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IEKCQM:三大趨勢來襲 加速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CTIMES/SmartAuto 陳玨 報導】   2021年06月0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699】

瞭望現今的國際局勢顯得詭譎多變,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觀察當前態勢研究分析,提出2021年台灣須面對三大關鍵議題。

2017~2021年台灣IC各業產業產值(source:TSIA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2017~2021年台灣IC各業產業產值(source:TSIA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一,國際綠色供應鏈趨勢強勢來襲,衝擊台廠生產製造。在2050年前達淨零排放已成國際共識,各國陸續訂定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歐盟亦將在2023年開始徵收碳關稅。此外,永續責任投資(ESG)已成為行業標準,聯合國及金管會均有相關規範,國際大廠亦已著手打造綠色供應鏈,勢必將衝擊台灣各產業的生產製造決策,企業須審慎留意並及早因應。

二,疫情及新興科技應用促使數位化時代加速來臨,產業數位轉型刻不容緩,我業者應積極導入創新應用,提升經營效率,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三,自主供應鏈加劇國際產業競爭,擴充研發人才儲備成關鍵。疫情及美中科技分流衝擊全球分工模式,促使各國積極著手建構在地製造的自主供應鏈,國際產業競爭將日益加劇。中長期來看,如何在少子化趨勢下為產業擴充研發人才儲備,已成為影響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議題。

面對國際供應鏈永續採購趨勢,工研院建議政府除可透過支持企業永續投融資、引導高值化創新研發、推動產業協同創新等方式,強化企業永續經營、促進中小企業高值成長,尚可建立單一窗口來提供產業即時資訊,協助業者及早掌握全球趨勢脈動及各國政策最新動態方向,以便制訂中長期發展策略。而我業者應加速接軌國際,依照國際永續採購指南標準,訂定永續發展目標,形成綠色供應鏈解決方案,將循環經濟導入商業模式,將變革轉為新商機。

面對數位時代下,各產業現階段數位技術導入不一的情況,政府除推動轉型計畫或補助方案外,建議可協助業者訂定各產業所適用之數位轉型升級策略。此外,若能透過導引企業與研發法人合作,讓研發法人將所掌握之前瞻數位科技技術系統性地導入企業運營,亦有助於協助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台廠除可積極在企業內部擴大對數位基礎設施布建,亦可考慮透過投資新創引入外部創新。

此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也針對半導體產業最新態勢觀察分析如下

對半導體產業最新觀察

2021年景氣展望:預期將延續正向展望,全年產值預估達3.8兆元新里程碑,年成長率高達18.1%

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主要受惠於美中科技紛爭轉單效應,以及疫情帶動居家工作、遠距教學、伺服器等宅經濟相關資訊產品的新興需求,推升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度總產值攀升至新台幣3.80兆元新里程碑,年成長率高達18.1%,優於全球半導體業平均水準。

各次產業成長率預估分別為:IC設計業2021全年受惠於5G智慧型手機、Wifi6市佔率提升,各類消費性電子銷售暢旺等帶動,台灣IC設計業產值將首度突破兆元,產值達新台幣11,133億元,較2020全年成長30.5%;IC製造產業在5G手機滲透率提高、高效能運算與車用產品需求帶動,加上物聯網、車電、醫療用微控制器MCU等需求,推升IC製造產值達新台幣20,898億元,較2020年增加14.8%;IC封測業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水位,2021年產值預估為新台幣6,019億元,較2020全年成長9.6%。

IEKView:打造半導體業強韌產業生態鏈,切入未來高需求之半導體研發,持續扮演全球客戶可信賴的關鍵伙伴

工研院觀察,2021年在宅經濟及5G各項應用需求,推升相關驅動IC、電源管理IC、微控制器MCU、CIS感測等晶片需求量暴增,促使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嚴重的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導致代工與晶片價格同步調漲。面對此漲價風潮,工研院建議我半導體業與客戶/協力廠商共同協作開發,以開放創新平台的方式,將下游客戶、上游關鍵設備及材料供應商聚集在一起協作,減少晶片設計障礙,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建議台廠可與客戶共同研議新產能的開發,以簽訂互惠協議方式,確保雙方在未來新建產能上的健康保障。在疫情成為新常態下,確保關鍵零組件供應不中斷成為全球客戶的重要風險考慮因素,系統性的強化我國半導體產業生產彈性與客戶接觸密度,有助於半導體產業持續為全球客戶扮演可信賴的關鍵伙伴。

由於無線通訊邁入高速與高頻的世代,且車輛已進入電動化新世代,受限矽(Si)材料無法承受高頻與高電壓之要求,需要新材料開發來滿足高頻與高電壓的特性。化合物半導體具有此優異特性,台灣半導體產業正積極投入化合物半導體技術研發,現已進行相關晶片研發與送樣驗證作業,將持續為全球客戶提供下世代半導體晶圓代工及服務。

關鍵字: 半導體  數位轉型  IEKCQM 
相關新聞
國科會擴大國際半導體人才交流 首座晶創海外基地拍板布拉格
戴爾科技五大創新催化 協助企業加速將構想轉化為創新
台英研發合作吸引群創及科磊等大廠加入 聚焦化合物半導體及下世代通訊
西門子加入半導體教育聯盟 應對產業技能和人才短缺問題
國研院攜手台積電 成功開發磁性記憶體技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 NanoEdge AI 解決方案協助嵌入式系統開發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7.6.7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