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ST與SP合作建造新加坡最大工業區冷卻系統 實現省電脫碳
 

【CTIMES/SmartAuto 劉昕 報導】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2337】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與亞太地區排名領先的公用事業集團、新加坡國家電網運營商新加坡能源集團(SP)宣布簽署合作協議,在新加坡ST AMK TechnoPark科技園區建造區域冷卻系統。專案估值3.7億美元,為期20年,預計於2025年正式啟用,屆時將是新加坡最大的工業開發區區域冷卻系統(District Cooling System,DCS)。

意法半導體委託新加坡能源集團為新加坡工廠建造當地最大的工業區冷卻系統
意法半導體委託新加坡能源集團為新加坡工廠建造當地最大的工業區冷卻系統

根據協議,新加坡能源集團將設計、建造、持有和運營區域冷卻系統,提供冷卻水服務以滿足意法半導體的生產製造和辦公空間的冷卻需求。系統最大冷卻能力高達36,000冷凍噸(RT),透過提升冷卻系統效能,可幫助意法半導體每年節省20%的冷卻相關用電量,使意法半導體科技園區每年減少高達12萬噸以上的碳排放,相當於減少路上109,090輛的行駛汽車。

該專案可降低冷卻相關耗電量並加入太陽能發電能力以達成減碳目標。當冷卻系統正式運營時,將原置放冷卻機設備的4,000多平方公尺空間改用於太陽能發電機和全氟碳化物(Perfluorocarbons,PFC)減排設備。

新加坡貿工部暨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於特邀嘉賓,出席簽約儀式時表示:「在推動新加坡氣候和永續發展目標,私營企業與政府和人民皆發揮重要作用。實踐永續發展的企業,例如,提升能源效率,向合作夥伴與顧客強調關注永續發展問題之急迫性,以及採取重大行動的必要性。同時,企業可以將永續發展作為一個競爭優勢。期待此舉能鼓勵其他工業開發區部署更多創新的減碳解決方案,並刺激更多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尋求機會優化。」

該冷卻系統將是意法半導體在其全球生產設備中首個落地實施的區域冷卻系統。該公司致力於實現於2027年達成碳中和的全球目標。在其最大規模(依產量計算)之單一晶圓加工廠採用區域冷卻,將使其達到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NEA)規定的最低能源效率標準 (Minimum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MEES),成為實踐其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關鍵。

意法半導體人力資源和企業社會責任部總裁Rajita D’Souza對此表示:「新加坡工廠冷卻系統將是ST在全球生產設施中首次部署的區域冷卻系統,是實踐ST在2027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有力證明。公司最大規模的單一晶圓加工廠(依產量計算)中所採用的區域冷卻系統將減少12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ST於2021全年在新加坡碳總排放量的30%,部署區域冷卻系統將成為該工廠和公司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一大關鍵。」

新加坡能源集團總裁黃天源進一步表示:「區域冷卻是一項關鍵的永續能源解決方案,有助於城市、鄉鎮和工業園區的低碳未來。為協助新加坡工業產業脫碳,我們客製了此解決方案,以支援如ST TechnoPark此類能源密集型的製造業與永續發展策略,減少能耗與碳足跡。藉由這套涵蓋太陽能及電動汽車充電在內的永續能源解決方案,我們期待與意法半導體合作,協助實現其淨零目標。」

關鍵字: ST(意法半導體新加坡能源集團 
相關新聞
意法半導體突破20奈米技術屏障 提升新一代微控制器成本競爭力
意法半導體先進高性能無線微控制器 符合將推出的網路安全保護法規
ST推先進超低功耗STM32微控制器 佈局工業、醫療、智慧量表和消費電子
意法半導體高性能微控制器加速智慧家庭和工業系統開發應用
意法半導體公告2024年股東大會決議提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Microchip 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電感式位置感測器)實現高精度馬達控制
» 以霍爾效應電流感測器創新簡化高電壓感測
» ESG趨勢展望:引領企業邁向綠色未來
»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實現更好體驗與可靠連結
» 車載軟體數量劇增 SDV硬體平台方興未艾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32.125.18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