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邁向綠色復甦之路 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以三軸推進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0年10月06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4931】

現今眾多產業皆面臨疫情衝擊,循環經濟已成為推動綠色復甦的重要一環,為促進臺灣循環經濟的推動,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攜手超前部署,打造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以系列活動引領產業邁向綠色復甦之路,將解開循環體系環節,帶動產業建構全循環系統,讓循環經濟成為臺灣綠色復甦之鑰!

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記者會上,產官研共同啟動「動靜整合驅動綠色復甦」系列活動。(攝影/陳復霞)
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記者會上,產官研共同啟動「動靜整合驅動綠色復甦」系列活動。(攝影/陳復霞)

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以三大軸線描繪循環經濟的願景,於10月16日由「臺灣循環經濟高峰會」開啟序幕,藉由高峰對話展現政策面向。10月19日起4場次「循環合作工作坊」,體現由下而上之動靜脈跨域整合對談,以期突破昔日分界,探求關鍵瓶頸與可能解方,指引未來政策介入與產業實踐方向。最後,11月5日聚焦於創新技術之「循環農業論壇」,將帶動農業產業更切實以循環經濟創造產業綠色復甦與永續經營。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指出,今年度雖逢疫情衝擊,政府期藉跨部會的合作舉辦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展現循環經濟推動亮點以鼓舞人心,並希望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透過產官學研於法規、規範或技術研發等共同投入,一起推動台灣循環經濟的發展。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於讓物質流產生循環,過程中受到法律規範相關的工作必須透過新的立法準則,讓這些過去被視為可能是廢棄物的物質能夠做為原料回到供應鏈裡。當價值被創造後,就不會被任意棄置。讓產品從出廠開始可以回到原廠,避免中間斷鏈無法循環;重要原則在於如何就再利用加以設計,且避免物料複雜化。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台灣推動循環經濟已見成效,從2008年推動至今,資源生產力由每公斤48元提升至每公斤75元、循環利用率由10%提升到20%,事業廢棄物可再利用率約84%、垃圾資源回收率到60%,這是全員跟產業努力的結果。環保署與相關部會合作,其中與經濟部一起努力輔導產業從源頭減量及自行處理,讓產業了解產品使用後如何進到循環鏈,進而從源頭開始用環保化的設計讓資源得以不斷循環。

基於面板製程的高耗能、高耗水,全球的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消費者的要求,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表示,友達光電在循環經濟上做了很多的努力,現今材料或成品的包裝紙箱回收率高達7成,希望用到7~8次,因成本很高及處理繁瑣,剛開始內部爭議很大,當回收率提升之後,包裝成本降低了,即使是海外回收也沒那麼困難。此外,不僅液晶做回收,製程的用水也回收,每滴水用11次才排放出去,更利用技術將有機廢棄物降到1/4,同時讓這些廢棄物形成有價值的物質。也讓整合製造更環保、更節能,而除了自家公司力行循環經濟,友達也找供應鏈進行共榮計畫。

在「循環經濟」名詞出現之前,永豐餘已利用台糖的甘蔗製作建材與造紙,形成一個化農業為工業的消化系統。永豐餘投資控股(股)公司董事黃鯤雄表示,近年來更持續將製造中產生的無機廢棄物(即污泥),運用循環經濟將之利用。從大家比較熟悉的回收紙來說,永豐餘新屋廠就是將台灣的廢紙收集轉變成再生紙。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水,就變成新的問題。因此,該公司也與工研院合作將產生的廢水透過生物反應轉為沼氣汽電共生,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沼氣場。

力麗企業副總經理陳漢卿表示,力麗一直以來被歸類為傳統企業化纖紡織業,但近10年力麗每年投入資本支出10億,有80%在循環經濟這一塊,從安全防護製造、環保回收、智能管理到綠能製造流程,2018年力麗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化纖製造產業獲綠能認證,力麗不斷的往綠能、循環邁進,更努力地將循環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不但運用在紡織、也運用在風力發電,從化纖紡織產業轉型、再到循環經濟轉型,預期在2025年廠區實施廢棄物不落地、不外送,而在2030年全部採用陸上發電(包括風力發電及少數的太陽能發電)達成綠能製造生產的目標。

循環台灣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也表示,循環經濟是一個世代的責任,希望成為下一代的經濟新價值與新願景。台灣已經有一大批的循環經濟先驅者,它們將循環經濟作為融入企業體系,但若從經濟上來看,台灣產業若要突破眼前的困境,須從設計循環型的商業模式開始,不只是廢棄物處理後端部分,對內企業應全面推動內部產品服務化的採購,減少一次性高支出,將能更靈活運用有限的資源跟資金,在環境上要不斷減少資源浪費,以廢棄物資源化來取代傳統聚化,減少外部成本,讓下一代能擁有更友善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2020臺灣循環經濟週( https://twceweek.tw/ )以跨域整合及系統思維,逐步改變原有的製造模式、供應鏈採購和製程規格,讓製造、消費、再生三個階段都可從源頭設計做起,讓資源能夠循環再生,使經濟、環境與社會共生共榮,讓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並行不悖,產業系統供應鏈能夠實現循環經濟,打造台灣成為零廢棄、零污染、永續再生的循環家園。

圖說:從左至右為福壽實業總經理洪碩嬪、友達光電董事長彭?浪、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力麗企業副總經理陳漢卿、永豐餘投資控股(股)公司董事黃鯤雄合影。(攝影/陳復霞)

關鍵字: 循環經濟  環保  節能  廢棄物處理  友達  永豐餘  力麗企業 
相關新聞
TMBA綠色工具機節能標章出爐 接軌國際碳足跡盤查標準
台達節能照明及充電解決方案 助台北之星成永續地標
友達CES 2024首秀 展Micro LED車用顯示技術
中國醫藥大學與友達合作推動中醫數位化診斷
友達啟動顯示及感測技術雙引擎 衝刺精準智慧醫療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Microchip 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電感式位置感測器)實現高精度馬達控制
» 以霍爾效應電流感測器創新簡化高電壓感測
» ESG趨勢展望:引領企業邁向綠色未來
» 落實馬達節能維運服務
» IPC的8個趨勢與5個挑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09.209.24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