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Maxim最新MAX30208临床级数位温度感测器 功耗降低50%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4873】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宣布推出MAX30208温度感测器及MAXM86161心率监测器,帮助设计者轻松创建下一代可穿戴医疗和健康产品。其中,MAX30208可将温度测量功耗降低50%,MAXM86161可将光学方案尺寸缩减40%。此外,设计工程师凭藉MAXM86161的最高讯噪比(SNR)特性,有效提高测量灵敏度和精度。

MAXM86161入耳式心率监测仪提供最隹SNR、最低功耗,方案尺寸减小40%,适用於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
MAXM86161入耳式心率监测仪提供最隹SNR、最低功耗,方案尺寸减小40%,适用於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

对於可穿戴医疗和健康监测设备来说,消费者需要更高精度地测量体温和心率等生命体徵讯号,而产品设计者往往受到小尺寸、电池供电、体戴式设计等因素的制约。Maxim的两款新型医疗用感测器可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是连续监测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徵讯号的理想选择。

MAXM86161入耳式心率和脉搏血氧监测器是尺寸极小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心率和SpO2的高精度测量,适用於耳戴式等其他可穿戴应用。该元件为入耳式应用量身打造,拥有小尺寸优势(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小40%) ,并提供最隹的SNR (针对限频段讯号的PPG应用,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提升3dB),支援广泛的开发应用。MAXM86161功耗相比竞争产品降低约35%,有效延长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寿命。此外,整合了完备的类比前端 (AFE),无需外部使用AFE晶片或连接光学模组。

MAX30208数位温度感测器提供临床级温度测量精度(±0.1。C),可快速回应温度变化。元件还满足智慧手表和医疗贴片等小尺寸、电池供电应用对功耗及尺寸的严苛要求,有效简化了可穿戴医疗产品中的电池供电和测温设计。与竞争产品相比,该产品非常容易使用,可透过设备顶部测温,无需受到自身散热干扰。MAX30208支援多达4个I2C位址,允许在同一IC汇流排上挂接多个感测器。MAX30208可安装到PCB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

主要优势

· 高精度:MAX30208在30。C至50。C温度范围内可实现 ±0.1。C测量精度,有效避免自热效应,这是竞争产品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MAXM86161可有效抑制环境光,实现更高测量精度,拥有行业最高SNR (Nyquist SNR为89dB;平均值为100dB SNR)。此外,Maxim还提供运动补偿演算法,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 最低功耗:为延长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寿命,MAXM86161的功耗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低大约35%,工作电流低於10μA (典型值 @ 25sps),关断模式下为1.6μA。与最接近的竞争产品相比,MAX30208在典型应用条件下的功耗仅为一半(主动模式下的工作电流仅为67μA,而竞争对手为135 μA)。

· 超小尺寸:MAXM86161采用OLGA封装 (2.9mm x 4.3mm x 1.4 mm),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小40%。MAXM86161包含3个LED  红光和红外光用於SpO2测量,绿光用於心率测量;MAX30208采用10接脚薄型LGA封装(2mm x 2mm x 0.75mm)。

關鍵字: 数位温度感测器  Maxim 
相关新闻
ADI和Maxim宣布其合并案获中国反垄断许可
Maxim与Xailient联手 打造最快、功耗最低的IoT人脸侦测方案
Maxim推出汽车级安全认证器 快速支援原厂零件的完整验证功能
Maxim推出小尺寸太阳能采集方案 延长穿戴产品执行时间达50%
Maxim宣布其电池监测IC被最新一代Nissan LEAF电动汽车采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以协助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为使命
» 低 IQ技术无需牺牲系统性能即可延长电池续航力
»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应用
» 运用能量产率模型 突破太阳能预测极限
» 新一代4D成像雷达实现高性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J0HCA8ISTACUK8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