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取代傳統試誤法 成功發現具備潛力的新電池材料化合物 (2025.10.02) 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碳排,電池技術的突破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推手。近期,科學研究團隊宣布利用AI,在極短時間內甄選並模擬大量候選材料,成功發現具備潛力的新化合物,有望顯著提升電池的壽命與充電效率,為綠能發展再添新動能 |
 |
『用汗發電』! 多個研究機構致力研發「汗水動力」智慧手錶 (2025.10.01) 隨著智慧穿戴裝置日益普及,傳統鋰電池帶來的環境負擔和充電不便成為產業痛點。然而,一場由全球頂尖研究機構推動的綠色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展開:他們正致力於開發能利用人體汗水發電的智慧穿戴裝置 |
 |
新世代記憶體大突破 臺灣團隊攻克SOT-MRAM材料瓶頸 (2025.09.26) 新型記憶體推進商用化,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黃彥霖助理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攜手台積電、工研院、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史丹佛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等國際頂尖夥伴,成功突破自旋軌道力矩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的關鍵材料限制 |
 |
充電創新企業利用電源模組與可再生能源 為電影產業帶來清潔能源 (2025.09.25) 在好萊塢的華麗幕後,支撐電影拍攝的電力卻長期仰賴嘈雜且高污染的柴油與汽油發電機。隨著拍攝規模日益龐大、電子設備愈加精密,能源需求不斷攀升,傳統發電模式帶來的碳排放與環境成本問題日益嚴峻,成為製片產業難以忽視的痛點 |
 |
ROHM推出二合一SiC模組「DOT-247」 實現更高設計靈活性和功率密度 (2025.09.25)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推出二合一結構的SiC模組「DOT-247」,該產品非常適合PV Inverter、UPS和半導體繼電器等工業設備應用。新模組保留了「TO-247」在功率元件中的通用性,同時實現更高的設計靈活性和功率密度 |
 |
工研院攜手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 協助台灣氫能應用與淨零轉型 (2025.09.25) 在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之際,氫能已成為各國角力的新焦點。歐盟、日本、美國紛紛投入龐大資源布局氫能經濟,而台灣也正加速前行,積極將氫能導入產業與日常生活,搶占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 |
 |
國研院亮點成果獎揭曉 矽光子與超穎介面技術奪特優 (2025.09.23) 國研院日前公布第五屆「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得主,其中特優獎由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曾銘綸助理教授團隊奪得,研究題目為「半導體超穎介面與矽光子、紫外光電及生醫檢測之應用」,並獲頒獎金30萬元 |
 |
博世展示交通移動產品解決方案 軟體驅動創新成為IAA車展焦點 (2025.09.22) 迎接現今汽車產業轉型革命,既利用AI軟體讓汽車數位化,程式碼與演算法則提供更加客製化的駕駛體驗。且為完整發揮軟體潛能,亦須具備合適的硬體條件,讓駕駛體驗更安全、便利、高效,同時貼近個人化需求 |
 |
Littelfuse推出600 W SZSMF6L系列瞬態抑制二極體 (2025.09.22) Littelfuse公司(NASDAQ:LFUS)是一家多元化的工業技術製造公司,致力於為永續發展、互聯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動力。公司今日宣布推出 SZSMF6L系列 單向和雙向瞬態抑制二極體 |
 |
SCHURTER全新ALO系列-汽車級高性能高壓保險絲 (2025.09.22) 此產品線額定電壓覆蓋250至1000VDC,電流範圍涵蓋100至900A,工作溫度範圍達-40至+125°C。外殼採用陶瓷或樹脂材質,端帽由鍍錫銅合金製成。
系列優勢
此系列核心優勢在於其廣泛的產品範圍,涵蓋不同結構、電壓、電流及安裝方式,顯著降低客戶設計難度 |
 |
丹麥採珊瑚結構3D列印燃料電池 重量大減75% (2025.09.21) 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創新的陶瓷燃料電池,名為「單體迴旋狀固態氧化物電池」(Monolithic Gyroidal Solid Oxide Cell),或簡稱「巨石」(The Monolith) |
 |
聚焦無人機與機器人關鍵零件 工研院打造大南方產業鏈與示範場域 (2025.09.19) 工研院今(19)日舉辦創新週系列活動的「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聚焦從關鍵零組件到醫療、服務應用的系統化研發與商轉布局。並宣布將以「大南方」為核心,整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與嘉義—屏東S廊帶,藉由跨領域場域驗證與在地產業鏈建置,推動台灣機器人與無人機技術全面升級,並為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
 |
Silicon Labs FG23L無線SoC全面供貨 將為Sub-GHz物聯網提供最佳性價比解決方案 (2025.09.19) 低功耗無線連接領域的創新領導者Silicon Labs (亦稱「芯科科技」,NASDAQ:SLAB)今日宣布其第二代無線開發平台產品組合之最新成員FG23L無線系統單晶片(SoC)將於9月30日全面供貨,開發套件現已上市 |
 |
國研院與雲科大合作研發多光譜遙測系統 導入複合動力無人機 (2025.09.18) 為提升台灣高空無人機在國土安全監測與環境災害評估的自主性,國研院國儀中心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已成功研發出一款具備4個光譜波段的多光譜儀,並搭載於複合動力垂直起降(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的無人機 |
 |
Vishay首款採用 SMD 封裝、Y1 額定電壓的汽車級陶瓷電容器 (2025.09.18) Vishay推出一系列全新汽車級交流線路額定陶瓷圓片安全電容器,為首款採用表面貼裝封裝、Y1 額定電壓的電容器。Vishay BCcomponents SMDY1 汽車系列裝置的 Y1 額定電壓為 500 VAC 和 1500 VDC,電容高達 4.7 nF,旨在在惡劣、高濕環境下提供 EMI/RFI 抑制和濾波功能 |
 |
義電智慧能源摘金奪銀 獲亞太、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 (2025.09.16) 回應全球推行再生能源時對虛擬電廠有更強烈需求,義電智慧能源(Enel X Taiwan)今年以「聚力千站 強化電網韌性」行動方案,首度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與再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以其創新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7可負擔能源」領域中脫穎而出,凸顯在促進能源轉型和推動永續創新的領導地位 |
 |
Edge AOI市場崛起:智慧製造檢測的新藍海 (2025.09.15) 對於製造的業者而言,Edge AOI不僅是單一設備採購,而是「從鏡頭到模型到OT/IT資料流」的整體投資 |
 |
為何儲能是關鍵下一步? 掌握微電網與氣候科技新商機 (2025.09.12) 從表前儲能到表後應用,從工廠到社區,從單一電池系統到虛擬電廠的聚合調度,儲能與智慧微電網正在形塑全新的氣候科技商機。 |
 |
台灣電動車產業--從全球趨勢看台灣定位 (2025.09.12) 台灣在全球電動車產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憑藉 半導體與 ICT 產業的領先地位,台灣能提供高效能晶片、功率模組與智慧座艙解決方案,並在零組件整合與電子製造方面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
 |
ReVolt清潔電力系統可降低影視拍攝碳排放量 (2025.09.12) 目前大多數製片公司仍依賴嘈雜、環境污染嚴重的汽油和柴油發電機為拍攝現場供電。然而,隨著片場占地規模不斷擴大、專業拍攝電子裝置日趨複雜,能源需求持續攀升,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也日益嚴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