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台湾HDI手机板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
 

【作者: 郭永棋】2003年02月05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16409】

手机板技术发展趋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提供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其依照电路设计,将连接电路零件之电气布线绘制成布线图形,并利用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方式,在绝缘体上使电气导体重现。由于电路板品质良窳将直接影响手机的可靠度,因此是手机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零件。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的电路设计复杂度亦随之增加,加上消费者对手机轻薄短小需求日增,也使得电路板的设计朝向如何在单位面积中布更多的线路,以达到搭载更多元件的目的。


因此,随着手机轻薄短小的需求,PCB技术层次不断精进,台湾手机板技术的发展历程如(图一)所示,从早期一次成型全板贯穿的互连做法开始,发展至应用局部层间内通的埋孔及外层相连之盲孔技术制造的盲/埋孔板,一直到利用非机械成孔方式制造的高密度互连基板(HDI),手机板的线宽/线距亦由早期的6/6(mils/mils)进步到目前HDI板的3/3~2/2(mils/mils)。



《图一 手机版技术发展趋势〈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
《图一 手机版技术发展趋势〈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

HDI技术简介

HDI电路板定义

HDI电路板的定义是指孔径在6mil以下,孔环之环径(Hole Pad)在0.25mm以下者的微导孔(Microvia),接点密度在130点/平方吋以上,布线密度于117吋/平方吋以上,其线宽/间距为3mil/3mil以下的印刷电路板者。一般来说以HDI电路板有以下几项优点:


  • 1.可降低PCB成本:当PCB的密度增加超过八层板后,以HDI来制造,其成本将较传统复杂的压合制程来得低。


  • 2.增加线路密度:传统电路板与零件的互连,必须经由QFP四周所引出的线路与通孔导体作为连接的方式(扇入及扇出方式),因此这些线路需要占据一些空间。而微孔技术可以将互连所需的布线藏到下一层去,其不同层次间焊垫与引线的衔接,则以垫内的盲孔直接连通,无须以扇入及扇出式布线。因此外层板面上可放置一些焊垫(如mini-BGA或CSP之小型球焊)以承接较多的零件,可增加电路板的密度。目前许多高功能小型无线电话的手机板,便是使用此种新式堆叠与布线法。


  • 3.有利于先进构装技术的使用:一般传统钻孔技术因焊垫大小(通孔)及机械钻孔的问题,并不能满足新世代细线路的小型零件需求。而利用微孔技术的制程进步,设计者可以将最新的高密度IC构装技术,如矩阵构装(Array package)、CSP及DCA(Direct Chip Attach)等​​设计到系统中。


  • 4.拥有更佳的电性能及讯号正确性:利用微孔互连除可以减少讯号的反射及线路间的串讯干扰,并使电路板线路的设计可以增加更多空间外,由于微孔的物理结构性质是孔洞小且短,所以可减少电感及电容的效应,也可减少讯号传送时的交换杂讯。


  • 5.可靠度较佳:微孔因有较薄的厚度及1:1的纵横比,在讯号传递时的可靠度比一般的通孔来得高。


  • 6.可改善热性质:HDI板的绝缘介电材料有较高的玻璃转换温度(Tg),因此有较佳的热性质。


  • 7.可改善射频干扰/电磁波干扰/静电释放(RFI/EMI/ESD):微孔技术可以让电路板设计者缩短接地层与讯号层的距离,以减少射频干扰及电磁波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接地线的数目,避免电路中零件因静电聚集造成瞬间放电,而发生损坏。


  • 增加设计效率:微孔技术可以让线路安排在内层,使线路设计者有较多的设计空间,因此在线路设计的效率可以更高。



增层法(Build-Up)介绍

为因应电路板上元件密度增加、细线布局不断增密、层板间互连密度增大,增层法(Build Up)的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制造HDI结构的超薄多层线路板及载板,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所谓增层法就是利用传统多层板逐次压合的观念,在以双层或四层板为基础的核心基板的板外,逐次增加绝缘层及导体层,在绝缘层上制造导体线路,并以非机械成孔之微孔做为增层间的互连,而在部分层次间连通的盲孔(Blind Hole)与埋孔(Buried Hole),可省下通孔在板面上的占用空间,使有限的外层面积可尽量用以布线和焊接零件。


一般来说,增层法制程与传统印刷电路板制程主要差异,是传统印刷电路板使用Prepreg为材料,将已制作线路之双面板,依需求层数,叠合对位一次压合而成多层结构的电路基板;而增层法是在既定的基板上,一层一层个别制作而达到多层结构的功能,因此,Build-Up基板的功能特性,与增层前基板材质的特性息息相关。


制程上,增层板制程的分类包括了绝缘的材料、微孔制作的方式及金属化制程。在绝缘材料方面,有液态、膜状及与其他材料结合之薄膜。微孔成孔方法主要有影像成孔、雷射钻孔、干或湿式蚀刻等。在金属化制程方面则有全加成法、半加成法、减成法及导电胶。目前台湾HDI手机板的制作主要以利用背胶铜箔(RCC)加上雷射钻孔的方式为主。


以背胶铜箔材质的制程为例:一开始以制作好的双层板或多层板为核心基材,在将背胶铜箔压合在基板之前,一般会有预先处理的程序,来增进背胶铜箔与基板间的表面附着力。当背胶铜箔被固定在基板上后,随着对铜箔的不同处理而有多样的制造程序。我们可以利用蚀刻的方式将铜箔层的厚度减少到3~5μm,或者完全去除铜箔层,直接以雷射钻孔、无电镀铜、除胶渣、全板镀铜、完成整个表面线路的导线连接,或直接在厚铜上制造铜窗、以雷射法或电浆法成孔、无电镀铜、全板镀铜等方式,完成整个表面线路的导线连接,并重复以上程序来增加层板数。通常我们在核心基板的两侧以对称的方式增层,以防止电路板变形及扭曲,只有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在基板的单侧做不对称的增层。(图二)为各式增层法的比较。



《图二 各式增层材料制程比较》
《图二 各式增层材料制程比较》

手机用HDI板发展趋势

通常在一支70g左右的手机产品中,电池重约20g,外壳重约15g,印刷电路板(已安装元件)重约15g,三者分别约占产品总重的30%、20%和20% 。在手机朝向轻量化发展的趋势下,预计透过电路板薄型化与采用高集成化LSI减少安装面积,可再降低3g重量。而在电路板薄型化的部分即是使用高密度电路布线的HDI电路板,以降低板的层数达到薄型化的目标。手机用HDI板为支援产品设计端的发展,追求单位面积更高密度是未来不断发展的方向。如(表一)所示,目前手机产品大约已有75~80%使用到HDI电路板,主要为1+4+1结构的六层板,2003年起手机用HDI电路板将朝2+4+2结构的八层板发展,线宽/距则为60/60μm。


表一 手机使用之印刷电路板的要求
项目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印刷电路板型式 Build-up Build-up Build-up
基材/材料 FR-4, PI FR-4, PI FR-4, PI
层构成 1+2+1,1+4+1 1+4+1,2+4+2 2+4+2,2+6+2
层数 4~6 6~8 8~10
层间厚(μm) 60~120 40~100 30~100
Via/L(μm) 150/300 120/250 100/200
L/S(um) 75/75 60/60 35/35
资料来源:JMS 2002

台湾手机板市场发展现况

台湾PCB手机板产业自1999年起开始蓬勃发展,HDI板更是于2000年大幅成长,比重由原本15%不到,快速成长至60%;由于2000年HDI板供不应求价格因而上涨,台湾PCB厂商纷纷大幅扩充设备增加产能,孰料2001年全球手机需求量迅速饱和,手机板需求量在手机库存甚多情况下甚至下滑,因此虽然HDI板迅速成为手机板的主流,HDI板价格降幅却高达25 %以上,使许多台湾PCB厂商未蒙其利,便蒙其害损失不小。


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统计,2001年台湾PCB手机板产值约为142.8亿新台币,较2000年178亿衰退25%;手机板产量约为1.25亿片,亦较2000年的1.3亿片微幅减少3.8%;2001年手机板产量以华通的4200万片最多,而台湾手机​​板占营收比重最高的公司,依次是耀华、楠梓电、欣兴。保守估计台湾目前手机板产能超过1.8亿片/年,根据IEK预估,2002年台湾PCB全年手机板产量在手机市场景气逐渐回春、及全球手机库存减少带动下,可望达到1.6亿片,然而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手机板价格回升的可能性仍不大。


台湾手机版自2002年第二季起开始明显回春,虽然全球手机需求并未明显成长,然而在手机库存消化后,手机板需求已逐渐增加。手机板大厂耀华、楠梓电2002年上半年均已转亏为盈,摆脱2001年亏损的窘境;华通虽然整体营收仍衰退而导致亏损,但在手机板上却大有斩获, 2002年上半年手机板出货量​​高达2,500 万片,除积极争取既有手机客户的PCB 订单,在拓展新客户如华宝、新力(Sony)、易利信(Ericsson)等手机厂方面也渐具成效,已确定接获BENQ及SonyEricsson等手机厂的订单,并从七月起交货,估计全年手机板产量将可达5,500 万片,几占全球手机PCB 市场的15%。2002年台湾主要PCB手机板厂商手机板出货量​​及与国际大厂的关系整理如(表二)、(表三)。



《表二 2002年台湾手机板厂商出货现况〈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2002/10)〉》
《表二 2002年台湾手机板厂商出货现况〈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2002/10)〉》

《表三 手机板厂生产状况与国际大厂关系整理〈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2002/07)〉》
《表三 手机板厂生产状况与国际大厂关系整理〈数据源:工研院经资中心(2002/07)〉》

台湾业者的发展优势与未来展望

手机用HDI板已成为成为手机板的主流,2000年全球HDI电路板市场需求为270万平方公尺,2001年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其市场依然呈现7.4%的成长率达290万平方公尺。预估2002年在手机市场复苏带动下,加上NB取代DT效应、DSC及PDA等产品持续成长下,全球HDI电路板可望成长13.8%,达330万平方公尺。


另外,根据工研院预估,2002年全球手机用HDI板之需求量将达196.6万平方公尺,总产值达新台币354.9亿元,预估2003手机用HDI板需求量将达259.5万平方公尺,产值也可望达到新台币441亿元。而2002年台湾手机板产值可望达180亿台币,较2001年的142.8亿元台币成长25%,其中HDI板所占比重高达九成。


虽然未来全球手机市场大幅成长的可能性不高,但随着国际手机大厂陆续释出代工订单,未来台湾手机业者手机出货情况将可望逐年成长。目前台湾主已有明电、大霸、泓越、致福、仁宝、华宝、华冠及广达等业者开始量产出货,由于未来台湾手机制造仍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对台湾PCB厂商来说仍然有一些新的商机可抢,对台湾PCB厂商来说,如何从上述台湾国产手机厂商中取得订单,则将是各PCB厂商的重要课题。


发展中的大陆市场

2001年以来,欧美手机大厂及制造手机最多的EMS厂在欧美地区大量裁员、关厂,纷纷将制造重心放到大陆,可望在大陆释出不少手机PCB板的量,为此台湾也已有不少厂商将HDI设备移至大陆,准备就近抢单,而华通在上海、华北设立服务中心其用意便是如此,而近来鸿海接下Nokia手机代工订单,并由欣兴负责其PCB产品便是成功的例子。未来大陆将成为手机制造基地,相信未来这样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另外大陆国产手机厂商的动向亦值得观察,在大陆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下,2002年大陆国产手机发展迅速,预估2002年大陆国产手机的销售量高达2000万台,目前台湾已有手机厂商为大陆厂商代工,比重也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因此未来大陆手机厂商发展趋势值得台湾PCB厂商多加留意。


目前HDI电路板主要生产国是日本,台湾与韩国发展亦被看好;台湾虽然在技术层次与周边产业支援仍不及日本,但不论在交期、价格与制程弹性上却是最具竞争力的。而中国大陆则因拥有广大内需市场而备受瞩目,未来大陆HDI电路板之生产能力可望在外商(尤其是台商)的领导下逐步成长。


由于台湾厂商在HDI的布局早,已较其他国家厂商具有优势,加上台湾厂商仍在积极开拓手机板市场,因此在台湾厂商积极努力下,2003年台湾HDI手机板产值全球市占率将可望超过五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手机用PCB制造王国,而HDI板也将成为台湾电路板未来发展最重要的电路板产品。


相关文章
2021年全球半导体元件市场分析与展望
CMOS影像感测器如何把手机变单眼
2020游戏市场迎接新世代 行动化势不可挡!
解密可携式游戏机技术
大厂布局推动商业化进程 Micro LED大小应用并进发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高通携手索尼 共同打造新一代智慧型手机
» 意法半导体新推出运算放大器 瞄准汽车和工业环境应用
» Sony和三井达成独立5G环境下运作的动态频谱接取系统
» 见证IC产业前世今生 「IC积体电路特展」多元化呈现
» 纬创、鸿海、索尼、尼康、Scenera 携手布局智慧摄像市场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A8WW1MSTACUKR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