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3D列印」(3D Printing)了嗎?

運用3D Printing也能印出義肢的零件,再組合即可
運用3D Printing也能印出義肢的零件,再組合即可

在歐美,這個話題正熱,製造業將它視為是「又一次的工業革命」,設計界則尊它為新一波「文藝復興運動」的推手,更有人認為這是比網際網路出現更重要的一件事。

它何德何能受到如許注目?且看3D列印能印什麼。印出人物公仔、建築模型、陶瓷碗盤不稀奇,它還能印出各種造型的巧克力、蛋糕,獨特風格的服飾、精品設計,或是小提琴、義肢,甚至是一把手槍!

只要解決了印製機器與塑形材料的問題,3D列印幾乎是無不可印,即使是人工皮膚也不是問題。

這會帶來什麼改變呢?首先是大幅降低了樣件(Prototype)成形的速度及成本。

在過去,製造樣件的開模、生產成本是很高的,一般人根本拿不出錢且找不到管道,如今因開放硬體運動,市場已有極低成本的3D印表機,讓樣件打印的門檻更容易跨過。當然,若想做出更精細品質或特殊要求的樣件,也有3D列印服務可供選擇。

在產品開發流程中,有了可在手上把弄的同尺寸樣件,設計團隊與業務團隊將更能溝通,而業務也更容易對客戶進行展示,並帶回他們的意見或訂單,這時要修改設計、要量產,或放棄不做,都能及早反應市場來做出決定。

對於新興的Maker運動來說,3D Printing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伴隨著Maker運動,近來有個新的名詞,稱為社會製造,即Social Manufacturing。相較於工業製造講求的大資本、量產條件,社會製造的動力來自基層社會,而達成條件有三,包括開放硬體、群眾集資(Crowdfunding)及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

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硬體,讓許多人都成了發明家;透過如Kickstarter的群眾集資平台,讓各種創意設計有了量產銷售的機會。至於數位製造,講的即是3D Printing,因為只有開放軟、硬體的案子,卻沒有外觀設計的樣子,即使創意再佳,也很難打動一般人去投資或購買吧。

不久的未來,大家對於「生產製造」的理解可能出現很大的轉變。你不需要是蘋果、三星或鴻海,也能生產出自己想要的各種物品。

甚至,你的生活也會改變。以後出門的第一件事,可能不是Face Makeup,而是Face Print out,想想還蠻驚悚的!

(作者CTIMES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