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Amd
科技
典故
功成身退的DOS操作系统

尽管DOS的大受欢迎,是伴随IBM个人PC的功成名就而来,不过要追溯它的起源,可要从较早期的微处理器时代开始说起。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处理器提升NVIDIA云端游戏平台动能 (2021.10.25)
AMD公司宣布Ryzen Threadripper PRO处理器将为NVIDIA全新GeForce NOW云端游戏平台的RTX 3080会员服务提供动能。搭载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处理器的全新GeForce NOW RTX 3080会员服务将为全球玩家提供新一代云端游戏体验
AMD为Windows 11使用者带来可靠运算力 (2021.10.07)
AMD与微软藉由使用AMD Ryzen处理器的Windows 11带来全新使用者体验,为最新的功能与技术提供支援,以优化效能、效率、安全功能和连接性。对于使用Windows 11的游戏玩家,AMD Radeon显示卡提供高效能、高灵敏度和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AMD:AI处理器能源效率将于2025年提升30倍 (2021.10.01)
AMD宣布在2025年之前,将在加速运算节点上执行人工智慧(AI)训练与高效能运算(HPC)应用的AMD EPYC CPU与AMD Instinct加速器的能源效率提升30倍。为实现此远大目标,AMD运算节点能源效率的提升速度必须比过去5年整个产业的提升速度快2.5倍
AMD扩大与Google Cloud合作 提升企业生产力 (2021.10.01)
AMD宣布,Google Cloud扩大采用AMD EPYC处理器,推出搭载AMD EPYC 7003系列处理器的预览版N2D虚拟机器(VM)。 根据Google Cloud公布,借助最新一代EPYC处理器的强大效能,N2D虚拟机器比搭载上一代AMD EPYC处理器的N2D实例,可在各种工作负载中提供超过30%的性价比提升
AMD EPYC处理器助美国能源部迈向Exascale等级运算未来 (2021.08.31)
AMD宣布美国能源部(DOE)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选用AMD EPYC处理器为全新Polaris超级电脑挹注动能,让研究人员为即将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推出的exascale等级超级电脑Aurora做好准备
AMD Radeon RX 6600 XT显示卡即日起全面上市 (2021.08.12)
为了让游戏玩家享受高画面更新率、高逼真度的1080p游戏体验,AMD推出Radeon RX 6600 XT显示卡。 Radeon RX 6600 XT为1080p游戏树立新标竿,凭借突破性的RDNA 2游戏架构、32MB AMD Infinity Cache、AMD Smart Access Memory与强大的软体功能,包括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AMD Radeon Boost以及AMD Radeon Anti-Lag,提供卓越的游戏体验
Google推出首款Tau虚拟机器实例 采AMD第3代EPYC处理器 (2021.06.21)
AMD与Google Cloud发表T2D,为全新Tau虚拟机器(VM)系列的首款实例,搭载AMD第3代EPYC处理器。 Google Cloud指出,T2D实例为扩充式(scale-out)工作负载带来56%的绝对效能以及40%以上的性价比提升
AMD推动高效能运算产业发展 首款3D chiplet应用亮相 (2021.06.18)
AMD展示了最新的运算与绘图技术创新成果,以加速推动高效能运算产业体系的发展,涵盖游戏、PC以及资料中心。 AMD总裁暨执行长苏姿丰博士发表AMD在高效能运算的最新突破
TrendForce:企业SSD采购量攀升 Q3价格将季涨逾10% (2021.06.03)
TrendForce表示,自今年第二季以来,受惠于伺服器出货量向上攀升,enterprise SSD采购量也同步增长。其中又以资料中心8TB容量出货占比成长最为明显,推估此一成长趋势将延续至第三季
COMPUTEX线上展 AMD执行长苏姿丰畅谈HPC生态系发展 (2021.05.06)
外贸协会今日宣布AMD总裁暨执行长苏姿丰博士(Dr. Lisa Su)将於6月1日上午10点以「AMD加速推动高效能运算产业体系的发展」为题,於#COMPUTEXVirtual线上展发表主题演讲。 2021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将以「#COMPUTEXVirtual线上展」与「实体活动」结合的创新模式呈现
小晶片Chiplet囹什麽? (2021.05.03)
随着元件尺寸越接近摩尔定律物理极限,晶片微缩的难度就越高,要让晶片设计保持小体积、高效能,除了持续发展先进制程,也要着手改进晶片架构(封装),让晶片堆叠从单层转向多层
[CES] 挑战笔电市场龙头 AMD发表全球最强行动处理器 (2021.01.13)
AMD日前在CES 2021发表「Zen 3」核心架构的AMD Ryzen 5000与PRO 5000系列行动处理器。全新AMD Ryzen 5000系列不仅具备高效能,同时也拥有相当的电池续航力。第1季开始,华硕、惠普以及联想等PC大厂将陆续推出搭载Ryzen 5000系列行动处理器的新款笔电
2021笔电出货量可??再成长 AMD与苹果抢占处理器市场 (2021.01.06)
2020年全球笔电受惠於疫情衍生的宅经济效应,不仅出货量首次超过两亿台,年成长也以22.5%的遽升幅度创下新高。然而,现下全球疫情再度转为严峻,各国陆续实施边境管制及封城,相较於去年第二季代工厂复工後笔电需求畅旺,现阶段难以断定2021下半年的市场走向
NVIDIA收购Arm之综合效益 (2021.01.06)
2020年9月NVIDIA与日本电信巨擘软银达成协议,将由NVIDIA以215亿美元的股票以及120亿美元的现金,向软银收购矽智财领导厂商Arm,并向Arm员工提供15亿美元的股票。依照官方声明,若Arm达成特定的业绩目标,则会再给予软银最多50亿美元的现金或股票,收购总额达400亿美元
AMD全新CDNA架构HPC加速器 提升近7倍FP16理论尖峰效能 (2020.11.17)
AMD今日发表全新AMD Instinct MI100加速器。AMD表示,该加速器为全球最快高效能运算(HPC)GPU,同时也是首款突破10 teraflops (FP64)效能的x86伺服器GPU。 MI100加速器获得戴尔、技嘉、HPE、美超微(Supermicro)等大厂的新款加速运算平台支援,结合AMD EPYC CPU以及ROCm 4.0开放软体平台,旨在为即将到来的exascale等级时代推动全新发现
FPGA从幕前走向幕后 (2020.11.12)
与FPGA相对的,就是不可编程的晶片方案,这也是市场的主流形式,就是所谓的ASIC。虽然FPGA和ASIC外观看起来长一样,但里头的构造其实非常不同。
【新闻十日谈#5】那些我们一起追的并购案;FPGA从幕前走到幕後 (2020.11.10)
技嘉推出6款PCIe 4.0全快闪伺服器 搭载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 (2020.10.15)
高性能伺服器与工作站品牌技嘉科技於今日发表6款搭载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伺服器产品,包含标准机架式伺服器R系列:R152-Z33、R182-Z93、R272-Z34、R282-Z94与高密度伺服器H系列:H262-Z6A、H262-Z6B;此次发表的伺服器产品基於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支援PCIe 4
AMD推出全球最快游戏处理器 16核心Ryzen 5000系列桌上型CPU (2020.10.10)
AMD日前发表了AMD Ryzen 5000系列桌上型处理器。该处理器采全新「Zen 3」架构,在高执行绪工作负载以及功耗效率方面有杰出的表现,其中旗舰型号AMD Ryzen 9 5950X配备16核心与32执行绪,以及72MB快取,而AMD Ryzen 9 5900X处理器的游戏效能较前一代产品提升高达26%
AMD首推Zen架构的Chromebook行动处理器 绘图效能提升2.5倍 (2020.09.24)
AMD针对Chromebook平台发布首款AMD Ryzen行动处理器以及最新AMD Athlon行动处理器,比前一代产品带来快达178%的网页浏览速度。 透过与Google联手设计,AMD Ryzen与Athlon 3000 C系列行动处理器阵容首度把「Zen」架构带到Chromebook,宏??、华硕、惠普与联想等纷纷响应将在2020年第4季推出新系统

  十大热门新闻
1 AMD的Kria K24 SOM满足工业及商业应用 加速边缘创新
2 AMD扩大AMD Advantage计画 为更多玩家带来游戏体验
3 AMD公布2023年第2季财务报告 AI相关业务洽谈增长7倍
4 AMD收购Nod.ai 拓展开源AI软体实力
5 AMD阐述推动创新机密运算领先云端方案之技术细节
6 AMD发布ROCm 5.6开放软体平台 可为AI带来最隹化效能
7 苏姿丰领军的AI起手式 能否成为AMD扶摇直上的新战略?
8 AMD:AI是运算的未来 为端对端基础架构??注动能
9 AMD扩展商用AI PC产品阵容 为专业行动与桌上型系统??注效能
10 AMD扩大第3代EPYC处理器阵容 为主流应用带来全新价值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