出拔尖的技術人才、企業與設計創新方案,社會各角落也有各式各樣低調不世出但術業有專攻的達人,職棒更有在最高殿堂上拿下最多勝的王建民。但是這些成就也只限於個別、單獨、片面的局部,獲利也只累積在個人、小團隊、某一特定產品的短暫階段,尚未形成以系統產品為核心的整合創新模式。Wii讓台灣個別的IC Design House在這個時候獲利,卻不一定對整體台灣IC設計產業具有結構性的影響;達人們再怎麼出色,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還是在亞太地區敬陪末座;王建民的榮耀,也不能讓台灣職棒、深耕培養球員的二軍與自由交易制度起死回生吧?

 

唉,吳誠教授的文章,看了真是有感覺啊。

Korbin Lan
發表 发表于:2007.04.11 03:08:53 PM    文章主题: Re : 應用微機電的產品要做得精緻不容易啊!

Jalen Chung 提到:
微機電已經普遍被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其技術重點不在於專而精的微細化製程,而是電子、機械與光學等產業技術能不能精緻地整合在一起,不知道台灣在這方面有沒有前進的策略與思維,能夠帶動潮流並未雨綢繆呢?

台灣技術不是沒有...只是在整合的能力尚欠缺!
可能大家都專注在元件生產上...也不會去想太多自己本業以外的事吧

我真的認為系統商要必須有創意一點!! 否則空有雄厚的內力(技術)...卻沒有好的招式(設計)...也只能淪為為人護駕的角色而已

Keira Lin
發表 发表于:2007.04.11 10:50:41 AM    文章主题: Re : 應用微機電的產品要做得精緻不容易啊!

Jalen Chung 提到:
微機電已經普遍被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其技術重點不在於專而精的微細化製程,而是電子、機械與光學等產業技術能不能精緻地整合在一起,不知道台灣在這方面有沒有前進的策略與思維,能夠帶動潮流並未雨綢繆呢?

貼文:資料來源:拓樸

Wii合作夥伴也是多年合作的國際大廠或是日系廠,相關消息較為保密,不僅台廠代工比重少,本身零組件供應商也不如PS3或Xbox360多(見表三)。Wii除合作廠商範圍不若其他主機廣,影響深度也僅著重在少數幾家廠商,台廠部份以多年合作夥伴旺宏、組裝廠鴻準,與新加入的搖桿晶片供應商原相,所佔比重較大。同樣於軟體部分,台廠軟體研發也少有支援Nintendo系列主機,目前也未有廠商表態欲參與Wii的遊戲開發。

Nintendo在Wii的軟硬體開發比重相當重,除了硬體生產外,也開發許多獨門軟體,則Wii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到Nintendo,雖然相關的成本並不大,主要是既有產品的轉換,但是Wii若失敗所代表的,卻可能是Nintendo在電視遊戲機領域的定位,相較之下Wii在軟硬體部分帶給台灣商機並不明顯。

表三 Wii元件供應商

 

感想:台灣在Wii這種整合性商品上的商機不多,也許因此導致整合力道不足吧。

附帶一提,Wii有那麼好玩嗎??上次在試玩會上看到民眾在玩網球遊戲,覺得,要運動幹嘛不去運動場??運動的樂趣很簡單,不需要憑藉那麼多的高科技來完成。

Steven Wang
發表 发表于:2007.04.11 10:50:20 AM    文章主题: Re: 應用微機電的產品要做得精緻不容易啊!

個人淺見,這可能需要前端的設計與後端的系統來給予支援。另外例如TI的DL也是微機電很典型的重要實例,好的產品不怕沒人用的。不過這些都得依賴深固的技術實力了。

Jalen Chung
發表 发表于:2007.04.09 01:16:10 PM    文章主题: 應用微機電的產品要做得精緻不容易啊!

微機電已經普遍被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其技術重點不在於專而精的微細化製程,而是電子、機械與光學等產業技術能不能精緻地整合在一起,不知道台灣在這方面有沒有前進的策略與思維,能夠帶動潮流並未雨綢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