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AT&T网络及企业策略的调查报告出炉
有61%企业指出计划二年内提高在网络设备支出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04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1105】

一项由AT&T与经济学人(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EIU)共同进行,针对网络及企业策略所作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未来两年内,有近61%的企业主管表示将增加网络投资上的花费,而且有近44%的企业将采用一些「公用运算」(Utility computing)模式。

调查报告中也指出「公用运算」逐渐成为企业所选择的商业策略,尤其是那些希望降低现有网络成本并减低网络复杂度的企业,「公用运算」模式使企业能共同使用服务供货商所提供的信息科技资源,以达到更大的效率。

此外,要在旧有信息技术架构的网络上,同时满足新应用程序的强大需求及负荷数据流量增加,将是未来网络管理上一项最主要的挑战。根据AT&T/EIU调查指出,有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在两年间将会在企业内实施CRM应用程序系统、 VoIP、视频会议、或WiFi无线存取等。

AT&T Business 亚太区总裁Steve Lowe表示:「这份调查指出全球企业正面对网络日趋复杂的困扰,企业客户要求网络设备供货商必须能提供清楚的技术发展路向及全球联系,协助企业把信息科技资源运用得更有效率。」

「公共运算」模式让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信息科技服务,且无需担心服务的实施途径。透过自动化与虚拟技术,「公用运算」能随着客户的不同要求而达到更安全,更灵活的资源分配。

对于那些与管理服务供货商合作的企业而言,「公用运算」可以降低成本,因为除了桌上计算机外,企业将不需再购买、设置、维修及运作任何硬件或软件。同时亦因依用途来收费,企业只要就所需要的服务付费即可。此外,因为最先进的信息科技资源可供衆多企业共享,新的「公共运算」模式亦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AT&T 「公用运算」与虚拟服务

AT&T正在建立最完整的「公用运算」服务系统,范围跨越信息科技与网络,服务层级与依用途收费计划则涵盖服务器,网络,应用程序管理,以提供客户最具弹性的多样选择。

AT&T也将持续提供并扩充其在「公用运算」服务上的项目,让客户作出更灵活、更具弹性的控制,当系统需求改变时,客户就可实时自动对设备资源进行最佳分配。

AT&T应用系统认知网络 (AT&T Application Aware Network)

为了支持「公用运算」服务, AT&T正在建立应用系统认知网络(AAN)。应用系统认知网络将建立在以MPLS(多重协议卷标交换)为基础的AT&T环球网络上,提供比传统信息科技网络更具成本、规模效益和可靠性的运算需要。

AT&T Business 亚太区总裁Steve Lowe指出:「企业拥有技术最重大的长期成本就在于维修费用及管理成本。而自动化是企业争取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费用降低的关键。 AT&T正在建立并运用工具,让企业网络环境能比以往传统网络更符合成本效应,具扩充性,更可靠。」

AT&T应用系统认知网络极具弹性,客户不须投入固定成本来设立一个固定容量的信息环境,需要庞大投资却很少充分使用的信息科技架构。

有了AT&T应用系统认知网络,客户可藉应用 AT&T的网络与设备,将固定成本转变成变动成本,由于不需要购买设备,因新项目需要加快、延迟甚至取消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可大幅减少。原本布署新应用系统所可能产生不可预期的风险也将消失。

此项「自我网络管理:运用公共运算建立架构」报告是AT&T与EIU就未来网络四个领导性报告系列的首份报告。接下来的报告将持续探讨网络安全、远程工作及VoIP。

相关新闻
COMPUTEX 2024--宏正以AI赋能与视觉管理打造地震应变中心
智慧随行年代 联发科技展示无所不在的AI
黄仁勋:新的运算时代正在启动
中华精测在国际电动车晶片测试领域拓新局
产学合作推展AI跨域应用 台师大与辉达、技嘉打造元宇宙实验室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 融合航太与无线生态 NTN打造下世代网路
» PCIe 7.0有什麽值得你期待!
» 蜂巢服务和 Wi-Fi 辅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追踪贵重物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BKW38QSTACUK8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