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掌握新趋势 开创大格局
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作者: 林彥慧】2007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3518】

本社社长黄俊义(以下简称黄):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是工研院新成立的单位,可否请您介绍显示中心成立的主要任务、技术优势与特点?


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以下简称程):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以下简称显示中心)到今天成立正满一年五个月,在2006年初,工研院合并了数个研究所而成立焦点科技中心,显示中心为其中的一个焦点,其目标在于成为产业的开路先锋,为台湾规划下一代的显示研发中心。


《图一 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图一 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我于去年离开美国,原本在美国柯达公司担任LCD技术长职务,回来台湾之后,希望可以协助台湾的显示器产业创造另一个产业高峰。政府高喊的两兆双星计画,显示器产业正是其中的一兆,台湾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显示器生产王国。整体来看,2005年台湾显示产业产值已达220亿美金,占了全球31%,预计在2010年可达460亿美金,占全球的40%。


但是,显示产业的前景并不如数据般美好,显示器的关键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台湾则是透过技术转移的方式将显示技术植入产业界中,也由于台湾厂商这几年来一直着墨于制程技术的改良与成本的降低,因此造成了目前高产值、低获利的现象。


此时工研院成立了显示中心,主要任务便是扮演下世代显示器产业的先驱者,因此,显示中心锁定软性电子显示器作为研发主轴。选择软性显示器的原因在于,显示器是人与世界的一扇窗户,显示器是资讯的载具,古代人们用结绳来记事,用竹简来写书,直到印刷术的发明。而近代有阴极映像管的产生,使人类在资讯的载具上,有所突破。映像管是了不起的发明,而显示器则是另一阶段的新革命。


黄:就您观察,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何?而软性显示器又将在显示产业中扮演何种角色?


程:日前与部份业界朋友讨论到电视尺寸问题时,大家普遍觉得40吋不够大,而在近期的显示器研讨会中,也归纳出显示器应该在50吋以上。目前来说,显示器的发展趋势为萤幕尺寸要更大之外,更轻与更薄也是需要兼顾的重点,否则厚度与重量将使得LCD与一般传统电视的差异性缩小,传统的大电视甚至还可以当作家具的一部分,装潢出气势与大格局。而重量与厚度这两项并不是使用玻璃基板制作的LCD显示器特点。因此,在显示器尺寸越来越大的趋势下,显示器的重量与厚度将成为另一个挑战,因此软性显示器可以满足重量轻与厚度薄的需求。


针对软性电子显示器的研发,台湾目前处于设备不足与人才尚在培育中的阶段,这些制造的风险过高,导致业界不太敢大量投入研发生产工作,例如友达与奇美,仍选择将大量的资源放在LCD显示器的量产与竞争,而无暇顾及其他显示器的技术研发,而也就是工研院积极介入与投入推动的原因。


事实上,软性显示器并非用来取代LCD显示器,而是用于满足玻璃基板所无法达成的要求,像是电子纸与电子看板的开发就是为了满足更轻、更薄的需求。在人类生活方面,也许未来小学生不再被厚重的书包压垮,只要一张电子纸就可以上课,而在环保议题方面,显示中心也在积极研究如何降低显示器温度,以达到更为节能的效果。此外,当电子纸普及后,全球树木被大量砍伐的问题也将获得舒缓。


黄:软性显示器的发展除了前述所提及的优点之外,对于台湾显示产业还有哪些重要性呢?


程:我认为,发展软性显示器是一个使命感,为下一代人们生活与应用,其重要性不只存在单一产业而已。软性显示器不只台湾在积极发展,美国甚至将软性显示器发展在军事用途上。玻璃基板目前的趋势为越来越薄,但其瓶颈为耐撞与卷曲,这反而是软性显示器最大的利基。软性显示器的发展是个明显的趋势,因为有其需求,要而且越来越明显。全世界都在关注软性显示器这个议题,例如,飞利浦便宣布其萤幕可以折叠。目前软性显示器的技术瓶颈仍在材料的部分,如何改变其物理特性让产品更耐用是研发重点,因此显示中心一直致力于将薄膜电晶体制作于塑胶基板上的技术,以大尺寸软性显示器为研发方向,希望可以达到大面积与可卷曲的研发目标。


正因为显示器有大面积、轻薄耐撞与可携式等需求,软性显示器正可满足这些需求,因而成为显示器发展的重要趋势。显示中心将从软性显示器的角度切入,未来规划成为世界级的显示中心。显示中心扮演着台湾显示产业的开路先锋角色,肩任两大任务,第一为带动软性显示新世代,第二为再创显示产业新契机。


其实政府也相当担心价值一兆的显示产业,这个产业拥有超过20万工作人口,因此工研院必须扶持住该产业。除了为下一代显示器的发展寻找新方向外,也积极协助产业培育人才。工研院一直不断培育新兴人才,从乐观的角度看,这个单位年轻有拼劲,往后更将适时吸收有经验的人才。


黄:人才的流失似乎是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否可能透过专利来巩固优势,才不致于一直处于练根基的苦工阶段?


程:台湾的显示产业在技术上正萌芽,尚未到达技术转移的阶段,因此还没有专利布局。不过,根据工研院的了解,美欧日韩等国皆大举投入软性显示器的开发,日本甚至预言2007年将是软性显示器元年,目前也积极着手将软性显示器商品化。三星电子身为第一个主打大面积电子看板的厂商,对于大尺寸软性显示器的研发也将不遗余力。


我认为,投入产业创新有几大阶段:第一,掌握脉动;第二,预测趋势;第三,专利布局;第四,引进产业。目前显示中心已经掌握显示产业的脉动,并预测软性显示器为未来的趋势,一旦累积足够技术之后,专利布局将是显示中心的下一步重任。


黄:可否请您谈谈软性电子与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呢?


程:软性电子像个平台,可发展很多产品。软性电子在技术上有三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降低现有半导体制程的温度,直接将电晶体做在塑胶基板上;第二个方向是将玻璃或矽基板上的电子元件,以类似印版画的原理蚀刻转贴在塑胶基板上;第三个方向是使用全新的有机材料以印刷或喷墨等方式,制造有机薄膜电晶体(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OTFT)。传统电子元件使用矽基板或平面玻璃,软性电子则泛指将微电子元件制作在软性可挠式塑胶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技术及其应用,具有制程便宜、重量轻、成本低廉、耐摔与耐冲击等特性,因此,软性电子最具潜力的应用机会就是在显示器领域。


目前显示中心已开发出3.5吋复合型液晶显示器(Hybrid LCD),首度结合塑胶与玻璃两种材质,将上板彩色滤光片进行塑胶化,具有轻、薄、耐压等特点,可将显示器模组厚度减低35%,重量减轻36%,并克服玻璃基板的易碎缺点。


黄:LCD显示器与CRT显示器的市场状况不同,CRT显示器市占率曾高达80%,但LCD显示器却一直无法突破50%,未知工研院对此状况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或具体规划?


程:工研院当初成立焦点中心的目的就是在距焦,过去工研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如OLED、低温多晶矽等技术,发现最后对产业界没有很大的效益。主要是因为LCD显示器价格降得太快,导致其他技术的显示器市场受到打压。我常形容OLED技术是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而LCD技术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丑小鸭,但是当所有缺点都被化妆技术改进后,LCD摇身一变成为人工美女,与真正的美女竞争选美后冠。


此次工研院显示中心将研发能量聚焦在软性显示器上,是因为软性显性显示器可以满足LCD技术所不足的需求,这些需求终将成为趋势,工研院会在适当的时机将技术导入业界,然后开始小量生产,最后目标在于大量商品化。


世界的趋势变化万千,因此眼光除了要能跟上时代之外,还必须要快狠准,柯达就是一个无法掌握趋势的例子。过去我在柯达服务时,回台湾都带着底片当做见面礼送人,而仅短短几年,大家人手一台数位相机,底片在许多消费者眼中已成为被淘汰的商品。所以只要发现趋势,一定立即掌握,否则就会无法跟上,惨遭出局的命运。


黄:日本预估2007年将会是软性显示器元年,而您预估台湾发展软性显示器的时程将会如何,并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程:软性显示器初期以电子书(e-book)、Smart Card、电子标签、电子广告看板、单色手机、手机次面板为发展项目,且需兼具省电、可弯曲特性,2010年后在软性主动矩阵式液晶显示器(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AMLCD)的应用商品将会陆续导入市场,除了有大幅成长的机会之外,也将达到相当的规模与成熟的软性FPD应用产品。所以我预估2010年将是台湾软性显示器的元年,此外由于大尺寸显示器的前景相当被看好,所以我也预测台湾软性显示器将以大型电子看板的形式出现。


台湾IC产业相当发达且活跃,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工研院才会有跨领域的焦点中心出现,显示中心负责寻找方向,电子所与材料所则负责技术后援,因此我相信在三年之后,台湾软性显示器的时代将正式来临。


(整理\林彦慧;摄影\陈俊毅)


  相关新闻
» 资策会与大众电脑开发AI热成像警示系统 确保全天候行车安全
»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 DELO 启用峰值输出功率为 1.7兆瓦的太阳能系统
» 宇瞻导入胆固醇液晶全彩电子纸看板应用 开拓绿色显示市场
» 林业保育署屏东辖区以太阳能建置打造绿能环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BD9N442STACUK9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