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工业4.0翻转丰田式管理
新概念刺激出新思维

【作者: 林可欣】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12199】

从自动化到智慧化,这几年制造技术快速提升,2012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成为这波智慧工厂中最主流的概念,工业4.0强软硬串连、虚实整合,让每个制造环节有了全新定义。


图一
图一

制造效益的大幅提升,让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工业4.0,并陆续制定出相关政策,投入相关软硬体的建置,瑞士德勤(Deloitte)归纳出其工业4.0的特征包含以下:


1. 智慧生产系统的虚拟网路(Vertical Net Working of Smart Production Systems)


透过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CPPS)


智慧整合感控生产系统,或称虚实整合生产系统的虚拟网路,使工厂能及时反应,快速因应客户需求进行调整,掌握库存量,以及处理异常状况。实现客制化与个人化制造也让工厂能充分发挥原料、能源以及人力之效能,达到资源配置最适化,效率最佳化。


2. 新世代全球价值链网络的水平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 via a New Gener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Networks )


这些新全球价值来自即时性优化后的网络,使整合过程的资料全透明化并能共享,而且具更高阶的可挠性以回应即时性或异常状况。透由与商业伙伴的水平整合产生全新商业合作模式,近年如责任归属与智慧财产权等议题也渐受关注。


3. 以贯通工程横跨整个价值链(Through-engineering across the entire Value Chain)


工业4.0其一特征在跨学门(cross-disciplinary)的贯通工程(through-engineering),藉由新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过程的无缝接轨,整个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及新品发展制造与产品生命周期间更加紧密,透由整个过程中数据与资讯的透明化,让产品发展与生产系统间产生综效。


4. 透过指数科技加速改变 (Acceleration through exponential technology)


指数科技可作为一种加速器或催化剂,使工厂流程能走向个人化的解决方案、更具弹性化也更加节能。工业4.0的自动化须具备高阶认知与自主判断能力,AI人工智慧、新型机器人以及感应科技皆有此潜力实现产品的个人化与弹性化。而如奈米材料与奈米感测的发明,智慧工厂能更有效掌握产品制程,提升品质管理以及提升人机合作的安全性。


翻转管理思维与因应急速变化环境


自以上特征来看,智慧工厂将全然颠覆传统工厂的基础架构以及管理方式,在急速变化的环境中,管理者需动态思维加以因应。如资源重新配置的议题,不同的公司经营型态其资源网络也会随之不同,内部IT系统的改变对公司将是一大挑战,大公司往往碍于成本问题不将旧系统整套换新,而选择与现有IT系统进行连结,此工程将费时费工,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更换系统相对容易。


另一议题是工厂管理,现今管理者重视精实生产、减少浪费、面板式管理,透过丰田式的管理,让制造程序能被量化以及最佳化。工业4.0虽与丰田式管理有多处相似点,如两者皆视实际需求生产,且立基于即时(Just-in-time, JIT)生产的情境,皆讲求生产效率最大化与减少浪费,然两者在观念与实际操作上却有所差别,正如全球最大汽车零件商博世(Robert Bosch GmbH)的董事施维纳(Werner Struth)所提出「丰田生产方式注重大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而工业4.0则是 「个体生产体系」。


工业4.0,并非只是单纯的生产制造方式改变,而是公司组织、行销策略转折与服务型态的转变,连动的包括群聚效应、联盟的综效以及公司营运方针等。台湾已感知风向转变,M-Team, L-Team, A-Team等皆揭示了协同合作的趋势,藉由与联盟伙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撞击出更多技术、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上的创新。以台湾在地的线性传动元件制造商-OME Technology为例,因应全球风向球的转变,公司调整为矩阵化组织架构,工厂导入智动化系统,与上游供应商组成线性传动蓝海联盟(L- Team, Linear Motion Team),积极与优质的外部伙伴结盟,借技术交流建立工业4.0中重要元素-机械模组应用,同时布建实体与虚拟通路,提升五大洲行销网络密度。这种应变能力与弹性化,能洞悉环境趋势并迅速调整,正为台湾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展现。


于服务型态上,「制造业服务化」也是近年被频繁提起的观念,台湾地狭人稠加上IT建置的优势,一站式销售能有效减少客户消费成本,一站式销售能有效减少客户消费成本,借终端资料的搜集分析以及与策略联盟间的技术整合,提供更佳的消费者经验。在工业4.0的环境下,硬体厂商渐朝向软硬整合,传统工厂更需有创新的行销模式与经销管道(特别是网路商业行为),方能于这场全球的赛局中站稳赢面。


当机器人变成同事 工厂该如何管理?


高科技让工厂的生产更加独立自主,包含预防维护、自动化进货物流、智能化资料搜集与判断。智慧工厂让管理者无须至现场视查,而是藉由感应器或电子眼搜集现场数据就能判断以及推测情况,在此环境下,人类工作者的角色将有所转变。


「人力资源的珍贵性,不在从事重复且知识含量低的工作上」,意味工业4.0下创新的管理方式与组织型态。数据的收集整理已非工作项目,如何筛选分析才是重点所在。正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李杰教授所提出的见解,工业4.0并非单纯的工业化+资讯化,透过大数据进行使用者分析,了解产品背后看不到的规律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于管理的议题上,现有组织型态无法跟上快速转变,于指数成长的科技下,组织需找到新的策略模式,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公司难以再自实体产品与服务中获利,而须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方为公司的长远竞争力。


总结以上,透过丰田式生产虽能快速制造大量产品以获最大效益,然在上述工业4.0的环境中,将有更频繁的跨领域专业合作与即时资讯传输,传统的管理方式难免落于窠臼。科层式组织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由机器人接手规律重复性工作后,智慧工作者可以一种由下至上的管理方式,透过有机网络架构,在虚实整合的环境中让各独立节点进行更有效率的沟通,并可随时进行动态调整,此种类神经网络的管理方式,与传统工厂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与目的。


另一逐渐受到重视的议题是人机互,与电脑的发明相同,「人工的机器工作者」正逐渐增加数量,并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然在此社会网络中,人类要如何与机器人相处?又该如何管理机器人?近期研究已转向探讨Ai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教导机器人辨识环境,以及学习如何达到人类的需求。正如Dr. Kristian Wasen所提,在机器人社会的来临下,我们应如何与之相处并接纳其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新兴科技的改变带动组织型态改变,在引入机器工作者同时,原本管理的定义受到挑战,工业4.0也意味着管理的翻转时代来临,各位管理者们是否准备好迎向新时代了呢?


(本文作者任职于精浚科技)


相关文章
欧姆龙为制造业界首次加入ES100的厂商 致力於节能减碳,提升能源生产率提高一倍
专攻低功耗工业4.0应用 可程式化安全功能添防御
Wi-Fi 6加速工业4.0
台湾半导体业者全力备战未来的人才争夺战
厘清目标 规划步骤 大幅提升SCADA导入成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RIN国际研发高峰会手举行 金属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 UL、工研院与安卫中心携手成立安全联合训练教室 降低产业潜在爆炸风险
» 勤业众信:聚焦3大核心风险控管 奠定企业转型基石
» 雪佛龙和JERA签署协议 在美国和亚太区发展低碳解决方案
» 达梭SOLIDWORKS分享大中华区策略 拟订未来5年成长3倍目标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U2INS7WSTACUK8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