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危机?转机?
从国内知名IC设计公司被国际大厂并购看起

【作者: 廖專崇】2004年02月05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4627】

近年来,在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各领域都时有整并的消息传出,扩大规模与经营触角,依然是许多企业在生存发展时最常采用的策略之一,对于整个产业来说,这种情形究竟是好是坏?面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远的经济环境而言,是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具备生存的条件?


甫一开春,国内高科技产业就出现令人震撼的消息,欧洲第二大半导体厂英飞凌,宣布以8000万欧元(超过台币30亿元)的现金,并购国内著名的网路通讯IC设计公司上元科技,这当然不是国内IC设计公司第一次为国际大厂收购的案例,但却是金额最大的一宗国内IC设计公司与国际半导体大厂联姻,从事件的本身来看,双方各取所需,并无太大的问题,但是见被后有几个重点值得持续观察。


就上元科技来说,加入国际IDM大厂的麾下,对其产品市场的拓展当然有一定的帮助,加上英飞凌在网路通讯领域与其有相当的互补性,可以强化整体实力,而上元母公司智邦,其网路通讯终端设备近年来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成绩并不突出,若能透过与英飞凌网路头端设备的搭配,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或着进一步打入欧洲市场,岂不美哉。


但是英飞凌支付的是现金而非股票,等于是将上元买断,对智邦来说,那是此关系下带来的附加利益,所以上述效益并非绝对,只是透过上元股权的处分获得部分利益。另外,对国内IC设计业来说,被国际大厂看上,等于进一步肯定国内的研发实力,未来是不是有更多国内中大型IC设计公司,有机会与国际大厂合作,强化国内整体IC设计产业的实力。


但是,站在英飞凌的角度,该公司一直相当肯定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实力,多年来包括DRAM产业,对台湾的投资金额相当惊人,除了DRAM的生产之外,此次甚至投资国内的IC设计产业,深耕台湾市场的决心无庸置疑,但是此次以全数现金的方式并购国内IC设计公司,而非部分股权的方式,让人联想去年该公司与国内DRAM公司的风风雨雨,现金买断一者是为避免不好的经验重演,一者是希望完全掌握此一部份的资源。


在此一事件曝光之前,本刊刚好对英飞凌亚太区总裁罗建华做了一次专访,罗建华也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实力相当肯定,所以也表示会持续借重台湾的实力以强化该公司的各项策略布局,但是在研发这部分,他对于外商公司在台湾招募相关人才的困难表示困扰,所以即便有心借重台湾的研发实力,有时也觉得相当无奈。这对于政府最近大力鼓吹国际大厂来台成立研发中心的口号,不啻一记当头棒喝,国内没有营造良好的环境,如何真正达成政策所宣示的意义?


所以,此一事件某种程度暴露了国内IC设计产业未来的困境,研发人员看中的是国内厂商高股票分红的诱因,于是国内的IC设计公司远比国际大厂来的有吸引力,但是在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时,国内这种小型专注单一产品的IC设计产业模式,是不是真的能发挥整体的产业实力,或者只是等着未来更多国际大厂的不断并购,短期上来看是肯定并增强国内IC设计产业的实力,但是就长远来看,国内IC设计公司有几个可以面对长期而全面的竞争?又有几家公司有实力去并购国外的IC设计公司,以强化自身的实力?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ST协助实现AIoT万物联网 遍布智慧化各领域应用
» 工研院携手联发科开创「边缘AI智慧工厂」 创新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 制造业Q1产值4.56%终结负成长 面板及汽车零组件制造创新高
» 晶创台湾办公室揭牌 打造台湾次世代科技国力
» 工研院突破3D先进封装量测成果 获德律、研创资本、新纤注资共创欧美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726A7ISTACUKR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