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PC市場一落千丈,但英特爾仍在上個月的舊金山開發者論壇(IDF)中,大張旗鼓的推出了「Ultrabook」這項產品。這款強調輕薄、省電的新一代NB產品,將是今年第四季與明年的NB明星商品,英特爾當然也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取得明年40%的消費性NB市佔率。但老實說,這款產品除了硬體規格的演進之外,其實了無新意,是典型的摩爾定律下的產品,能為PC產業帶來什麼樣新的契機嗎?似乎很困難!

做為 Ultrabook 的天字第一號打手,台灣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好伙伴,但我們也該好好想想,轉行不做PC的可能性。
做為 Ultrabook 的天字第一號打手,台灣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好伙伴,但我們也該好好想想,轉行不做PC的可能性。

PC市場有多慘?看看數據就知道。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調查,PC市場受到西歐及美國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預計2011年全年的PC成長率,將從原本預估的9.3%,大幅下修至3.8%,年出貨量達到3.52億台;而其中前年扮演金融風暴救世主的Netbook,則是在平板電腦的衝擊下也大幅退,無力再復榮景。台灣的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指出,NB市場將可能面臨全球零成長的危機,而這是自NB上市場首次出現的情況。

然後,受到市場不景氣影響僅僅只是PC市場大幅縮減的「表面因素」,真正的問題還是整個消費者使用習慣和應用環境的改變。

Gartner就指出,包含智慧型手機在內等具有互補功能的新興運算裝置的興起,已讓消費者對於PC購買行為產生了劇變;所以,下一世代對於終端運算裝置或PC的看法,不再是PC是首要或必備的電腦裝置。雖然說,年紀較大的消費族群會因為有新興產品,所以延長對PC使用壽命三到五年的認知,但這對於PC來說,也不是很好的現象。

而再看看Ultrabook的設計,其概念完完全全就是複製過去經驗的產品,更快的處理效能、更佳的繪圖功能、更輕薄的體積和更低的功耗,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英特爾式思維。但對於未來的消費者需求和應用,則是完全沒有進一步改良。例如說,綠能和能源收集的功能,或者觸控和體感應用的加入,整個產品的架構仍停在2-3年以前。

其實,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就是PC已經是難以回天,或者說這個產業已經進入高原的末期了,再怎麼鑽,也難在利潤上有所突破,除非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思維上做測底的改變。PC龍頭惠普(HP)對其PC部門所做出的評估,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例子,我們是該好好想想何去何從了。

只是可惜的是,惠普的事件發生以來,台灣只在擔心分出來的市佔率會壯大聯想或三星對我們的威脅,鮮少有人去想台灣的PC業是不是也該售出了,大家都只從表面來看事情。但真的有人敢這麼想嗎?大概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