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OpanADR副主席来台共享节能成果
2012能源资通讯技术研讨会 构筑绿能产业大未来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4037】

面临全球暖化及能源日益稀有危机,各国积极推行节电政策,使得能够有效推动电力使用管理、改善供电效率及整合电源系统的「智能电网」及「能源资通讯应用」成为瞩目热点,而智能电网与客户端管理的整合,更将成为发展新兴能源服务的重要基础建设。为协助国内厂商朝向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以台湾ICT产业之优势,与能源产业相链接,资策会特于今(11)日举办「2012能源资通讯技术研讨会」,邀请欧美日国外专家及国内产研齐聚一堂,为我国建构次世代能源资通讯交换标准合力把脉。

美国需量反应系统专家暨OpanADR联盟副主席-Mr. Girish Ghatiker分享自动化需量反应建构技术与经验。 BigPic:896x595
美国需量反应系统专家暨OpanADR联盟副主席-Mr. Girish Ghatiker分享自动化需量反应建构技术与经验。 BigPic:896x595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报告指出,2012全球绿能产业之产值上看350,083 百万美元,受益产业涵盖:电信商、建筑业、服务业、保全业,以及电力系统、空调系统、LED、智能票卡、太阳能、风力、感测控制器,乃至软件开发及企业IT解决方案供货商...等;其中,终端使用市场部分,2012年市场预估值即达514 百万美元,预估2017年更可达3,095百万美元。环顾国际先进国家,无不推动能源客户端管理、智能电网及节能资通讯等应用机制,以促进智能电网系统之发展,期能赶上这股节能新浪潮。

顺应全球节能减碳的浪潮,资策会也积极推动能源资通讯系统应用技术相关政策,朝向建立健全的节能环境发展,期能协助台湾能源产业往智能化之资通讯系统发展,建构能源资通讯规格整合之平台;而能源资通讯产业范畴中「智能电表系统」、「能源管理」与「需量反应」更为现阶段潜力应用领域,对于能源资通讯产业而言,能源资通讯标准的整合,将有助于加速我国能源资通讯系统标准化,协助国内产业建构能源资通讯系统间整合规范。

借镜欧美日 盼台湾推动能源资通讯共通标准

今日研讨会中,特别邀请美国需量反应系统专家暨OpanADR联盟副主席Mr.Girish Ghatiker针对「自动化需量反应建构技术与经验」进行成果分享;而日本松下公司的原康裕总经理,则以「日本Panasonic EU House之节能设计理念及未来趋势」为题,分享日本智能绿能产业的现况;法商施耐德公司林美真副总经理则提出「欧盟智能建筑分级标准」供与会者参考;而资策会则分别深入探讨能源资通讯解决方案趋势、能源管理系统发展现况与应用趋势、的标准组织、能源管理系统、能源资通讯解决方案趋势等主题。

透过会中之交流,资策会盼能传递能源资通讯的概念,进而让国内厂商与民众,了解能源资通讯标准整合所带来的效益,共同达成整体节能减碳目标。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藉此凝聚产业共识,为我国建构次世代能源资通讯交换标准,确立产业间统一数据格式、资通讯交换方式,进一步促成产业发展与产业链整合、形成产业群聚效应,以带动台湾能源资通讯系统产业朝向互操作性标准化,强化在标准及系统共通性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全球成长快速的能源商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關鍵字: 智能型家电  智能电网  資策會  OpanADR 
相关新闻
资策会携手日本5GMF推动5G发展趋势及创新应用
MIC:XR头戴装置以Apple与Google新品最受期待 Vision Pro购买观??者占四成
资策会与巴西Sergipe科技科学园区签署MOU 再拓国际合作版图
高精地图与基础设施结合 成为数位化基础设施後盾
施耐德电机协助布局智慧电网 加速实现全球能源转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使用Microchip 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电感式位置传感器)实现高精度马达控制
» 以霍尔效应电流感测器简化高电压感测
» ESG趋势展??:引领企业迈向绿色未来
»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实现更好体验与可靠连结
» 车载软体数量剧增 SDV硬体平台方兴未艾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3T4HF8HYSTACUK1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