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智動化 / 工控自動化  
科技
典故
叫醒硬體準備工作的BIOS

硬體組裝在一起,只是一堆相互無法聯繫的零件,零件要能相互聯絡、溝通與協調,才能構成整體的「系統」的基礎,而BIOS便扮演這樣的角色。
AI賦能智慧製造轉型 (2024.01.29)
台灣中小規模的傳產製造、機械設備業,早在2010年開始,陸續推行製造服務化、工業4.0、數位轉型等,已習慣蒐集累積製程中/後段鑑別監控....
鑑別式與生成式AI相輔相成 (2024.01.27)
眼看2024年人工智慧(AI)即將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之一,除了所需與算力相關的硬/軟體,與演算法、語言模型等先進科技,就連傳產中小製造業未來也有機會從中切入
Wi-Fi HaLow 強化樓宇自動化 創造高效、安全和永續的環境空間 (2024.01.11)
Wi-Fi CERTIFIED HaLow技術的問世,在Sub-GHz頻段運行,並且針對遠端物聯網設備的低功耗需求,提升功能可望增強樓宇自動化系統,進而創造高效、安全且永續的環境。
模具T零量產 – 從偶然到必然之路 (2024.01.09)
透過顧問集團模具成型智慧工廠的輔導,台資企業的天津宣勝科技從傳統模具廠,蛻變成高質量模塑一站式服務的供應者。
垂直整合工具機建構智造基礎 (2023.12.28)
回顧2023年美商特斯拉(Tesla)帶頭削價競爭以來,不僅造成自家營收、獲利銳減;更逢美國升息抗通膨政策,只能加入通用、福特等傳統車廠暫緩擴產。
在工業元宇宙中實現綠色鋁業 (2023.12.27)
從鋁土礦開採,到電解鋁冶煉,到鋁合金材料、零件及產品生產,直至鋁材料的回收與迴圈利用,如何實現整個鋁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答案是在工業元宇宙中建立整個產業鏈的虛擬分身,通過資料驅動來實現綠色鋁業
筆電字鍵成套製品模具開發與自動化導入 (2023.12.27)
本研究藉由模流分析軟體—Moldex3D預測不同材料的流動情形,供設計者與生產者評估同一套模具是否套用不同材料的可行性。
巨磁阻多圈位置感測器的磁體設計 (2023.12.27)
本文說明設計磁性系統時必須考慮的一些關鍵因素,以確保在要求嚴苛的應用中也能可靠運行;並且介紹一種磁性參考設計,方便早期採用該技術。
適用於整合太陽能和儲能系統的轉換器拓撲結構 (2023.12.27)
許多住宅使用的是組合太陽能發電和電池儲能系統,這種類型的系統具有用於AC/DC和DC/DC轉換的高效電源管理元件和高功率密度,但需要在子區塊的電源轉換拓撲上取捨,本文說明不同轉換器拓撲結構的優點和挑戰
為行車安全把關:智慧座艙自動化測試平台 (2023.12.27)
智慧座艙自動化測試平台整合機器手臂和視覺辨識,實現全面自動化測試,提供高效、一致、可靠的解決方案,避免人為錯誤和管理成本困擾,確保智慧座艙產品品質和安全性
高精張力控制技術提升 鋰電池電芯捲繞製程品質 (2023.12.27)
鋰電池性能的關鍵在電芯捲繞品質,經由優化張力控制架構,不僅能提升捲繞製程品質,更可以降低產線設備成本。本文將探討張力伺服技術在控制領域與鋰電池製造的創新應用
雷射輔助切割研磨碳化矽效率 (2023.12.26)
台灣廠商還具備過去多年來於矽基半導體產業累積的基礎,且有如工研院等法人單位輔導,正積極投入建立材料開發、雷射輔助加工製程等測試驗證平台和服務,將加速產業聚落成型
以超快雷射源 打造低碳金屬加工製程 (2023.12.26)
由於雷射具有高能量密度與聚焦性質,成為目前全球引領創新低碳先進製程的重要工具,工研院南分院也自2022~2023年逐步引進德國、立陶宛超快雷射源,合作打造研發創新與打樣中心
拋離傳統驅動概念 加速下一代EV車的開發 (2023.12.26)
電動車越來越多地採用E軸三合一裝置,將馬達、逆變器和齒輪整合在一起,以實現車輛更小、更輕、成本更低,同時提高車輛性能。因此愈來愈多的汽車業者,開發出了基於X-in-1單元的多功能平台,並大量的應用於多款車型
高單價、高附加價值 金屬加工是進軍航太的最佳選擇 (2023.12.25)
高品質與高精度的金屬製品是航太應用的成功基石。本場的東西講座特別邀請「金屬中心航太科技產業推動組」副組長陳憲儀擔任講者,剖析台灣金屬加工業者該如何進軍航太市場
Basler參與工研院先進封裝製程設備研討會 探討AOI應用 (2023.12.22)
Basler受邀參與由工業技術研究院 (ITRI) 與台灣電子設備協會 (TEEIA) 舉辦之先進封裝製程設備前瞻技術研討會,與業界先進一起探討自動光學檢測 (AOI) 在封裝產業的技術發展與應用
2024年電動車市場展望與供應鏈整備 (2023.12.21)
未來25年,汽車業轉型與電動車綠色革命勢必讓產業鏈重新洗牌,雖然得電動車者未必得天下,但是如果可以拿到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對政府、車商、供應鏈甚至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大利多
如何抵禦工業營運中的網路安全事件 (2023.11.28)
本文研究洞察資安攻擊性質、嚴重性和預防措施,能夠找出您真正面臨的威脅以及如何強化自身防禦。
為新一代永續應用設計馬達編碼器 (2023.11.27)
本文說明如何使編碼器的解析度、精度和可重複性規格,與馬達和機器人系統規格相互匹配,以及設備健康監測、邊緣智慧、穩定可靠的檢測和高速連接如何支援未來的編碼器設計
助無人機群實現協同作業 (2023.11.27)
業界過去對於飛安、資安爭論並不少見,只是通常聚焦於無人機產業下的紅色供應鏈、國安隱憂,直到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火爆發始有轉圜,如今更加重視的是,該如何掌握關鍵資通訊技術、平台,以真正實現無人機群協同作業
 

  十大熱門新聞
1 宜鼎二期研發製造中心正式啟用 以AI為技術核心
2 金屬中心領航全台取得碳足跡認證 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3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4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66.47億元
5 [自動化展]從EtherCAT到邊緣AI 泓格展現自動化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6 大同智能帛琉光儲設置完工併網 跨出海外關鍵一步
7 [自動化展] The Imaging Source以創新解決方案引領工業視覺革命
8 葛蘭富與永進機械合作 推動台灣工具機產業永續發展
9 台達代子公司Delta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B.V.公告 發行總額美金525,000,000元
10 台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hop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