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進入立冬的10月11月交替之際,竟然還來了個颱風,所帶來的一時傾盆大雨,就把整個北台灣搞得七零八落、哀鴻遍野。台灣體質的脆弱,經此一役而表露無遺,即使已事過一週,善後的工作還在持續進行。值得思考的是,真正的善後該怎麼做,這個事件又突顯了多少更大的問題?

有幾個人為疏失顯而易見,包括水土保持無當、河川整治不徹底、建築規劃欠週詳等,但極為重要而較少被檢討的是,大台北都市下水道普及率太低,使得地下排水輸洪能力太差,一遇大雨則淹,百試不爽,這真是國際性城市中的一個異數。這主要和在地下工作功績難顯、短期內得不到掌聲,而沒有政府官員願意長久經營有關。

這裏要探討的另一問題是,為何到了立冬之際,還有颱風?這情況在近幾年已時常發生,但在十幾二十年前,卻是罕見之事。其實世界各地氣候異常的現象已愈來愈頻繁,科學家的研究則指出,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愈來愈厚、愈集中而形成所謂「溫室效應」,是氣候變遷的主要殺手。

二氧化碳集中的情況正在持續擴大,預估全世界在數十年後,氣候變遷的速度將比自然速度快上十分之一。而科學家相信,快速的氣候變遷是不穩定、分散式和無法預測的,地方天氣形態會突然改變,隨著全球氣溫日漸升高,洪水、乾旱、水災及熱浪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所有的生物都將面臨存亡挑戰。

上述問題,看似環境、保育問題,與科技無關,但其實科技發展才是繫鈴人,也是解鈴人。以二氧化碳的快速累積來說,始於工業革命,科技生產的大量耗能正是元凶;現在,除了從節能、減廢、再利用的技術上著手,根本的解決之道,還需從科技發展的方向、宗旨上來做調整。

過去的經濟成長,以大量生產、快速消費的模式所締造,即使是當紅的高科技產業,也不脫此道。科技的創新無止境,它也確實為人類帶來許多生活便利,但試問我們的生活還不夠好,還需要多少發明?而科技的目的僅止於人類本身的享福嗎?在晶片的運算能力愈強大、電腦愈來愈有智慧、網路連繫愈無遠弗屆之後,我們是要共同來解決過去百年來科技對生態捅下得大簍子,還是該即時行樂,如短視的下水道政策般,先放著,反正事情還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