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2000年网路趋势与目录服务概述
 

【作者: 編輯部】2000年01月01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3844】

毫无疑问,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网路频宽大爆炸。从1997年到2002网路频宽的平均年复合成长率为300-600%,注意此一60%年复合成长率中的大部份均在Internet及Intranet层面。第二高的30%成长率则为伺服器间通讯量的增加,这是极大的成长率。因为在用户端到伺服器端这个层面上,我们将不再看到太大的成长。主要的成长会在伺服器间的互动上,其中某些互动应属中间层的智慧大多数群群组织已经拥有了Internet。大多数公司也已经有了web浏览器和在每个桌面上存取Internet的方式。公司有web页面。顾客可以搜索与我们有关的资讯。但如果这是我们利用Internet所做的全部事情,那么将浪费大量的机会。我们需要做比拥有Internet更多的事情,需要将Internet整合到完成业务的框架内,然后形成新的经济模型--网路经济。


如何进入网路经济?如何开发和使用Internet的大量资源,同时保持重要合作资源所需的安全和控制?为了形成真正的网路经济,这里是答案之一:将商业网路-LAN、WAN、企业网-战略网路,使用它可以完全存取Internet的资源财富,并且可以由您目前拥有的IT人员来负责安全和管理问题。此外,通过减少多余的管理任务,您可以将网路操作费用平均削减69%。


网路经济的挑战

现在来讨论三个关键的挑战,为了有使用目录的网路和真正基于网路的数字经济,我们必须解决这些挑战。这三个问题是:


身份--鉴定你的身份,发现你是谁?


地点--如何发现并迅速提供你的网路需求?


没有破坏的增长--如何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管理和控制不断变化的网路?


身份

我们对这些挑战逐个进行讨论。首先是身份。在网路数字经济中,你是谁是最重要的。每个事务至少有两个团体-销售者。在数字世界中,除非可以证实您的身份,否则不能加入到信任的事务中(有谁愿意加入到不受信任的事务中呢?)除非使用信任事务,否则不会有任何好处,并且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试图对事务、顾客和商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身份问题证实了目录如何发生作用,以及如何与合作者协同解决全部问题。我们意识到的身份问题之一是可携带性--如何携带身份?在虚拟世界中是无法将将护照放在衣袋中的。目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程式设计安全、可管理的身份库。身份和所有相关的资讯可以安全地存储在目录中。这样就可以将目录降低到个人的层次--它成为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携带自己身份的方式。在合作者(例如RSA和Entrust)的辅助叙述下,我们解决了难题的关键部分,我们正在携手解决其它一些问题,比如鉴定和证明。


地点

地点是目录正面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想像如果Internet的每个资讯块都能像商业的yellow pages那样进行命名、分类和群群组织,那么找到需要的内容将会多么方便。这就是像NDS这样目录的设计目标。搜索引擎仍然需要,但是,与目录整合在一起,它们将成为智能搜索。


没有破坏的增长

最后,平稳地实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程式-换句话说,没有破坏的增长。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遇到的挑战,甚至在晚上也是这样。如何顺利地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但不对商业造成破坏并且不对工作过度的职员增加额外的压力呢?没有破坏的增长对您的业务是及其重要的。


(资料来源︰15分钟NDS简介http://www.novell.com.tw/cic/ndsv4.html)


(网际先锋2000.1月号68期)


相关文章
WWS发展现况之剖析
商业与开放社群的时代交会点
零壹科技CEO陈志松:找到水平分工的特殊利基点,泡沬化绝不会是自己
欲成大器 先懂路由器
ePeople、e策略系列(5)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鼎新电脑串连生态系夥伴 数智驱动智慧低碳未来制造
» 鼎新电脑携手和泰丰田解缺工 以数位劳动力开启储运新时代
» Fortinet SASE台湾网路连接点今年落成 全台巡??落实云地零信任资安
» Ansys模拟分析解决方案 获现代汽车认证为首选供应商
» SOLIDWORKS公开演示未来AI 率先导入工业设计软体应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JDMXHFASTACUKK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