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硬体开放后的新整合:3D Printing
重塑世界的科技

【作者: 劉士達、林義翔】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13951】

最近相当火红的开放原始码专案 - 3D Printing,自从RepRap Machine被设计以来,一直不断有各类型的延伸版本出现。例如最有名的Maker Bot Industries,就是按照RepRap的原型设计改良成Thing-O-Matic,其他还有Ultimaker等3D Printing。


这些所谓的3D Printing,在早期被称之为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现今因为Arduino的开放硬体,许多DIY玩家自行研究如何转换复杂的G Code到机器上的步进马达,制作出一台又一台DIY 3D Printing。



图一 : MakeBot Replicator
图一 : MakeBot Replicator

3D Printing的Open hardware

DIY 3D Printing在早期发展时,用来产生G Code的软体相当简陋,有很多bug无法顺利使用,与硬体之间的沟通也没有很多感测器可供监控,需要半自动的清理喷嘴流出的ABS塑料,甚至需要自行判断喷嘴温度是否已达标准,使用上相当麻烦。


另外在产生G Code的同时,有许多参数需要进行调整,有些甚至需花上3到6个月时间自行调教各项软硬体参数。对于刚入门的使用者来说,不易上手,且容易感到挫败而放弃使用。


直到近年,Arduino MEGA 2560支援更大容量的记忆体空间,更多的I/O数量,配合多种开放原始码的程式库,让上述的问题减少许多。以最为热门的MakerBot Replicator设计为例,历经了8代改版,从早期的CupCake(MK4)到Thing-O-Matic(MK7),由单一喷嘴到双头喷嘴系统,全自动化的操作模式,让家庭式3D Printing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或许你会问, DIY 3D Printing能不能更加简单好用?


在2012 Computex Taipei中,威盛电子与帝凯科技(decade.tw)相互合作,发表一款整合MakerBot Thing-O-Matic与VE-900的「个人云端3D印表机」。


此机器以Thing-O-Matic的硬体外观作为设计蓝图,往下延伸出一个独立空间,此空间置放了一台标准的PC主机板(VE-900),搭配SATA硬碟、电源供应器、USB连接线与VGA萤幕输出,与一个触控显示介面相连,完美整合成一台可独立运作的个人3D印表机。


其最大的挑战在于软体介面的重新设计。大多数的3D Printing过去都是使用ReplicatorG这套开放原始码软体,此软体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不容易立即上手。因此,我们根据一般人使用的习惯,重新思考一台印表机必要的步骤有哪些,最后赋予新介面三个重要关键因素:开启档案、预览列印、列印进度查看。


开启档案方面设计了两个重要功能,一是直接读取USB随身碟内的档案,另一方面可从Dropbox或Google Drive直接下载模型档案。在下载或开启的STL档案进行输入后,可直接在此介面预览3D 模型,透过触控方式,直接在触控萤幕上做旋转、放大、移动等操作,对于初次使用者相当方便。


图二 : 正在印制台北101大楼3D模型的过程
图二 : 正在印制台北101大楼3D模型的过程

3D Printing的难题

实际列印的时候,与一般喷墨印表机或雷射印表机不同,3D Printing是用堆叠方式一层一层把立体的样貌打造出来,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3D Printing如同它的名称一样,属于立体式空间,因此需要X、Y、Z三个轴向,X与Y轴在此负责移动一个加热平台,平台上方的喷嘴除了负责加热到一定温度,还需透过一颗步进马达缓慢地将ABS塑料融化后喷出,而Z轴就是负责每一层的高度,每完成一层就上升一小段高度,使立体模型顺利完成需要的样貌。


相信读者会想问,3D模型是否可以任意设计?任意设计的结果是否会造成印制上的困难?


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也碰到许多类似的问题。例如模型的设计不能底部为悬空状态,也就是不能设计没有支撑点的模型,若要设计此类的造型,必须缜密考量到喷嘴行走速度与送料的关连性,任一种情况都可能容易造成模型制作失败。


另一个案例发生于使用Sketch up软体制作时,没有考虑到喷嘴走动的路径设计。路径设计不良会让机器往返走动的速度过短,轴向错位,导致模型喷出时容易印制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ReplicatorG里有一个预览功能,可在产生G Code后一层层检视喷嘴走动的路径。


不仅模型设计需要考量很多因素,目前3D Printing共同的问题在于加热喷嘴使用的寿命,以我们测试的Thing-O-Matic MK7喷嘴系统为例,常因ABS塑料材质加热过后所产生的硬化胶质,慢慢会累积在喷嘴四周,必须不断的定时清除周边残留物,以免喷嘴因为残留物堵塞细小的喷嘴出口,导致无法射出成形。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每当不使用机器的最后,趁喷嘴温度尚有200度以上的高温时,使用镊子将喷嘴周边清除干净,或是用软体去控制马达挤出一小段塑料,保持喷嘴为畅通状态,在下次使用时就能确保喷嘴出口没有任何异物卡住。


DIY 3D Printing设计解密

开放硬体的3D Printing,大多数采用Arduino作为控制晶片,其负责的功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负责接受从电脑端的PC或MAC软体送过来的G Code,然后由一块Arduino Mega 2560进行资料分析,并透过RS485的传送介面,递送给另一块Arduino UNO控制喷嘴温度与加热平台。


此外,Arduino Mega 2560还负责控制3D Printing上的四颗步进马达,这些马达分别扮演X、Y、Z以及Extuder的角色,相互协调彼此之间的运作。


为了让3D Printing更具人性化,较新型的3D Printing还具有额外的自动化套件,像是自动化模型送出平台(Automated Build Platform),可让印制完成的3D模型自动从加热平台上输送出来,如此就可达到自动连续印制的效果。


另外也有安全机制的套件设计,可当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喷嘴的加热,以免温度过高使机器受损。另外也有X、Y、Z三个轴运作时的最大限度保护,避免马达持续走动而碰到机构边界,此一功能只需透过简单的触动开关就能轻易完成。


因此,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3D Printing其实并不复杂,这些基础动作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Arduino实验上就能学习到,像是步进马达的控制就可从一般电子材料行买到小颗的步进马达,透过两相四线式的控制,使步进马达正反转向特定的步数,就能达成X、Y轴的移动。


3D Printing的延伸设计 - eggBot

国外有一群玩家,利用Makerbot的开放硬体概念,延伸设计Thing-O-Matic,将其简化成一台可在蛋壳上面绘制彩色图样的小型机器-eggBot,透过电脑绘制好需要的样式,自行换上麦克笔作为画笔,即可画出有趣的彩蛋图样,在复活节时显得特别有趣!


eggBot的设计原理如同3D Printing,利用两个步进马达完成,一个步进马达负责蛋壳的旋转角度;另一个马达负责往返绘制蛋壳上的曲面。较困难的地方在于画笔的力度控制,eggBot设计团队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方式解决。


关键在于利用麦克笔本身的重量,因为笔尖施压在蛋壳上力度刚刚好,因此只需在画笔上的支撑关节改为活动式,再藉由一个伺服马达撑起这个活动关节,让画笔自然地抬起与放下,如此就像一个人的手腕一样,可自动提笔与放下,相当完美。



图三 : 从Google Sketch up软件所绘制的3D模型档案
图三 : 从Google Sketch up软件所绘制的3D模型档案

开放硬体后的新思维

在这波开放硬体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思考前人所贡献的宝贵资料如何善加利用,也许在这些开放资源中就能找到的独特改良方式,不需仰仗别人的相关资源,也能帮助产业提升竞争力。


对于客户与使用者来说,此类开放硬体的好处在于不需太多的解释,大多数有兴趣购买的使用者多半已对此设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只需将完整的安装说明以及使用说明公开在网路上,建立一个可以沟通的社群管道,很快这样的开放硬体社群就能发展起来,研发的意见也能从社群中取得,进而针对产品做正确的修正,更臻完美。


(作者为帝凯科技创办人及Arduino.TW站长,对于开放硬体运动的推动一直不遗余力)


相关文章
电动压缩机设计ASPM模组
【新闻十日谈#40】数位检测守护健康
PCIe 7.0有什麽值得你期待!
PCIe桥接AI PC时代
用科技灭火:前线急救人员的生命徵象与环境监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虹彩光电独家胆固醇液晶技术 研发创新彩色电子纸方案
» 聚焦新兴应用 富采锁定汽车、先进显示、智能感测三大市场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PE7OYKGSTACUKD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