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聽到一位舊同事說,我國政府計劃引進日本的嵌入式系統軟體技術,打算結合國內的傳統軟體公司與硬體製造公司,構成一個上下游分工完整的嵌入式系統產品的產業供應鏈。我聽了以後,直覺認為,這點子雖然不錯,可是很納悶,為何要找日商?不找美商或歐商呢?還有,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和二十年前的竹科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是不同的,絕不能依樣畫葫蘆。

/news/2007/10/18/1445280142.jpg

過去十幾二十年來,國內的大多數傳統軟體公司始終擺脫不掉規模小、競爭力不足、產品有限、無品牌知名度、獲利少的窘境,大都只能在代理外國軟體、電玩、資料庫、Internet應用、教學軟體、MIS系統的建置和維護服務市場上爭逐微薄的利潤、勉強糊口而已。唯有非常少數的軟體公司可以靠掃毒軟體、多媒體應用軟體獲得很好的利潤。

反觀國內的硬體製造公司,雖然仍能以量取勝而豐收,可惜一直無法擺脫為國外大廠做代工的命運。而且,也一直無法掌握住最關鍵的軟韌體技術和晶片設計技術,所以每賣一台產品就要付給外國廠商10%~30%不等的權利金;聽說高檔產品還有高達80%~90%的行情呢!這就是為何那些已上市的硬體製造公司如此辛苦經營的主因。雖然,這些國內製造商都已經將工廠遷移到中國大陸,並且在名義上宣示要在國內做研發,可是內行人都知道,到最後關頭由於迫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大都還是習慣於賺取辛苦的「血汗錢」,似乎永遠也無法擺脫代工的「魔咒」一樣。因此,也難怪,在這些公司裡,軟體工程師的平均年齡和資歷都比硬體工程師年輕,而且前者的離職率都比後者高很多,而最後能升官當主管的也大都是硬體工程師。這就是為何會造成目前「硬體獨大」的原因。

其實,國內業者早就自行採取對策了,類似上述的政府計劃-「軟體加硬體加晶片(SW+HW+IC)」。但由於剛開始嘗試,所以現在還看不到成效。例如:國內就有一些小型的研發公司長期和大陸台商合作,這些小公司專門從事研發,量產事宜則交由大陸台商負責。

不過,從研發到量產成功,這過程是非常艱辛和崎嶇的。尤其要能在適當的時機,推出合適的產品,正是致勝的關鍵。因為生產線有滿檔和空檔期之分,理論上,這些負責研發的公司必須利用空檔期開發出產品來,在滿檔期開始思考和規劃下一代新產品。可是,實際上,這樣的理想現在似乎還無法實現。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一、這些負責研發的公司不只要做研發,還必須自負盈虧,因此如果沒有豐沛的資金做奧援,是很難永續經營的。二、沒有一家公司是萬能的,尤其是整合度很高的技術都需要許多外圍公司和專業人才一起合作,例如:目前常用的SoC十之八九都是舶來品,國內的晶片設計公司只能設法將自家的晶片加到這些SoC旁邊,成為它們的周邊,或者乾脆販賣自己的IP給國外的晶片大廠,如此都只能將最後的成本再稍微降低一點而已。三、中國、印度的廉價勞力和廣大的市場一直吸引著國外廠商紛紛去設立研發中心,這種影響會稀釋國內的研發公司的績效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