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家用闸道器(Home Gateway)打造家庭资讯市集
 

【作者: 梁永樂】2002年03月05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6452】

虽然PC(个人电脑)是目前最大宗的连网装置,但在生活愈来愈无法离开网际网路的趋势下,若各式的生活用自动装置都要透过PC连网才能取得资料,PC反而变成是麻烦、不便的装置与程序,于是IA(资讯家电)的观念开始被提出,让生活中的装置自动连网、自行取得所需的网路资​​讯,并将资讯应用于生活中。


乍听之下,由装置自动连网、自动运用资讯是比凡事皆透过PC转传来的方便,例如MP3随身听自行取得网路音乐、电视游乐器自行下载新的网路连线游戏、DVD播放机自动下载新影集等。但实际上却是:每种IA只撷取与运用自身应用取向的资料,并直接将效果、效用发挥于现实的类比生活中,而各种IA间的数位资料却不容易分享与交换,因此IA比PC更直觉、容易地取得与运用网路资料,但却比PC难转移、分享、交换资料。


所以Microsoft(微软)提出PC+的概念,认为PC可以担任IA Hub(集线器)的角色,充当各种IA装置间的资料仲介、交换站,但这会是未来家用PC持续值得投资、使用的价值。


不过这样的说法似乎也可以再修正,因为家用闸道器(Home Gateway)的出现,将可以提供比PC更容易、方便、低廉的资料交换方式,取代PC未来所想扮演的IA Hub角色,如此家用PC的价值又必须重新打量、估算了。


究竟家用闸道器为何物?以下是我们更一步的探讨。


家用闸道器的观念与角色

家用闸道器(Home Gateway)也称作住宅闸道器(Residential Gateway),是一种长时间开机(Always On)运作的网路数位资料转换器,它一方面可以连接家中的宽频网路,并将频宽进行分配与再应用,另一方面闸道器本身也支援多种传输协定、提供多种传输介面,让各类IA装置能透过它,快速、直觉、容易方便地进行数位资料、网路资料的分享、转换、转移等应用。 (图一)



《图一 Home Gateway对外连接Internet,对内则提供多种通讯应用与信息转换》
《图一 Home Gateway对外连接Internet,对内则提供多种通讯应用与信息转换》

举例而言,当数位相机拍摄了图像后,数位相机用USB介面与闸道器连接,然后闸道器用印表埠与印表机连接,然后将数位相片列印出来,或者闸道器以AV端子与电视连接,直接在电视上欣赏相片。


再举个例子,闸道器一端连接Cable Modem或ADSL连结网际网路世界,另一端透过HomePNA网路连接屋内各处的连网装置(PC、Set-To-Box等),可以统筹分配频宽给各装置,也可以提供VPN(虚拟私有网路)、Firewall(防火墙)等功能,甚至可以将电视节目广播至家中每一处,让卧室内的PC也可以看电视,或者闸道器也透过802.11b、HomeRF的无线通讯,如此在院子、车库、洗手间内,也可以透过无线通讯的WebPAD,得到全球的网路资讯。


其他还有许多的资讯应用,例如视讯转换器(Set-Top-Box)取得的音乐可以透过闸道器传递到MP3数位随身听上,电视游乐器中的游戏音乐不错,也一样可以够过闸道器转存至其他IA装置中,总之此类的网路数位资讯、媒体之分享、转换、转移,即是闸道器的角色与功用。


PC能否胜任Home Gateway的工作?

虽然上述这些转换应用PC一样可以做到,但交由PC担任这样的应用却有许多的副作用:


1.价格昂贵:即便是低价电脑,也要500美元之谱,只作资料转换似乎过于大材小用;


2.体积庞大:必须占据一个书桌大小的面积;


3.过于耗电:本机至少要250W电力,此外CRT显示器要110W以上电力,即使是省电的TFT-LCD也要50W以上,并不适用于长时间运作(Always-on)的设备;


4.开机过久:从开启电源到正式可用,大约要2至3分钟时间;


5.使用复杂:面对104个键盘按键,各类对应的驱动程式、应用程式;


6.难以维护:须定期磁碟重整、扫描、扫毒、备份、软体升级补强、才能维持正常运作;


7.稳定性低:作业系统破坏、硬体过热当机、中毒、遭入侵;


8.噪音吵杂:机壳内的高发热晶片,如CPU、VGA等,大多需要风扇帮助散热,风扇声常是噪音来源;


综观上述,PC由于稳定性低,不适合长时间开机,临时使用时才开机也反应不及,其他还有吵杂、昂贵、占空间等限制,因此真正适合IA Hub角色的依旧是Home Gateway,而非PC。


家庭网路发展功能与技术需求

事实上就目前而言,家庭的数位应用、网路应用仍在起步阶段,除了几项应用已可看出前景端倪外,其余尚有许多待开发、待想像的应用,不过我们试着列出各类的家庭数位应用、网路应用:


1.频宽分享(NAT)

家庭上网由以往传统类比拨接的56Kbps,到今日ADSL的512Kbps,甚至1,540Kbps,已经有近10倍的频宽增长,台湾更已经突破100万户,250万人使用宽频,而家庭中若只有一部PC使用宽频实属浪费,因此频宽分享将成为宽频到府的第一个应用,频宽可分享给第二部PC、具上网功能的电视、Set-Top-Box、甚至是上网对战的电视游乐器,以及其他的IA设备。


2.频宽管理(QoS)

除了频宽分享外,控制每个装置的传输频宽也是一大要务,例如MP3音乐仅需96Kbps至128Kbps的频宽,随选视讯(Video-On-Demand, VOD)的VCD播放品质需要1,200Kbps的频宽、音乐CD一样要1,200Kbps、DVD-Video需要6,000Kbps、VoIP网际电话需要80Kbps、传真需要9.6Kbps,每种IA装置因其应用会占用不同份量的频宽,因此频宽的管理便相当重要,如此才能确保每个IA装置在允许的时间内取得充分的资料,使其应用​​效能的品质不致受影响。


3.内容过滤(Content Filter)

家长经常担忧小孩子学会上网后,会因无限制的网页浏览而受到有害内容的影响,如色情、暴力、嗑药、邪教等,因此限制与管制可浏览的网站、网址也成为重要的应用,如同一般有线电视的「锁码频道-解码棒/解码盒」的用意相同。


4.防火墙(Firewall)

资讯安全也是经常令人担忧的问题,病毒发作、骇客入侵以往仅影响拨接上网的PC,如今宽频到府后,病毒、骇客不仅会伤害PC,还会伤害家中所有的连网装置与IA,因此资讯安全的防护也成为宽频家庭的必须功能。


5.列印共享(Printer Sharing)

以往SOHO族经常会购买列印伺服器的小盒子,好让家中的多部PC、Mac可以共享印表机,如今Home Gateway也能提供类似的功能。


6.虚拟私有网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弹性办公室、虚拟办公室的观念逐渐抬头,如何将家中的连网PC、连网IA也成为办公室内可运用的资源,又不致于泄漏隐私与机密资讯呢?这就得透过VPN技术来达成。 VPN可以将公众的网际网路当成居家LAN网路来使用,离开家门后只要能连上网际网路,那怕是透过连网手机、连网PDA、网咖(Internet Coffee)、资讯亭(KIOSK )、办公室等,都可以持续使用居家网路中的所有装置与资源,且不会有资讯外泄的顾虑。



《图二 Home Gateway应会依据Data Sharing Gateway、Service Gateway、Multifunction Gateway三阶段来演进》
《图二 Home Gateway应会依据Data Sharing Gateway、Service Gateway、Multifunction Gateway三阶段来演进》

以上各项是目前居家宽频到来后的首波应用,未来仍有各种应用可能,如冰箱上网,可以让职业妇女在上班时就可以知道家中缺什么菜;又如家庭保全监视,可以随时知道家中幼老状况,出差旅游时可以得知是否有宵小入侵等;还有影像电话、讯息转传(FAX-to-E-Mail、E-Mail-to-SMS)等,都是即将普及的家庭宽频应用,也同样要倚赖Home Gateway将它们连结起来,才能方便实现。所以Home Gateway的发展应会有阶段性,请参考(图二)。


家庭网路未来架构

如此多的应用,在家庭中到底要如何布建与实现呢?


在此我们试着推敲数位宽频家庭的网路架构,首先是用Home Gateway接取总宽频来源,此为ADSL、双向Cable Modem或光纤等,至于传统拨接、窄频ISDN(2B+D)、单向Cable Modem、以及DirecPC等,在未来的家庭应用都也所受限。单向Cable Modem与DirecPC的弱点在于上行非仰赖传统拨接不可,如此上行频宽仅有33.6Kbps,是家庭宽频的受限所在,当然,就以节目广播而言,两者仍是很理想的传播方式,而ISDN(2B+D)在简易的视讯会议中也仍可发挥。


接着Home Gateway可以对家庭内有线与无线区域网路服务,有线方面除了有已在企业界广为使用的乙太网路(Ethernet)外,也可以使用居家电话插座所形成的区域网路HomePNA( Home Phone-line Network Alliances),前者有10Mbps、100Mbps的频宽,但缺点是居家没有现成RJ-45布线与插座,需要自行布线;后者虽可直接利用现成的RJ-11电话插座与布线,但频宽仅有1Mbps与10Mbps,不过就目前的ADSL/Cable Modem而言,1M-10Mbps的网路传输已足够。


至于无线方面,Home Gateway也可提供IEEE 802.11b、Bluetooth、HomeRF等无线传输功能,让连网装置的使用更无拘无束,例如家人可以用WebPAD浏览网页、阅读电子书,而且是躺在床上看、或是在如厕时看,或者用无线耳机听网路数位音乐、广播等。


除了有线、无线网路外,Home Gateway自身也可提供多种传输介面,如USB、1394、S端子、AV端子、S/PDIF光纤音讯、传统I/O埠等,可以连接各种IA、消费性电子产品、影音视听产品等,另外Home Gateway内部也提供IDE、PCI等介面,可以用来扩充与延伸Home Gateway的功能,如家用伺服器(Home Server)、个人网页伺服器(Personal Web Server)等,以因应未来的应用。


所以归纳上述来描绘宽频家庭的网路轮廓,是ADSL到府,接Home Gateway,然后由Home Gateway提供HomePNA的有线区域网路,以及HomeRF或IEEE 802.11b的无线区域网路的连线服务,此外Home Gateway自身也具备各种传输介面,其中USB、Serial Port、Parallel Port是资讯周边、IA的接取口,S/PDIF、AV端子是消费性电子的接取口,至于1394、IrDA红外线则是同时消费性电子、资讯产品皆合适的沟通介面。


技术与产品的发展瓶颈与突破

Home Gateway的功能与应用如此多样,还要兼具多种有线、无线的通讯功能,是否在短时间内有其发展的困处与隐忧呢?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是现今Home Gateway设计、发展的一大难处,而所强调的应用与取向也没有一致性及默契,此外​​多项应用(如DHCP与DNS伺服应用)集合于一机,能否同时满足多样应用及其品质、顺畅度等要求也让人怀疑。


此外要让Home Gateway做到切合使用仍须花费一番功夫,必须做到简易自动、非技术背景的消费者就能安装设定,或者是由远端进行遥控设定,都在在考验着Home Gateway设计者的功力与巧思。另外一项让设计人员费神的,即是Home Gateway最好在错​​误发生后有自动修复错误的能力,即使作不到,也要有透过远端网路进行问题排解、修复的能力,都是Home Gateway今后须面临与克服的地方。至于在产品设计上的考量,请参考(图三)、(图四)、(图五)所示。


(作者为美国国家半导体亚太区信息家电市场经理)



《图三 Home Gateway的硬件位于最底层,往上则堆栈组各类软件组件与程序》
《图三 Home Gateway的硬件位于最底层,往上则堆栈组各类软件组件与程序》

《图四 NS所提供的RG(Residential Gateway)硬件系统架构图》
《图四 NS所提供的RG(Residential Gateway)硬件系统架构图》
《图五 使用NS Geode芯片所设计成的IBM Home Gateway实际成品(摄影:朱善存)》
《图五 使用NS Geode芯片所设计成的IBM Home Gateway实际成品(摄影:朱善存)》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宏正AI创新连结浸体验 於COMPUTEX 2024展示赋能应用方案
» 欧盟规划6G计画主席来台 与经济部签约合作跨国研发
» 经部领军台厂重回MWC 秀5G电信与系统商最隹夥伴实力
» 经济部支持跨国研发有成 台欧双方分享B5G~6G规划
» 瀚??科技与ageis 联手打造AV over IP 发表真4K影音解决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2NEYQGSTACUK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