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垂直式交易市集的未来
B2B交易另一章

【作者: 黃建智】2001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9097】

前言

面对大环境的低迷景气,扮演上一波网路经济推手的资讯业者,如今纷纷改变市场策略。这个转向可以从业者今年主打的产品获得验证,今年全球各大厂​​的产品重心,强调诸如顾客关系管理(CRM)、协同式电子商务(Collaborative E-Commerce)、供应链整合(SCM Integration)、企业入口网站(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等。


可以发现这些资讯科技应用的重点,除了与网际网路结合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事实上,在网际网路兴起时,B2B交易市集正是被视为企业经营的效率提升利器。不仅在过去短短两年之间出现600多个交易市集,更衍生出许多交易市集的「军火供应商」。此外,许多企业更汲汲于探寻加入交易市集的机会,以跨入「电子化企业」(E-Business)的经营。


垂直市场的诞生

在B2B交易市集中,「垂直式交易市集」(Vertical Marketplace)指的是对某特定产业提供买卖双方交易的促成,不同于提供企业一般需求的「水平式交易市集」。由于过去在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通路中,存在多层的中间商,对企业而言,供应链效率的缺失,正是企业竞争的最大障碍。垂直式交易市集的出现,主要诉求即在于「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扩大卖方接触的广度,让价格透明,降低买方搜寻成本。


在众多垂直式交易市集中,许多是属于独立式垂直交易市集(Independent Vertical Marketplace;IVM),这些 IVM 凭借着各自的利基点,在不同的产业成立。然而,由于网路热潮起来得快,退得更快。在缺乏奥援之下,短期内大量供给的结果,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 AMR Research 就指出,经过一番倒闭、合并之后,每个产业大概只会剩下2到3个交易市集,由此可想像的到IVM处境之艰难。


交易量为市集存活关键

对一家想要拥抱E-Business的企业而言,通常都会采用多元策略。从早期使用EDI开始,而后转为电子化采购(E-Procurement)。另一方向则是在于选择加入交易市集的模式:参加IVM、联合相关业者成立ISM(Industry Sponsored Marketplace)、或是与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成立私有的交易市集。


从以上可知,IVM应了解到,自己在衣食父母中的地位,并非不可取代,而是许多选择中之一。 IVM必须提供足够的价值,才得以吸引到买卖双方。基本上,IVM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交易量不足,此乃由于商业模式并未考虑到现实问题。


1.中立性与价格透明化

首先,由于IVM向来强调其中立、价格透明化、降低成本的能力。对买方而言是好事,然而卖方却不尽然会欣然接受。在价格为主要考量下,卖方往往担心其陷入价格竞争,并且在一个汇集各方供应商的交易市集中,有可能淹没了卖方原有的品牌。就广义而言,IVM不仅没有达成「去中介化」,反而成了新的中间商。


供应链的连结

其次,IVM过于自我中心的概念,而忽略供应链中的其他连结,以及如何与买卖双方原有的系统及流程连结。缺乏周详架构的后果,徒增买卖双方参与市集的障碍。再者,许多IVM打的如意算盘是,先扩大交易量、再开发出独特或高价位的服务。但这通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交易量实际成长的速度不如预期,加值服务的提供遥遥无期,于是就更缺乏吸引人的特色。请参考(图一)。



《图一独立式垂直交易市集IVM功能演进》
《图一独立式垂直交易市集IVM功能演进》

除了内生性的问题之外,IVM更面临来自外在的竞争。因为IVM无法提供足够的利益,一些传统产业的大厂干脆自己跳下来做,产生如Covisint、Transora、Aerospan之类的交易市集。另一方面,许多技术提供者为替自己的产品找一个最佳的展示平台,也透过结盟或自力成立交易市集。使得IVM的生存空间,雪上加霜!


面对困境衍生新模式

目前企业对于交易市集的要求,早已从单纯的产品目录及交易撮合服务,演变成整体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过去IVM刚刚问世之时,许多IVM业者总认为它可以完全取代中间商的角色,然而只要一提起许多供应链中的基本功能,往往令业者捉襟见肘。例如金流与物流方面的解决方案,或是与企业本身既有的SCM、CRM、或ERP系统的连结。


为弥补这方面的缺点,IVM透过策略联盟方式合作,或是以购并方式买下一些企业应用系统整合商(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提供更完整的功能。有些更直接寻求买方或卖方的奥援,逐渐纳入产业供应链体系的一环,成为ISM。


IBM 的经营模式

在这种艰困的环境中,IVM欲维持一完全中立性的交易市集已不可能,因此衍生出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1.Master Distributor

IVM 仍然位于买卖双方的中间,并且负责包括品管、销售报告、订单汇整、回收处理等传统经销商的工作。同时,往来的卖方规模亦缩减,这种型态的IVM强调价格之外的竞争因素,例如品质与交期。请参考,(图二)。



《图二 Master Distributor的模式》
《图二 Master Distributor的模式》

Supplier Roll-up

假如该产业由少数卖方占有大多数的交易量,则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中心将这些卖方集合起来,多个交易网站连结至此,买方则统一透过此中心完成采购。请参考,(图三)。



《图三 Supplier Roll-up的模式》
《图三 Supplier Roll-up的模式》

3.Parent/Child Linked Marketplaces

位居中间的IVM 将依据其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能力分为两层(Two-Tier Structure),接近买方的IVM 负责一部分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剩下的部分再交由第二层的IVM来完成。第二层的 IVM 在其面对的买卖双方可能是属于完整功能。请参考,(图四)。



《图四 Parent/Child Linked Marketplaces的模式》
《图四 Parent/Child Linked Marketplaces的模式》

上述的三种模式,共通点在于并不强调消灭供应链,反而在于减少或消除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成本,使其达到最佳化。由此观之,IVM必须对该特定产业的知识相当了解,并且以更专注的策略定位参与交易市集的经营。


专注特定领域经营方为上策

虽然交易市集的热潮稍歇,却是另一波趋势的开始。现今IVM的发展,除了从交易的观点出发外,协同式交易市集正当道。因为在产品必须快速上市的压力、高品质低存货低成本的要求之下,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有效的整合起来,资讯的流通不只到达第一层的供销伙伴,甚至到第二层。


「协同式」商务的意义不只在于销售资讯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结合第一二层供销伙伴的预测所得到的生产及需求资讯,并且共同参与产品的设计,缩短产品开发时程。


这种深度的经营模式,正是目前许多IVM所缺乏的。犹如一般经营B2C或ICP网站常说的,必须制造网友的黏性(Stickiness),协同式的电子商务正是IVM为企业制造黏性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从上述描绘亦能感受出协同式电子商务的复杂度。对于目前大多数自顾不暇的IVM而言,「专注」(Focus)仍是策略的最高指导原则。


相关文章
高效能与低功耗双轨并进 工业MCU注入智能工厂新动能
体现智慧与MES的云端移转
电子与传统产业跨界医材转型
经AOI搜集全制程资讯 加速传产数位化转型
软体结合生管流程客制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展碁国际代理TeamViewer 推大改版全面提升远端支援功能
» RS Components推出改良版专为行动装置最佳化的网站
» MIC: 80%消费者有意愿使用行动支付
» APEC代表共同参与「2016亚太电商峰会」推升台跨境电商实力
» 大联大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推出Intel Genuino 101开发板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U53TIBOSTACUKK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