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小世界的朋友网路 - FOAF
 

【作者: 李士傑】2004年04月25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7251】

最近在网路上与真实世界中,各地兴起一种热门现象 - 个人资讯出版(personal Web publishing),也就是所谓网志(weblog)与部落格(blog)。这种被松散定义的规格,竟然创造出全球性的风潮,并重新形塑人际资讯的空间。其背后使用的技术是RSS - 一种约简过后、描述网站内容项目后设资料(metadata)的XML文件。透过个人资讯出版与RSS的汇整、排列顺序与搜寻,群众找到了他们的个人终极书写工具;这种分散式个人资讯出版以及RSS内容交换中心的出现,解决了资讯浦岛太郎们的恶梦困境:在一个自己创造的空间中,人们不再被伺服器端的限制决定自己的样貌。


个人资讯出版现象所反映的,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更为基本、早已存在的需求。有多少人在网路上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自己的「首页」(homepage)?如同小时候课堂上常见的景象:站上讲台,对底下其实并不太熟悉的同学们自我介绍。


本文的主题(同时也是一项计画):「我朋友的朋友」(Friend-of-a-Friend,FOAF)是以类似RSS的方式,更进一步探索了在网路世界里的小世界网路现象(small world network),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视野。


网路上发生的有趣事情,背后都有着有趣的人在创造它。例如我想要了解某个XML计画的最新进展,背后的动机可以解读成:「我想要了解那个计画最新的消息,以及推动计画的那些人们,他们的想法」。对于每天处理资讯、大量使用google的现代人,应该可以深切体会上面那句解读的操作型定义。第一句话意味着搜寻计画首页,寻找着「最新消息」这几个字;第二句话相当于找到人名,做为关键词再次地丢入google,去寻找他的个人网志。但在RSS出现之后,「最新消息」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已经丧失魔力:如果你随时都能够简单地追踪到这个计画网页的更新讯息,你还需要那「不那么新」的最新消息吗?


第二句话的关键词是「那些人们」。我不仅想知道这个网页名义上的作者,我还想深入了解背后关心这个问题的虚拟社群,包括这一群人们及他们的想法、个别的想法是什么?彼此对话的想法又是什么?透过对他们对话脉络的掌握,我于是能够想像他们之间的关系网络。从每个人的个别观点出发,「那些人们」就是每个人的「我朋友的朋友」(Friend-of-a-Friend,FOAF)的集合。


什么是FOAF?

FOAF是让每个人得以描述自己的一组词汇。最初的构想类似Geek Code技客码,电脑技术高强的黑客(hacker)与技客们想出一套让别人快速了解自己的缩写密码。而在1998年的时候,Dan Brickley这个热爱RDF的狂热份子,用RDF写了类似的自我陈述,就是今日FOAF的前身。


FOAF「我朋友的朋友」提供一种方法在全球资讯网中建立机器可判读的网页。技术上来说,它是一份RDF/XML的语义网(Semantic Web)词汇。 FOAF的文件最常被用在以下的脉络:用简单而容易处理、合并与汇整的方式,呈现关于人际网路之间的相关资讯。


它提供了个人首页常用到的表达方式,例如:「我的姓名」、「我对哪些主题有兴趣」、「这些照片里面的那个人就是我」、「我有一个部落格/网志」,并且将这些表达方式用正确的RDF/XML方式撰写,让你可以用这些表达方式告诉前来搜寻找资料的软体:这就是我。


也因为这些表达方式经过处理,让笨笨的电脑能够读懂与推论,在这些资讯的基础上,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资料库程式设计,我们可以直接询问电脑一些很平凡的问题:「喂. ...那台聪明的,请把住在我家附近、对无线网路也很感兴趣的部落格作者的照片秀给我看看。」「请帮我叫出今天会议中有出席的朋友,他们的部落格最新的文章」「这个人吃素吗?」而这个语义网计画:FOAF,我朋友的朋友,就是一种让网路变得更亲切方便、容易浏览的一种尝试。


FOAF的诞生

在1998年,Dan Brickley在他个人的页面上第一次用RDF试着描述他自己:包括他的名字、email信箱、他的朋友,与所感兴趣的事物和参与的​​专案。 2004年的今天,透过最新的RDF与XML技术的发展,Dan Brickley与Libby Miller开始了rdfweb计画,建立了一套与其他RDF词汇能够互通交流的FOAF的词汇。由于搜寻引擎与各种Web-crawling技术的进展与普及,藉由这些词汇所表达的个人资讯,得以被日趋完备的RDF工具处理、合并与汇整,吸引了许多人们的热情回应。


今天你可以透过FOAF-a-matic,FOAF自动产生器(注1)来产生你​​的第一份FOAF档案。就像是一般网站登录时填写个人资料的过程,把一些再平常不过的资讯,透过Lei​​ghs Dodds的Javascript程式汇整成一份FOAF档案。但不同的是,你的档案并没有被收在哪一个主机上,反而可以让你带着走,摆在个人的网路首页里头。


提供FOAF服务的角色地图

根据常常在迷路的Leighs Dodds(他的部落格名字取作「迷路的男孩」)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大伙儿在围绕着FOAF所作的种种实验性的服务,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类型:FOAF生产(FOAF Generating)、FOAF搜集(FOAF Gathering/FOAF Harvester)与FOAF消费(FOAF Consuming)。


FOAF生产

FOAF生产的目的是促使更多人使用FOAF来描述自己。这类型的服务,例如Leighs Dodds自己撰写的FOAF-a-matic(FOAF自动产生器),也有一些网站提供人们输入个人资讯的服务,并转成FOAF档案输出。


FOAF搜集

FOAF搜集服务例如注册中心或类似FOAFExplorer,会根据每个人的FOAF档案中的<<foaf:seeAlso>资讯,漫游到下一个FOAF档案;搜集的成果会以视觉化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FOAFnaut就是一个以XML/SVG的方式呈现人际网络资讯的计画。


《图一 FOAF数据搜集器FOAFnaut》
《图一 FOAF数据搜集器FOAFnaut》

FOAF消费

架构在搜集者之上,有所谓的FOAF消费者:依照这些搜集得来的人际网路资讯,提供更便利的网路服务。例如最新的社群手机/线上交友网站-dodgeball.social,就是一个号称Friendster.com太无聊,要用手机来玩「我朋友的朋友」游戏的网路内容服务。假设在纽约市区内,你跟你朋友的朋友距离在30公尺内,你的彩色照相音乐手机就会翩翩响起动人的音乐,告诉你说那个名叫ilya的朋友(照片同时也快速闪出)就在前方不远哟。


《图二 dodgeball.social首页》
《图二 dodgeball.social首页》

FANFare朋友系统

我黏起了一个词:FOAFware,朋友系统。它的意思是说,以交友作为主要互动内容的网路服务与相关的软体。这不是什么新奇的观念,从很久很久以前、达康泡泡破掉之前的史前时代就已经有交友网站的存在。但是从FOAF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面貌的网路服务,其实是当作每个人的FOAF档案应用、寄生与交换的公共场所,也就是我这里所谓的交友系统。


Orkut.com就是一个这样的系统。一进入网站,你会看到一行字,描述着我现在连结到的小世界网路有多大的规模:


 You are connected to 197495 people through 90 friends.

仅仅是透过每个人朋友的朋友,我便连结到在这个网站中这么多的使用者。在网站的说明页面中,这样描述了它的目标:


  • 「orkut.com是一个设计给朋友们使用的线上社群网站。我们主要服务的目的是让你和你朋友们的社会生活更为活跃与刺激。orkut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你维系既有的关系,同时接触你从未见过的朋友、建立新的关系。你和谁互动全然看你自己。在更了解一个orkut成员之前,你可以看看他们如何透过朋友网络连结到你的身旁。


  • orkut让寻找跟你拥有相同嗜好与兴趣的人、寻找感情的浪漫连结跟新业务关系这些事情变得更为容易。你也可以建立与加入许多各式各样的线上社群来讨论热门事件、失联大学同学或交换饼干的食谱。 」



在这些描述背后的实际体验,是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出发,然后逛着「我朋友的朋友」的个人资料,还有他们所创立、参与的各式各样古怪的社团活动;脑海中会跳出一些有趣的对话框:有谁会加入“出生于莫斯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视觉艺术系,艺术史与新媒体理论大师Lev Manovich”的粉丝俱乐部(Fanclub)?谁跟我一样,是那位“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数学博士,现在是纽约Location One艺术中心的共同主持人Drazen Pantic”的粉丝(fans)之一呢?你知道有一个世界性的草根组织,叫做「用电作怪事俱乐部」(dorkbot)吗?如果平常Yahoo!奇摩交友网站的经验算是一种平面经验的话,这种仿佛在外太空逛街的交友经验,应该算够立体、超级立体吧。


《图三 Orkut.com个人网页范例》
《图三 Orkut.com个人网页范例》

其他类似的朋友系统还有很多,像Orkut.com的历史相当新、去年年底才出现,就被网路上戏称是google派来暗杀交友网站Friendster.com的头号杀手。另外还有著名的Ryze.com,感觉比较像是资深CEO、CIO专业人士的交友俱乐部,跟google青春洋溢的程式设计师、软体工程师人际网络就有蛮大的差异。


FOAF的实验

「我朋友的朋友」FOAF可应用的脉络相当广泛。你可以藉由它跟RDF的词汇结合,成功地描述不同的脉络情境。对于这个备受瞩目,但是还只是​​0.1版本的Namespace文件来说,FOAF的爱好者借着实验的方式来尝试将FOAF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底下我举四个例子来说明FOAF的应用。因为里面有些范例难度颇高,外国叔叔阿姨们都有练过,所以请勿自行模仿。使用前务必要准备居家常备药google。最好用eMule或电驴子把参考书目抓一抓之后再作实验。欢迎你寄email到 foafzdp-discuss@lists.openfoundry.org。


实验一

首先是Amazon亚马逊书店的Wishlist礼物清单服务。这应该不用我再解释了吧,就是地球上最赚钱的书店推出的一项服务,把你想买的书(或其他的礼物)清单先寄放在柜台,然后三不五时拿起来看看;并且,还可以逢年过节、生日大喜圣诞新年前寄给别人说,「喂,该是你表现的时候了」。这个热门的服务相当受欢迎,也有热情的网路工作者把它放在自己的首页。除了摆在首页之外,感谢Dan Brickley把它加入字典中,你现在可以选择在FOAF档案中用<foaf:wishlist>将你的礼物清单让别人自动抓取。这样别人在阅读你的FOAF档案时,也会知道你的礼物清单在哪里。除了静态的礼物清单之外,别忘了亚马逊书店可是推出了网路服务呢! Daniel John Ayers更进一步地实验,让别人在浏览你的FOAF资料时,亚马逊书店就将准备好的礼物清单内容递送出来。 (注2)


实验二

这个实验跟部落格blog有关。已经拥有部落格的blogger,往往会使用一个很方便的免费服务:blogroll部落格逛大街(网志/部落格串连)。所谓部落格逛大街,或者网志串连,是指blogger摆在自己首页上的友好网志资讯;依照音谋笔记作者Jeph的说法(注3),是将自己常常拜访的部落格列出来, 「方便自己逛大街」。


大部分网友使用的是blogrolling.com的服务,会自动根据最新的状态更新,把所有blogroll清单用javascript排序后呈现在网页上。而透过<foaf:blogroll>这个语法,blogroll资讯可以夹带于FOAF档案中;在foaf.rdf档案与blogroll的相关设定完成之后,你可以使用Technik.net所使用的「FOAF自动自发机制」(FOAF Autodiscovery )(注4):Autocreation Tool自动建立工具,地毯式查找并阅读朋友们的最新FOAF资讯,再根据他们所撰写的自动自发联结,产生一份最新的FOAF档案。 (注5)


实验三

第三个实验是FOAF跟城市旅游导览的结合:OpenGuides开放城市导览计画(注6)。 OpenGuides于今年度参加第二十五届Prix Ars Electronica大奖:「数位社群」(Digital Communities)竞赛,这套网路内容服务同时也是由社群以Perl共同开发的自由软体,目前版本是0.3。服务本身是一个wiki的应用,就和著名的wikipedia一样,针对城市的主题,让所有人共同参与内容的创作、建立与修改所有资讯的共同写作计画。


以伦敦的开放城市导览计画为例,藉由规定共通的体例与软体设计的辅助,当你浏览任何一笔伦敦的pub资讯时,便是有系统地取用一套混用四、五种以上RDF词汇(包括FOAF在内)所描述的伦敦街头。


例如当我搜寻在Tottenham Court Road与中国城附近的pub资讯时,我找到了一家「费兹罗酒肆」(Fitzroy Tavern):除了知道历史悠久、从1883年的咖啡馆到1887年改建的pub,一堆伦敦Perl黑客的推荐之外,我还根据<foaf:topic>的语法所混用的Chef Moz(摩斯拉大厨?)的餐厅词汇(注7)、geo地理定位词汇以及都柏林核心后设资料(DC: Dublin Core Metadata),知道了它的经纬度、地址电话以及写作本页的作者资讯。可惜的是,老板或好心的路人甲先生没有输入餐厅的首页跟到底开到多晚的资讯。这个实验产出的结果,是每一个城市中有趣的资讯,最后都会以RDF的格式输出,成为软体可以处理的数位资讯;在合并汇整之后,提供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与乐趣。


实验四

基于前一个实验的结果,加上无线网路讯号与空间移动轨迹描绘的「大地游戏」产生了:NodeRunner - 「基地台发现大挑战!」(注8)。这是由纽约市无线网路狂热份子所发起的一种游戏,在两个地点之间寻找无线网路基地台、带着数位相机拍照存证,找到最多基地台的人获胜。在笔者个人的部落格当中曾介绍过的粉笔斥候(warchalking),也是这种游戏早期的源头之一- 在你活动区域周围找到无线网路讯号来源,然后拿粉笔在人行道上或站牌旁边,画上代表这个讯号来源相关的资讯- 这些精心设计过的符号,分别显示了这个地点的频宽、有没有锁住网卡编号、属于开放还是封闭的节点等等的资讯。另外一个切口与黑话则是wardriving,驾着汽车梭巡寻找无线网路的讯号。


回到前段所谈的大地游戏:NodeRunner。跟纽约市个人版「基地台发现大挑战!」不同的是,伦敦的Perl黑客Jo Walsh小姐跟完全开放大学(UoFO, University Of Openness)制图学院(Faculty of Cartography)合作进行的是一场开放组队参加的团体竞赛。三到四个人一组,装备包括:一台笔记型电脑(安装NetStumbler或Kismet无线讯号扫描软体,全程纪录log)、GPS定位系统(纪录waypoint log)、数位相机(必备、拍照存证;如果参赛团队还有数位摄影机也不错)。比赛的目标是在两个半小时内,参赛团队从hackney/shoreditch/city borders三个地点之一到limehouse的路途中,侦测、拍照与登入越多的开放无线网路节点的团队将获得胜利。


计分方式包括:单一节点成功扫描完成一次,算一分;成功地登入开放节点,拍照并且上传档案成功,得五分。晚上九点之后才到达终点limehouse的队伍,扣四分,而且大家会直接去pub喝酒,不理你们。每个节点都必须要拍摄并且上传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是所有团队成员站在讯号范围内合影,第二张照片是必须拍摄该区域显著的招牌或地标。


你可以想像这整个游戏都是利用FOAF与RDF/XML的词汇来描述吗?包括照片里面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资讯、伦敦街头的地标与地理位置,在城市中移动的轨迹,开放无线网路节点的登入纪录,以及该区域无线网路讯号的强弱纪录,通通透过FOAF与其他的RDF语义胶带黏在一起,变成电脑与软体可以自动自发地理解、推论、汇整,并且呈现出来的一种,鲜活精采的资讯。


结论

FOAF是一种可携带的资料。从设计之初,FOAF就是一种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资料的RDF语言。在让机器可判读的语义网(Semantic Web)的目标之下,它使用一般人都能够清楚了解意义的词汇,个人能够轻易的作维护与修改;更可以将最新的档案轻易备份在用户端,储存或者再作进一步的交换,不受伺服器资料库的限制。以往的个人资料都是在使用网站所提供的网路服务时,被网站保留在伺服器主机端;如今以分散的方式保留在使用者的手中,使用者甚至可以决定对谁来公布资讯、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资讯。


透过这种分散式的资料,与网路的Crawling机制,分散式的知识被合并、汇整成全新的立体样貌。透过各种实验与应用,FOAF提供了我们经验世界、认识世界的多种角度。从其他的人眼中望出去,世界的面貌有时候蛮令人感到惊奇的。我一直不断地在发现世界的新样子。


备注:FOAF档案范例URL:http://ilyagram.org/etc/foaf.rdf 

注解:

1.FOAF-a-matic, http://www.ldodds.com/foaf/foaf-a-matic.html


2.DannyAyers: Raw: Wishful Thinking with FOAF and Amazon Web Services, http://dannyayers.com/archives/002159.html


3.jeph, 音谋笔记:blogroll 政治学, 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0576.html


4.FOAF自动自发机制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FOAF档案本身透过<meta>的link标签,让软体自动发现FOAF档案,这样的自动化过程。第二个意思是加入schema的描述,以foaf.maker的语法把foaf.rdf变成一份自动发现其他内容服务、所需要的规格资讯参照主档的自动机制。详见 http://rdfweb.org/topic/Autodiscovery 。


5.Technik.net, http://www.tecknik.net/autofoaf/ ,但是这个小实验我还没有成功。


6.Open Guides, HTTP://呜呜呜.open诡的是.org/。


7.Chef Moz dining guide RDF Element Set, ver 1.0. http://chefmoz.org/rdf/elements/1.0/ 关于摩斯拉大厨,详情请参见http://chefmoz.org/ 与dmoz 开放目录计画。


8.NodeRunner, HTTP://呜呜呜.uncommon projects.com/node runner/。


相关组织网站
FOAF社群计画正式网页
2004年3月FOAF 词汇规格书 0.1 版
Orkut
Friendster.com
Ryze.com
blogrolling.com
Technik.net提供的FOAF自动自发机制
dodgeball.social
  相关新闻
» 仁大资讯Booster5让小店家也能做在地行销
» 中国国家邮政局:春节京东物流量占比最大
» 贸协携eBay打造台湾馆助MIT产品跨境销全球
» 京东携手Intel建立数字化零售联合实验室
» 2017 Q1台资安设备成长5.5% IDC:政府、教育与银行产业需求强劲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GDEFSDWSTACUK0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