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D-Link DSM-320 通過產品規範認證
全球第一款通過NMPR認證的產品

【CTIMES/SmartAuto 李瑞娟報導】   2004年06月16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2212】

D-Link 推出的網路多媒體播放閘道器(DSM-320)係由明泰科技負責設計製造,同時是全球第一款通過Intel 所制定的NMPR(Networked Media Product Requirements)網路多媒體產品規範認證產品。

/news/2004/06/16/1821491627.JPG

D-Link 友訊科技所推出的網路多媒體播放閘道器(DSM-320)日前宣佈通過Intel 所制定的NMPR(Networked Media Product Requirements)網路多媒體產品規範認證,該產品係由明泰科技負責設計製造,同時是全球第一款通過該項認證的產品。D-Link 這次推出的DSM-320 已於美國上市,並與AOL 一同展開市場推廣,其他地區如歐洲、澳洲、新加坡等,亦將於6 月以後陸續出貨。NMPR 是去年Intel 為推廣數位家庭所制定的標準,主要是希望協助下游客戶加速在數位家庭產品上的發展。對於Intel 所制定的數位家庭產品規範,友訊表認同支持,並表示規範中UPnP.(萬用隨插即用)是一種簡單好用的家庭網路(Home Networking )介面標準,透過這個開放性架構,家庭網路中的智慧型物件、應用設備、PC 及各項服務,將可以因此連結而分享。而在此次參予Intel 檢驗測試的過程中,友訊表示未來D-Link 的數位家庭產品,均將符合Intel NMPR

的規範。

D-Link 友訊科技為Intel 去年成立的數位家庭產業推動聯盟(DHWG, Digital Home WorkingGroup)的成員之一,DHWG 的工作重點在於發展以個人電腦及家電為基礎的數位裝置。D-Link所推出的這款DSM-320 便是符合Intel 日前公佈的NMPR 規範,符合Wi-Fi 802.11a/b/g 的通訊協定,透過網路讀取、分享、儲存各種影音多媒體內容。Intel Desktop 小組技術長Kevin Corbett 對D-Link 致力於發展符合UPnP.的網路多媒體設備表達高度的肯定,同時指出Intel 公佈NMPR 的最大目的,便是希望日後數位家庭產品都能夠彼此相容,同時與個人電腦的連結更緊密。D-Link 技術長AJ Wang 對此表示,很高興見到Intel能夠率先頒定一個業界可共同遵循的數位家庭標準,同時希望日後能與Intel 共同開發下一代的數位家庭的網路產品。透過DSM-320,使用者可以輕易的將網路上的各種影音資料,例如MP3、WAV、AIF 和WMA聲音格式,JPG、BMP、PNG、TIFF、JPG2000 和GIF 圖像格式,MPEG-1 、MPEG-2、MPEG-4 DivX、Quicktime 和WMV 錄影格式和M3.U、PLS、ASX 和RMP 影音播放表格式,透過內建的AV 端子及S 端子在現有的家電產品如電視、音響上播放。

相關產品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捷揚光電攜手Audio-Technica打造聲像追蹤智能視訊會議新體驗
英飛凌發布高能效AI 資料中心電源供應單元產品路線圖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Microchip發佈TimeProvider 4100主時鐘V2.4 版韌體
  相關新聞
» 工研院參展COMPUTEX 聚焦AI、通訊、沉浸現實、綠能永續
» CyberArk收購Venafi為機器身分重新設定安全標準
» 宏正AI創新連結浸體驗 COMPUTEX 2024展示賦能應用方案
» Nordic和Sisvel協力簡化蜂巢式物聯網 SEP 許可流程
» 中華電信拓展數位簽章應用 促進服務更便捷安全
  相關文章
» 建築業在無線技術基礎上持續發展
» 環境能源物聯網將為資產追蹤帶來革新
» 融合航太與無線生態 NTN打造下世代網路
» PCIe 7.0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 蜂巢服務和 Wi-Fi 輔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追蹤貴重物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2.35.11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