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客車事故頻傳、駕駛恍神與分心問題日益嚴重,AI技術正成為提升行車防護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年大型車事故主因中,超過一半與駕駛恍神、緊張或分心有關,凸顯提升駕駛專注力與預防危險行為的重要性。為此,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攜手產業夥伴,推出臺灣首套專為大型商用車設計的「智駕視界座艙系統」,透過AI輔助技術,為行車安全加上一層堅實防護。
 |
/news/2025/04/28/1827394200S.jpg |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資策會整合晶片、感測器與AI應用,開發出具備全姿態駕駛行為監測能力的智駕座艙系統。不同於傳統駕駛者監控系統(DMS)僅聚焦於臉部與眼睛特徵,新系統搭載側方鏡頭與全身動作辨識技術,能精準偵測低頭滑手機、進食、彎腰撿物等高風險行為,即時發出警示,大幅強化對人為因素的預防與干預能力。
同時,為降低運輸業者導入AI技術的門檻,資策會與耐能智慧合作,推出「CamBoost AI智慧增強器」。這項技術可在現有攝影機設備上加載低功耗AI晶片,無需汰換整車系統,即可賦予傳統行車紀錄器車道偏移偵測、前車警示、行人辨識等進階功能,快速且經濟地提升大型車隊的即時風險辨識與預警能力,加速傳統車輛邁向智慧升級。
除了提升駕駛行為監控能力,這套智駕系統也結合了大眾電腦開發的AR-HUD抬頭顯示技術。針對大型車獨特的垂直式前擋風玻璃設計,AR-HUD可將駕駛盲區影像、導航資訊及AI偵測結果,以擴增實境方式投影至駕駛者視野中,並能依據目光動態調整顯示位置,有效提升駕駛對周遭環境的感知能力與反應速度,進一步加強行車決策的即時性與正確性。
透過智駕視界座艙系統的開發,臺灣已建立起自主創新的駕駛安全偵測技術鏈,不僅降低產業導入門檻,也為智慧車電產業帶來加值轉型的新契機。未來AR-HUD應用將於2025年下半年在亞洲市場進行實證測試,預計2026年正式導入商用客車,有望創造超過12億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