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事業一蹶不振且持續低迷的業績,加上韓國廠商的激烈競爭,讓日本Sony打算出售旗下的電池事業。日本經濟新聞報導,Sony打算出售事業的消息一出,引起多家國內外投資基金的興趣,當然像鴻海這樣的OEM/ODM廠也興致高昂,希望能接手Sony的電池事業。
|
Sony打算出售旗下電池事業。 BigPic:348x512 |
是完全出售電池事業部?還是部分切讓?據說Sony仍在評估考慮中,Sony電池事業的現狀是截至今年3月的營業收入為1425億日元,但各項產品別的損益沒有明確公開。Sony在1991年讓鋰電池開始量產,自從鋰電池問世後日系廠商在電池產業中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以鋰電池為主力,涵蓋了包括行動電話用電池及電腦等應用。
2008年Sony的鋰電池的全球市占率為14.3%,但之後就開始下滑,到今年的第二季4~6月的鋰電池全球市占率下滑到6.9%,居第4位。韓國廠商因為韓元匯率相對低,價格有很高的競爭力,三星電子SDI現在高居第1,LG化學位居第3,狠狠把日系廠商拋在後面。而Panasonic雖然位居佔率第2名,但是陷於苦戰的情況,顯示日系廠商已經很難在電池事業上獲利。
鴻海不管在資金或生產設備規模的建立方面都已經具備很好運作基礎,委託鴻海快速且大量將產品生產上市不是問題,然而再大的廠房如果沒有掌握關鍵技術,對企業本身是一件既消耗又危及事業的大問題。鴻海本身尤其清楚這一點,因此之前在面板上相當積極希望取得Sharp的技術。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鴻海對新能源的投資動作積極。為切入消費性電子產品用的高分子鋰電池領域,去年7月於四川成都設立鋰電池廠"原瑞電池科技",主要生產高分子鋰電池芯及電池模組;為了生產太陽能電池,在江蘇阜寧設立了富昱能源科技。廠房都蓋好了,如今Sony因為電池事業獲利困難打算出售,對鴻海正是能取得技術的好機會。
只不過日本企業的經營文化仍舊不如美式企業那樣灑脫。美國企業在某個部門或事業的預期獲利無法達成,打包整理出售並不覺可惜。日本企業總歸一句:不願意技術流入他人之手。"賣掉,就失去了"這樣遺憾的心情導致日企在經營很困難的時候,都很難快速做下收手的決定。Sharp和鴻海的合作關係正是一個這樣的寫照,這次的Sony打算出售電池事業,或許還要繼許擺盪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