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今日頭條
科技
典故
從演化到多元整合──淺介Bus規格標準的變遷

一個想要滿足於不同市場需求的通用型Bus標準界面,能否在不斷升級傳輸速度及加大頻寬之外,達到速度、容量、品質等多元整合、提升效能為一體的願望?
光纖PCIe時代來臨!PCI-SIG發布光學感知重定時器ECN (2025.06.12)
PCI-SIG今日宣布了一項全新的光學互連規範修訂,以提升PCI Express技術的效能。這項名為「光學感知重定時器工程變更通知 (ECN)」的修訂,將納入 PCIe 6.4規範和全新的PCIe 7.0規範中,引入一種基於PCIe重定時器的解決方案,為業界首次提供透過光纖實施PCIe技術的標準化途徑
量子運算終極目標:處理傳統電腦無法負荷的問題 (2025.06.09)
美國量子科技公司 IonQ 收購英國初創企業 Oxford Ionics,該交易不僅強化 IonQ 在中性原子量子計算領域的布局,更顯示出全球量子運算競賽正進入深度整合與應用落地的關鍵階段
隱形追蹤器無所遁形!紐約大學開發偵測隱藏式GPS新技術 (2025.06.09)
根據外媒報導,紐約大學(NYU)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開發一項新技術,可以偵測那些用來追蹤特定人士GPS路徑設備的惡意人士,讓犯罪分子無所遁形。 紐約大學的坦登工程學院(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研究員Mo Satt,利用該設備追蹤附近電子設備發出的訊號
立法院聚焦AI立法 《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排審成科技進展關鍵 (2025.06.08)
根據本週立法院的議程顯示,人工智慧(AI)相關法案的審查成為科技領域的重點。根據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會議情形分週預報表,多項《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及相關條例草案將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AI持續進化 未來科學界可能將由AI代理人主導 (2025.06.05)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近日合表示,隨著 AI 技術突飛猛進,未來一年內,AI 代理人極有可能成為推動科學發現的重要力量。根據 Altman 的預測,AI 代理人將能自動處理海量數據、模擬複雜現象,進而突破傳統科學研究中的瓶頸,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技術與工程問題的難題
UCLA研發磁性墨水AI筆 能早期偵測帕金森氏症 (2025.06.03)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一支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結合磁性墨水與AI神經網路的智慧筆,這項科技能透過分析書寫時的微觀運動生物標誌,早期偵測帕金森氏症
DPD導入機器人倉儲自動化方案 藉AI提升物流效率與永續發展 (2025.06.02)
英國包裹遞送服務公司 DPD,在成功試用 Deus Robotics 的系統後,已正式下訂單,以大幅提升其位於倫敦 Docklands 旗艦分揀中心的生產力。 這項深度整合的解決方案,核心技術聚焦於 AI 驅動的客製化軟體,專門用於高效操作倉儲機器人
微型醫療機器人技術突破 內建視覺回饋實現亞微米級精準操控 (2025.05.29)
微型醫療機器人在光纖診斷與介入等應用中,精密的運動致動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傳統電感式致動機制難以微縮化。壓電材料雖能提供可微縮、精準、快速且高力的致動方式,卻受限於較小的位移範圍
運用創新真空封存系統 革新傳統的品酒體驗 (2025.05.27)
針對葡萄酒開瓶後易受氧化影響,導致香氣與風味流失的問題,一家名為「The B!POD Company」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項真空密封系統,不僅維護了傳統的品酒儀式,更透過尖端技術
COMPUTEX 2025圓滿閉幕 台灣展現AI產業關鍵地位 (2025.05.25)
COMPUTEX 2025上周五圓滿閉幕,根據主辦貿協的資料,期四天的展期吸引了來自152個國家、共計86,521位買主前來觀展,其中日本、美國、中國、韓國、越南和印度買主數量龐大
[Computex] RISC-V主題館首現:第三運算勢力踏上主流舞台 (2025.05.22)
開源運算架構RISC-V主題館首次在COMPUTEX 2025亮相,除了台灣地主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展示相關應用外,包含貝佐斯投資的AI晶片新創公司Tenstorrent、以及西班牙政府扶植的Semidynamic IP公司,RISC-V PC模組與工具製造商DeepComputing也都登台展出
國科會擘劃次世代通訊產業 2027年自有衛星通訊將升空測試 (2025.05.21)
國科會今日舉行第15次委員會會後媒體說明會,會中聚焦台灣未來科技發展關鍵領域,提出「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草案」、「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以及「智慧醫療成果與展望」等,擘劃未來台灣在通訊、農業及醫療科技領域的佈局
[Computex] USB的新角色:從數據傳輸到通用供電介面的搖身一變 (2025.05.20)
當今年輕的一代要找供電介面的時候,他們也許只會尋找USB Type-C的孔位,因為這可能是未來全球通用的供電介面。這個曾經主要用於數據傳輸的USB介面,正經歷一場顯著的轉變,要化身為全球電子設備的通用供電標準,甚至連USB介面開發協會都沒預期到會有這樣的發展
黃仁勳:NVIDIA台灣新總部將設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2025.05.19)
黃仁勳於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以「AI 時代的產業革命」為主軸,並以「台灣是我的家」作為開場,強調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並表達對台灣夥伴的感謝
烏克蘭新創公司運用AI無人機影像技術 打造精準2D/3D地形圖 (2025.05.18)
烏克蘭公司Farsight Vision運用人工智慧與無人機技術,成功開發出一套能將無人機影像資料轉換為高精度2D及3D地形圖的系統。 Farsight Vision的核心技術在於利用AI演算法自動化處理無人機所拍攝的照片與影片數據
地震來自動「懸浮」 日本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抗震能力 (2025.05.15)
日本Air Danshin Systems近期推出一項劃時代的地震安全技術,透過精密的氣壓系統,能在地震發生時使房屋短暫「懸浮」於地面之上,藉此大幅降低地震對建築結構的直接衝擊
穿戴式外骨骼導入手術房 AI 科技助醫師減輕疲勞 (2025.05.14)
近期,由穿戴式科技與安全公司Stanley提供的一款外骨骼手術衣,在一場長達七小時的心胸外科手術中進行了成功的試驗。這項技術旨在減輕外科醫師在長時間手術中所承受的身體壓力,特別是針對容易因手術姿勢而引發的頸部和背部肌肉骨骼問題
LG Innotek與波士頓動力合作 共同開發機器人關鍵組件 (2025.05.12)
韓國LG集團旗下電子零件子公司LG Innotek宣布,與機器人技術領導者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一種自動化視覺感測系統,作為機器人的「眼睛」
科技專家示警:人形機器人發展尚待突破 過度炒作恐與現實脫節 (2025.05.11)
根據MIT Tech Review的報導,在日前於波士頓舉行的機器人博覽會上,人工智慧機器人專家Daniela Rus在演講中強調,目前關於人形機器人已大規模應用於製造業與倉儲的說法與現實存在落差
實驗室晶片進化 PCB技術打造高整合、低成本微分析系統 (2025.05.08)
根據「Nature」網站的報導,一種實驗室印刷電路板(Lab-on-PCB)技術提供了一個具變革性的解決方案.這項技術充分利用了印刷電路板(PCB)製造技術的成本效益、可擴展性和精確性,使得微流體、感測器和驅動器等元件能在單一設備中無縫整合,實現適複雜的多功能系統

  十大熱門新聞
1 盧超群:以科技提高生產力 明年半導體景氣謹慎樂觀並逐步成長
2 元太聯手奇景 推出新一代彩色電子紙時序控制晶片
3 工研院攜手嘉聯益、資策會 推動低碳節能PCB軟板
4 igus斥資逾億打造 中科新廠暨亞洲技術研發中心動土
5 博世收購江森及日立暖通空調業務 居家舒適科技業務可望倍增
6 超高亮度Micro-LED突破綠光瓶頸 開啟顯示技術新紀元
7 工研院建首座AI測試實驗室 提供語言模型可信任評測服務
8 科學家成功開發晶圓級單晶二維半導體合成法
9 [SEMICON] 經濟部發表MOSAIC 3D AI晶片 劍指HBM市場
10 中油專利軟碳負極材料導入MIT電池 首度落地台南提供換電服務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