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光磊科技總經理林明德:
掌握專利技術 在全球市場發光

【作者: 黃俊義】   2003年12月0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1169】

《圖一 光磊科技總經理林明德》
《圖一 光磊科技總經理林明德》

本刊總編輯黃俊義(以下簡稱黃):光磊向來專注在光電領域的LED、OLED相關零組件生產與製程技術研發,且在市場中有不錯的表現;目前光磊在LED產業領域的發展現況為何?


光磊科技總經理林明德(以下簡稱林):光磊在LED產品領域累積了多年經驗,除致力開發紅光、藍光、綠光、白光等以氮化鎵(GaN)技術生產的全彩LED、四元(AlGaInP)LED晶粒產品,也在白光LED照明、LED交通號誌燈、大型全彩LED動態顯示幕等系統產品的研發上態度積極;目前LED晶粒月產能排名全球第一,達到15~20億顆的規模,在元件良率、亮度方面也已具備世界水準。此外光磊自1996年投入OLED技術的研發,除與國內工研院材料所等研究機構合作,也在2002年獲柯達的被動式OLED專利授權。


OLED面板由於具備體積薄、重量輕與自發光、低耗電量的特性,可說是下一代平面顯示器的新選擇,尤其是在可攜式電子產品領域的應用,更是市場中的明星技術,光磊也針對此一市場投入小分子被動矩陣式OLED的研發,以爭取在手機、PDA、數位相機、車用衛星導航等產品的顯示面板之應用,目前也已完成1.1吋、1.2吋、2吋與3.1吋的面板產品開發,顯示品質不但通過多家國際廠商認證,也已於今年投入量產,相信能在未來市場需求逐漸提高的趨勢下獲取有利商機。而因為看好中國大陸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帶來的商機,光磊也在蘇州地區興建大型LED顯示看板的組裝廠,計畫在2004年以後對成長快速的中國大陸市場積極佈局。


重視專利技術研發與良率提升

黃:光磊於1996年就起始投入OLED面板技術研發,而相關產品在今年才達到量產的目標,由於科技演進的快速,在這期間相關技術可能就已經有很大的變動,使投入的研發心力白費;光磊是如何克服這樣的風險,在全球市場中保持領先?


林:持續專注在技術研發、累積經驗與實力,就是克服市場變化快速之風險的最佳利器;以光磊在OLED領域的發展過程為例,研發時間確實很長、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但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公司的研發團隊一方面在實驗生產線上不斷驗證,提高材料穩定度與製程良率,另一方面也加緊腳步進行正式生產線的架設;除了在實驗階段累積了一定的實力,也在生產線上有充分的準備,儘管較其他同業起步稍晚,光磊卻可以迅速導入量產,甚至後來居上。而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即在於我們對產品良率的重視;這也是我們與其他業者在產品策略上的最大不同之處。


我們認為在目前的OLED市場上,良率是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條件,尤其是全彩OLED,因為是由紅、綠、藍(R、G、B)三原色材料所組合而成,每一種顏色的OLED材料穩定度都要達到一定水準以上,才能在整體色彩表現上達到最好的效果,光磊全彩OLED產品就是因為在量產前的準備期長,並以成熟IC製程、TFT-LCD製程可達到的良率標準為目標,而一旦有一定的把握之後投入市場,就能獲致成功。此外對於OLED顯示器來說,驅動IC對於產品解析度表現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光磊也積極與國內IC設計業者互動,合作開發與OLED配合度最佳的驅動IC。以上都是我們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優勢所在。


黃:半導體景氣在2003下半年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復甦,而對大多數業者來說,2004年更是一個成長起飛的重要關鍵點;光磊對於下一年度OLED產品的佈局與市場策略為何?


林:光磊確實也認為2004年是景氣復甦的一個重要時間點,並將2004年至2008年設定為OLED產品的關鍵衝刺時期,除了將以每年增加兩條生產線的速度擴充產能,持續推出高品質的產品,為避免落入市場削價競爭的狀況,我們也設定三個階段的目標,投入新應用市場的開拓;在短期內,是陸續將現有的小尺寸面板陸續交貨,中期目標則是積極爭取與國際一線、二線手機廠積極互動的機會,將OLED應用拓展至手機領域,並預計在2004下半年之後陸續量產出貨;長期目標則是鎖定全球汽車製造商,開發車用音響、衛星導航螢幕的OLED面板。


看好OLED在手機與車用顯示器之應用

車用OLED市場是我們十分看好的一個發展領域,因為OLED顯示器有較TFT-LCD顯示器更大的可視角度,由-60℃至120℃的工作溫度範圍也比TFT-LCD顯示器更適合用於汽車;目光磊在這部分也已經與歐洲的大廠有所接觸,希望能在1年半至2年之內完成相關產品的開發,爭取2005年以後推出的新車款商機。而在手機市場的部分,雖然OLED顯示器在體積的輕薄短小與省電方面更具優勢,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手機將採取此一新世代的顯示器解決方案,但我們並不企圖在短時間內取代目前技術已經具成熟度的TFT-LCD顯示器,目前的策略是與TFT-LCD共享市場,並開發對OLED特性有所需求的新應用領域。


黃:光磊在LED產品線部分的佈局策略為何?據媒體報導,美國將在2010年以前將所有的交通號誌燈等照明設備改用LED發光元件,這樣的趨勢對於光磊來說是否為拓展商機的一大機會?


林:LED元件所發的紅光、綠光、黃光等為無須再經過濾光片分別顏色的單波長光,因此在省電方面可達到比傳統燈泡更佳的效能;也因為如此,將用於交通號誌的信號燈具由燈泡改採LED照明設備,確實世界各先進國家在公共政策上的一致趨勢。未來LED照明應會分為兩大類,一為紫外線加上三波長螢光體所構成的白光LED照明,另一個則是包括RGB三原色的全彩LED照明;無論是要拓展哪一類的LED照明設備商機,關鍵零組件技術的掌握仍是一大關鍵,也才能在日本等國家擁有多數技術與材料專利權的情況下,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致力提升LED元件發光效率

光磊在此一領域的產品策略,向來十分注重於發光元件封裝技術與週邊電路控制專利技術的研發,以提高產品的發光效率;光磊採用覆晶技術讓LED元件亮度提高60%~80%,目前發光效率在20流明/瓦的全彩LED也已經可取代一般燈泡應用於交通號誌燈之照明,在白光LED部分則希望能在2006~2008年達到與日光燈管相同的80流明/瓦,甚至進一?達到100流明/瓦、120流明/瓦的高水準。在生產線佈局上,一旦超高亮度LED的製程可以有所突破,我們也計畫將較傳統的LED生產線,如大型LED看板裝配廠,移往中國大陸等地區,而將台灣本土的生產主力放在先進技術的研發。


黃:由光磊對於專利技術的研發所投注的許多心力,可見貴公司對智慧財產(IP)與研發團隊的建立十分重視;目前光磊在此一方面的策略為何?台灣光電人才的實力水準如何?


林:如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站穩優勢,投入創新研發、開發專利是一大關鍵;目前光磊的研發經費比例每年約在14%左右,未來也會隨著市場的逐漸成長,逐漸調高研發經費比例,以維持公司的穩定成長。而要累積專利技術,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礎;由於光磊的產品製程屬多樣化,因此我們的研發團隊也是整合全面性的人才所組成,以期能集合專長於不同領域的眾人之力量,進行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在人才的養成方面,除以內部員工訓練為主,也與工研院等研究單位進行合作,以累積技術實力。


台灣在光電人才方面的素質沒有問題,但在其他必須與光電製程搭配的領域,如光電材料等方面的人才之卻稍嫌有限;且有資源太過於分散的現象。由於光電是熱門產業,投入相關領域技術的學校與研究單位數量不少,產、學、研各界的分工與互動就顯得十分重要,才不至於產生研究資源浪費,產業界也才能有良性競爭,為我國整體光電產業的成長貢獻力量。


鎖定高獲利率技術市場為發展契機

黃:我國將平面顯示器列為「兩兆雙星」產業發展計畫的重點項目,台灣光電產業近年來在市場的表現也受到全球的矚目;展望未來,台灣的光電業者在面對其他國家的競爭之下,可掌握的發展契機有哪些?


林:台灣的光電產業在近幾年確實表現不錯,無論在TFT-LCD顯示器、LED發光元件、OLED面板與各種關鍵零組件等領域的發展,皆是可說十分蓬勃,但事實上廠商的獲利率並不高;在整個亞洲地區,日本仍是掌握最多專利技術的國家,而台灣、韓國則緊追在後。為了提高獲利率,避免低價、大量的產品競爭,台灣業者可在需求逐漸提升的全彩LED領域下功夫,此外OLED面板儘管成長性仍未顯著,但由於可能成為下一代平面顯示器的明星技術,廠商要及早投入研發與對該領域市場的了解,才能掌握發展契機。


以OLED面板為例,台灣業者在被動式矩陣技術已經具備一定水準、與日本同步,但在主動式OLED技術的研發上仍有一段努力的空間;而國內業者尋求合作夥伴,結合力量共同投入新技術的研發,也是一個可採取的策略。由於目前大多數LED、OLED專利權仍掌握在美、日等先進國家手中,台灣業者在相關技術經驗仍不足的情況下,勢必要尋求製程的突破或是掌握關鍵零組件生產、提高獲利率,才能站穩市場優勢;而專利技術即是關鍵所在。例如光磊在可提高發光元件亮度的覆晶封裝製程技術上著墨甚深,也利用自有的專利技術尋找開發新應用的合作夥伴以創造雙贏,這些都是保持領先的策略。


面板由於具備體積薄、重量輕與自發光、低耗電量的特性,可說是下一代平面顯示器的新選擇。


目前大多數LED、OLED專利權仍掌握在美、日等先進國家手中,台灣業者要尋求製程的突破或是掌握關鍵零組件生產、提高獲利率,才能站穩市場優勢。


(整理\鄭妤君;攝影\陳韻宇)


相關文章
OLED與Mini LED爭逐主流PC顯示技術
突破行動OLED顯示器量產瓶頸
台灣醫療顯示器10年內有機會達陣得分
智慧顯示應用全面啟動 大尺寸、可彎曲與低功耗成關鍵
顯示器產業的數位轉型思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宜鼎獨創MIPI over Type-C解決方案突破技術侷限,改寫嵌入式相機模組市場樣貌
» 技嘉Super Computing超進化 支援先進散熱與AI動力
» 廣積推出強固型5G無風扇IoT邊緣閘道器電腦系統
» 低功耗IB838單板電腦主機板
» 技嘉參與GTC 2023大會AI主題課程 發表更多NVIDIA認證伺服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2.98.10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