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周光仁:架构定义 决定效能优劣与否
对谈人物:美商超微半导体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周光仁

【作者: 編輯部】2003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8550】

《照片一 周光仁:AMD能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尤其在整体效能的表现上,经过这么多年来的考验,还没有被淘汰,有很大一部份的关键原因来自于架构定义的部分。》
《照片一 周光仁:AMD能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尤其在整体效能的表现上,经过这么多年来的考验,还没有被淘汰,有很大一部份的关键原因来自于架构定义的部分。》

本社社长黄俊隆(以下简称黄):周总经理到AMD服务也已经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了,对于AMD的业务必定相当了解,关于贵公司产品所经营的市场,您有何看法与观察?


美商超微半导体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周光仁(以下简称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整体电脑产业的​​发展来看,从过去的电子、半导体到PC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一直到最近资讯产品走向消费性的发展,转变不可谓不大,以产品的角度来看,PC已经相当成熟,未来会再有持续性高度成长的机会已经不高,不过,在这个基础下所延伸出来的应用,与引导出来的市场与需求等,还有相当好的机会,像是PDA、Table PC等都是。


相较于过去消费性产品如电视、音响等家电产品的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创造出许多新兴的行业,像是台积电与联电这样的专业晶圆代工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是这个产业很大,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策略与想法,所处的位置与拥有的利基各有不同,但是无可讳言的,许多人依赖这个产业发展抱负、实现创意。


时脉不等同效能

黄: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进步,CPU运算时脉的发展,依照「摩尔定律」不断的提升,您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想法? CPU速度与系统效能可不可以等量齐观?


周:最近几年来CPU时脉的进展确实令人咋舌,市场是否真有这样的需求,其实很难说,但是相对时脉提升所带来的效能提升,AMD一直以来就站在较为保守的立场,只是,就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技术的提升除了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之外,也是传递产品附加价值的一个手段,不管是什么产品,新技术对于该领域的产业革新都有其价值。


其次,再缩小到AMD的角度来看,AMD不像Intel享有近八成的市占率,可以一呼百诺,但是AMD一直以来就不是以产品时脉做为行销的诉求,却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绝对有其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黄:谈到AMD存在的价值、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可否请周总再深入谈谈贵公司这部分的策略,包括AMD的产品与技术规划?


周:AMD的产品销售比重中,CPU占有60%左右,其余部分的产品就是从CPU的核心技术中延伸出去的,简单的说,AMD要将自身的IP价值最大化,所以并不是只有CPU这个产品,相反地,其他的产品对AMD来说也很重要。


以业务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最下游是销售与品牌经营;往上一层是制造部分,这部分牵涉到产品的品质,目前一个CPU上电晶体的数目动辄上亿,时脉很高,其复杂度一般人很难想像;最后是最根本的设计部分。我们常自己与最大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在行销这个层面,能够发挥的空间很小,原因在CPU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只要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品质好,销售自然就好。


而在制造部分,在目前CPU时脉不断提升、die size越来越小还必须达到效能的表现,要克服这个部分的挑战,一定要有一些突破性的做法,尤其是Intel在这个层面的表现,事实上对AMD来说是个很沉重的压力。不过这又牵涉到资源运用的问题,就像开自助餐厅与开大饭店两者的区别,小餐厅虽然没有很大的客户服务量与资源可以运用,但是相较之下也没有大饭店背负的庞大营收压力,这在景气环境的循环之下各有利弊与得失。


架构定义具关键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再看到最源头的设计层面,AMD能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尤其在整体效能的表现上,经过这么多年来的考验,还没有被淘汰,有很大一部份的关键原因来自于架构定义的部分,从那时就决定了CPU的特质,是先天血统优良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像人体的DNA一样,至于前面提过的制造与行销部分,都属于后天的加强。


黄:既然CPU架构的定义对产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那可否请周总再进一步的解释有关于AMD在产品架构定义阶段的策略为何?就产品的发展来观察,其中的演变与转折又是如何?


周:AMD目前的主力产品是K7,之前是K5与K6,在过去,AMD的CPU是在x86架构下发展,与Intel并没有不同,完全是一个Me too的策略做法,要一直到K7的架构才有了重大的改变,不同的Bus、设计与架构,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回应与许多不错的评价。当然这种技术的竞争,今天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领先,持续不断的改善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现实又严苛的挑战;不过,就K7过去的表现,也给AMD一个很大的鼓舞与信心,体会到从最根本的架构做起,在架构定义的阶段多用点心,先证实这一点,就能给产品在后续的发展上一个很好的体质。


至于制造的技术、制程的进展,是一种财务的竞赛,要有很大的资金作后盾,也是很长远的计划,AMD的优势并不在这里,其间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迅速的缩短。相较之下,Intel从P3到P4,有一些支援的定义并不明确,就像Rambus、与DDR规格的支援,而K7则是一开始就很明确的定义,未来两年产品发展的走向如何,没有出现任何摇摆的政策。所以从架构定义就可以知道产品未来的样貌,这也是我一直强调架构定义之所以重要的地方。


再以实际的例子说明,要盖一个20层的大楼,如果没有将地基稳固的打好,绝对盖不起来,越大的建筑需要越多的准备工作与越长的时间规划,基础架构的规划建构是最重要的工作,在这些完成后,要将大楼盖起来就很快了。其实半导体也是如此,AMD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从K7到即将推出的K8,在基础架构的定义上,AMD领先Intel至少有2~3年的时间。


新架构采多种突破性做法

黄:关于未来的产品规划,您提到未来AMD重要的产品K8,这个产品在架构、技术与周边支援上,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吗?


周:AMD的K8虽然是64位元的架构,不过却完全是在x86 32位元的架构基础下,透过Pipeline(管线)的增加,将产品提升到64位元的架构,所以基本上是完全向下相容的,对于终端使用者来说并没有应用程式相容,或是周边相容的任何负担,这是第一个优点,第二点就是制程上由.18微米制程提升到.13微米,加上授权自IBM的SOI(绝缘层矽晶片)技术。


另外,未来CPU的时脉越来越高、AGP 8X、Gigabit Ethernet、WLAN等高速的周边应用与标准一直增加,要将效能作整体的提升,其中汇流排相当的重要,K8架构采用Hyper Transport的标准,完全跳脱过去K7之前的架构,在讯号的传递上不是采用数位的方式,而是以线性类比的方式传输讯号,在资料的传输上可以作更大笔运算与处理,就像好的跑车要配上好的轮胎,才能发挥其性能一样,反观Intel的做法,既使其目前已经将FSB(前端汇流排)提升到800MHz,不过基本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数位处理方式,并没有一个突破性的做法。


而且AMD未来的K9、K10到128位元的CPU产品在汇流排上的规划,都是采用Hyper Transport标准,在资料传输速率上可以从400Mbps到1.6Gbps,如果需求更高的传输速率也可以用多组Hyper Transport来架构,像是AMD的伺服器用CPU就有规划多组Hyper Transport。而在晶片组上的架构,K8将会把记忆体控制单元放到CPU中,正式将南北桥的的定义打破,晶片组会整合成一个单晶片,功能类似目前的南桥晶片。


黄:以这样突破性的技术与产品,听起来是很好的,但是在市场的策略上,应该如何组合与推动这样的产品?尤其在与台湾系统厂商合作的部分?


周:目前合作的情况是相当具体的,在市场的推展上,伺服器用的CPU Hammer,很快就会推出了,跟台湾厂商的合作可以说是紧锣密鼓,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市场定位了,要如何将64位元的CPU推展到市场上,尤其是消费性市场上,过去一般人的印象是将64位元CPU定位在高阶的应用上,像是工作站的应用,AMD的规划是在相同的架构下,将64位元的Unit Processor带到主流市场上的应用,让消费者可以体验包括高品质的3D绘图与高频宽的内部资料传输速率,而价格也是定位在目前一般市场可以接受的价位上。


其他产品的市场规划

黄:目前资讯产品的发展走向轻薄短小,尤其是手持式设备的成长,除了CPU之外,您怎么看这部分市场的发展? AMD本身的策略又是如何?


周:手持式设备像是PDA这样的产品最近几年确实有很好的发展,而市场在看这样的产品时,大致上有几个要求,就是所谓的「两高两低」,高就是Resolution要高、品质要高;低就是价钱要低、耗电量要低,这部分AMD在今年初并购了一家IC设计公司Alchem​​y,该公司的设计团队就是原本是开发Intel StrongARM架构的团队,所以在手持式设备的CPU设计上,该公司有相当的经验与实力。


Alchem​​y在加入AMD之后,就成为AMD进军embedded processor(嵌入式处理器)市场的主力,这部分的产品基本上有两个优点,一是省电、一是整合度,在省电上,较目前StrongARM的架构省电20%左右,在整合度上,包括MAC、LCD Controller、Video Stream等元件与功能都整合在一起,可以应用在PDA、Home Gateway或资讯家电等的产品上。 2003年AMD在推展无线应用时,也会针对WLAN IEEE 802.11b的产品有所著墨,在这个部分也会与Alchem​​y的技术有更进一步的整合。


市场走向与看法

黄:今年市场的发展状况其实还未脱离景气的谷底,展望明年AMD对于整个PC市场有何看法?在手持式的行动装置上,就您的看法,台湾厂商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周:整个PC产业的发展,就2002年一整年看来是不太好的,未来会不会再出现过去的高度成长,或许有可能,不过整体看来机率并不高,目前PC领域的厂商也多朝向多角化发展;不过,重要的是Intel的走向,其规模与公司的整体实力相当雄厚,而且她也朝多角化发展,如此一来台湾有许多厂商的发展空间都会遭到压缩,在大者恒大的趋势下,可能会出现主流与非主流的区隔,主流就是Intel,其余可能都要归类到非主流的领域,而在非主流领域,各厂商的合纵连横就变得相当重要。


黄:周总经理个人曾经在通路代理商服务过,最后可否请您谈谈AMD与台湾本地通路代理商的合作情况,如何在这部分借着关系的拓展加强AMD产品在台湾的市场拓展?


周:就CPU来说,AMD与台湾通路代理商的合作已经相当稳定,合作的对象包括建达与威建,以销售的角度来看,台湾区域性的需求并不高,当然这是因为市场规模的关系,加上台湾厂商的认知已经相当固定,主要还是产品本身,不过在品牌经营上还有加强的空间,因此,目前AMD在台湾也朝加强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式进行,包括许多展览、活动与形象的建立,希望能将AMD一直以来所强调的整体效能观念与品牌形象再加强。


相关文章
AI助攻晶片制造
Intel OpenVINO 2023.0初体验如何快速在Google Colab运行人脸侦测
未来无所不在的AI架构导向边缘和云端 逐步走向统一与可扩展
零信任资安新趋势:无密码存取及安全晶片
运用科学运算结合HPC技术算出产业创新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AMD蝉联高效能运算部署的最隹合作夥伴殊荣
» AMD自调适小晶片设计 获IEEE 2024企业创新奖
» AMD公布2024年第一季财报 成长动能来自AI加速器出货增长
» 宜鼎推出 iCAP Air 智慧物联空气品质管理解决方案 透过即时空品数据自主驱动决策
» 宜鼎独创MIPI over Type-C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局限,改写嵌入式相机模组市场样貌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H1FOL0E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