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MIMO与LTE的收发端射频测试
 

【作者: Jan Whitacre】2010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7354】

LTE传输架构


高频宽的传输应用如串流视讯愈来愈多,也因此对无线通讯系统的传输率或覆盖率需求不断升高。 Release 8版的3GPP规格订定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标准,朝向4G的系统发展,当中包含了新的运作要求,也就是基地台和手机会透过两个或更多个发射/接收链进行通讯,并充分利用无线传输路径之间的差异性。其做法是先针对发射器到接收器之间的路径产生一个数学模型,借以解出最后所需的方程式。



LTE会要求基地台和手机的设计与测试需做一些根本的改变,原因包括:




  • ●需要应付六种不同的通道频宽(范围从1.4到20 MHz),以及分频(FDD)和分时(TDD)双工两种模式。



  • ● 需要支援多重天线技术。





LTE定义了五种技术,以提高链路的效能,包括:




  • ●行动电话端的接收分集(diversity);



  • ●基地台(eNB - evolved Node B)端的发射分集:运用SFBC空频区块码技术;



  • ●eNB端的MIMO空间多工,给一或两位使用者使用;



  • ●eNB端的CDD循环延迟分集,搭配空间多工技术使用;



  • ●beam steering波束定向,依使用者不同而异。





接收器的设计与测试


测试接收器基本子区块


接收器测试的最大目的是要验证整个接收器的效能,不过,必须先测试接收器的基本子区块,并了解当中的不确定度。若使用了多组接收器,则在验证多支天线的效能之前,必须先分别测试每一个接收链。这样的原则同时适用于FDD和TDD存取模式。




《图一 典型LTE手机的射频部分简化区块图》




新式UE接收器的整合度非常高,单一个元件就能执行多种功能,代表可以插入或观察信号以利测试的地方可能会变少。



开/闭回路测试


开回路​​测试,也就是待测的接收器不将资讯回馈送回给发射端,足以测试出接收器中个别元件的基本特性,这项测试也是验证基频单元之解调演算法的第一步。然而,若要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中,完整地验证接收器整体的效能,就需要透过信号会衰减的通道,进行闭回路(closed loop)测试。在闭回路测试中,会依据即时的封包确认情形,​​运用增量冗余法(incremental redundancy)重送遗失的封包。



同样地,传送时使用的调变和编码方式也是依据即时回馈的资讯。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透过回馈所得到的资讯可用在整个通道频宽内,针对子频带进行最佳化调整,以便进行与频率选择相关的排程。



分析ADC输出


在今日的设计中,通常会透过ADC,将降频转换过的IF讯号转换成数位讯号,再馈入基频单元中,进行解调和解码。分析ADC的输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该输出现在已经变成数位的形式。解决方法之一是利用逻辑分析仪,直接撷取数位的资料。尽管大部分逻辑分析仪的应用软体主要都不是用来产生RF量测所需的参数,但量测厂商可以在一些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上执行的向量讯号分析软体,却能提供独特的方式来分析ADC的效能。其作法是直接对数位资料进行传统的RF量测,让设计人员可以量化出ADC的效能对系统整体效能的影响。



MIMO量测分析


基地台的接收器也面临许多相同的MIMO挑战,但除此之外,还得同时接收多位使用者的资料。从多用户MIMO(MU-MIMO)的观点来看,每一个信号都来自于不同的UE,因此,通道是完全独立的,功率位准有些不同,且时间点也会不一样。



图二显示的是从一个LTE信号的单一个讯框解调出来的讯号,该通道的衰减特性是平坦的(无频率选择性的衰减)。从图的上方所示的两层MIMO信号可以明显看出,左边的星状图较紧密,BER会比较低。在一个闭回路的系统中,如果通道的特性是已知的,亦即UE会将通道状态的资讯送回给eNB,则可以处理两层之间的效能不相称的问题。方法是让效能较佳的那一层改用较高阶的调变格式,或是运用预编码(precoding)的方式,让两层的效能变均等。



《图二 LTE的MIMO讯号分析示意图》


发射器的设计与测试


宽窄频功率量测


如同其它系统一样,LTE也需要对宽频和窄频的功率进行基本的量测。因下链和上链传输讯号具有之特性的关系,LTE的输出功率量测通常需要一路量测到资源单位(resource element;RE)的层级,也就是在一个次载波上,持续时间为66.7μs的一个OFDMA或SC-FDMA符号码(symbol)。就这样的量测而言,必须要使用向量讯号分析仪(VSA),而且与讯号特定部分有关的功率量测,也需要用到VSA的数位解调能力。



发射器在频带边缘的特性量测


控制发射器在频带边缘的特性需要经过审慎的设计,可以牺牲某些频带外的衰减特性,但不能影响到通道内的效能,这样的取舍必须在成本(元件的成本、功率效益、实体的空间等)与通道内和频带外的效能最佳化之间,求取最有利的平衡。相邻通道泄漏功率比(ACLR)和频谱杂讯波罩(SEM)量测可用来因应通道外发射量的规格要求,如同UMTS一样,一般会透过内建的常式,使用频谱或讯号分析仪来执行这些量测。



改良eNB功率放大器


OFDMA讯号的峰均值功率比(PAPR)可能很高,因此,eNB的功率放大器必须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才不会产生超出通道范围的失真乘积。然而,具有高线性度的eNB功率放大器不仅昂贵,且功率效益(power efficiency)也不是很高。有两种较受好评的方法可用来克服这项挑战:一是降低波峰因数比(crest factor reduction,CFR),其目的是要限制讯号的峰值,另一种则是预失真补偿(predistortion),用意在于调整讯号以匹配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



CFR会在信号的峰值到达放大器之前,加以抑制。未降低波峰因数比的OFDM讯号的RF功率特性与累加性白色高斯杂讯(AWGN)类似,峰值功率的变动量(excursion)会高于平均功率10 dB以上。谨慎使用降低波峰因数比的方法可以大幅降低峰值功率的要求,同时仍能维持可接受的讯号品质。



预失真补偿


预失真补偿可以让使用的放大器技术更加节能省电,且成本更低,不过,预失真补偿也会增加设计和运作上的复杂度。预失真补偿可以让放大器在非线性区运作的时候,仍能维持通道内的效能。这样一来,可以将讯号压缩的情形减到最少,让通道外的效能在较高的运作位准下,也不会受到影响而降低。目前,有一些类比和数位的预失真方法可以采用,包括从类比式的预失真到前馈式(feed-forward)的方法,以及更节能省电的最新一代基地台所使用的全适应式(full adaptive)数位预失真补偿法,它需要可由数位讯号输入且由RF信号输出的测试功能。



验证发射器品质的系统化方法


分析MIMO讯号的基本步骤


分析MIMO讯号必须经过多个步骤,才能确实找出发射器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当需要验证和优化复杂的数位调变讯号时,工程师往往会想利用向量讯号分析方法,直接进行深入的数位解调量测。然而,依循一定的验证程序,先从基本的频谱量测开始,接着进行向量讯号量测(结合频率和时间),最后再进行数位解调和调变分析,如图三所示,通常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成效,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图三 分析MIMO讯号的基本步骤示意图》




发射器讯号量测点


发射器的许多量测通常都很简单,只要将发射器的RF输出讯号直接连接到RF讯号分析仪的输入端,然后量测讯号的特性和内容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量测会需要在发射器信号链的前端或中段进行连接和探量,图四就是一个典型的发射器区块图,图中显示了几个可能插入讯号或探量讯号的点。




《图四 发射器讯号区块示意图》





《图五 RF频谱量测示意图》




《图六 向量讯号量测示意图(此处显示的是QPSK、16QAM、64QAM、以及AWGN参考曲线的(l到r)CCDF)》



《图七 数位解调分析示意图 》


轨迹B为进行单一次FFT后的功率vs.频率量测结果,轨迹D为误差一览表,轨迹A为IQ星状图,可以看出分析仪已成功锁定并解调出该信号,轨迹C显示的是误差向量的频谱,轨迹E则为时域的EVM误差向量值,为符号码的函数




就MIMO讯号发射而言,或许可以将每个发射器独立开来一一量测,但也可能唯一的量测点就在已经耦合起来的预编码讯号中。决定所要采取的量测方法时,选择能够提供最准确结果的测试架构极为重要。下表列出了各种量测需要的分析仪输入端数目。




《表一 各种量测需要的分析仪输入端数目示意表》




结合模拟与量测来解决硬体测试需求


今日的设计方法都会大力借重系统模拟技术,以避免反覆重新设计硬体所付出的昂贵代价,同时加快整体的设计流程。量测厂商提供的设计工具可以与测试仪器相结合,提供一个混合硬体与模拟的环境,让工程师得以在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境中,测试已设计完成之元件和子系统的功能。图八就是利用模拟工具所设计出的一个完整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系统,其中的MIMO通道可调整信号的衰减量。




《图八 模拟环境设计的收发器系统测试示意图》




结合模拟与测试的功能具有许多好处,最好的一个例子是用来产生两组MIMO发射器讯号源,然后对MIMO系统中已设计完成的两组接收器和基频部份进行编码传输的BER量测。发射器的测试资料可以是数位或类比的IQ资料,亦可加上控制和预编码的机制,再比较接收器输出的资料与送出的资料,进行即时的错误分析。运用已知的讯号衰减和通道耦合情景,对接收器进行压力测试(stress-testing),在此同时进行即时的BER量测,才有把握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可以正确地顺利运作。



(作者为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电子量测事业群LTE应用工程师)



相关文章
基频IP平台满足大规模MIMO应用需求
无线通讯的未来--为无所不在的连接做好准备
实现5G传输性能 大规模MIMO提升使用体验
破解5G基地台迷思 评估大规模MIMO的电磁波效应
室外无线网路的下一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Tektronix频谱分析仪软体5.4版 可提升工程师多重讯号分析能力
» R&S展示蓝牙通道探测信号测量 以提高定位精度
» 太克收购EA Elektro-Automatik 为全球电气化提供扩展电源产品组合
» 安立知全新模组可模拟MIMO连接 打造稳定5G/Wi-Fi评估环境
» 攸泰科技倡议群策群力 携手台湾低轨卫星终端设备夥伴展现整合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P5LL56C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